知方号

知方号

老襄阳城的六座城门<襄阳老胡>

老襄阳城的六座城门

西门的西成门,听起来就是个简单的西城门,其实也有深意。西成,本义是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尚书·尧典》中记载:寅饯纳日,平秩西成。隋唐儒家学者孔颖达解释道:“秋位在西,於时万物成熟。”意思是说,西边属于秋天的位次,这个时候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所以叫“西成”。与“西成”相对的是“东作”。东作的意思是春耕。同样是《尚书·尧典》记载:“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孔颖达的解释是:“岁起於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意思是说,一年的好光阴从东边开始,这个时候就该耕作下种了,所以叫“东作”。东作、西成遥相呼应,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自然生态观,也成为人们命名东西城门的常用名称,如庐州古城门的东、西门就分别叫东作门、西成门。

南门之所以叫文昌门,是因为与文昌祠临近。受科举取士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逐步造出了主宰文运的系列神,从朝廷到地方均崇祀不绝,各地均建起了文昌祠(宫)、魁星楼(阁),与文庙一起构成读书士子的崇拜系统,三者往往住地相近。文昌祠祀文昌帝君,文昌本星名,又称“文曲星”、“禄星”等,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世人功名禄位之神,后来逐渐被演化成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受到读书人的普遍信仰。我市的文昌祠建在明代府学的旧基上,祠的前面有魁星楼,紧邻仲宣楼,在南城墙上。

东长门之所以被称作长门,当是出于此段城墙延长出来,更接近汉江之故,其正式名称“震华”与其他常见城门名不同,倒是襄阳特有的一个城门名称,是襄阳古城仅存的三座古城门之一。现长门遗址即震华门的屯兵城,建于明朝初年。目前,该城楼附近仍存部分城墙片段。

两座北门,分别为小北门和大北门。小北门名临汉门,顾名思义,乃是面临汉江而得名。绕城而流的汉水一直是襄阳人骄傲。小北门上,还保留一座古色古香的城门楼,为清代道光六年(1826年)重建。1988年,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省、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拨专款到市文物管理处进行维修。此城门南面所嵌“北门锁钥”匾额,则反映了襄阳古城在历代军事战争中的重要地理位置。

襄阳的北门有两座,为什么是大北门而不是小北门被命名为“拱宸”呢?小北门并不“小”,甚至说,其位置的重要性要大大超过大北门,其一,它处在襄阳城的中轴线上,出南门勾连荆襄古道;其二,与古代襄阳城的公共服务、文化地标建筑谯楼、钟鼓楼、昭明台等在一条线上,但是,如此重要的小北门,为什么没有得享“拱宸”殊荣呢?原来,大北门虽然稍稍偏离城市中心,但其地位却另有尊崇之处。大北门内,明代起就是道署所在地。《乾隆府志》记:“分守安襄郧道署:在大北门大街东仁和坊,是明抚治都御史行署。”正是因为当时区域最高行政机构设立于此,所以大北门才具有“拱宸”即维护皇家统治的资格。

襄阳六座城门的名称,用词典雅,意蕴深厚,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传承。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