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足轻重 [ jǔ zú qīng zhòng ]
解释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2任重道远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解释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惊天动地 [ jīng tān dòng dì ]
解释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出处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4重于泰山 [ zhòng yú tài shān ]
解释 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丰功伟绩 [ fēng gōng wěi jì ]
解释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出处 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6顾名思义 [ gù míng sī yì ]
解释 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7动地惊天 [ dòng dì jīng tiān ]
解释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8牵强附会 [ qiān qiǎng fù huì ]
解释 牵:拉;附会:把无联系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到一起。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在一起;说成彼此相干。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9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解释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10非同小可 [ fēi tóng xiǎo kě ]
解释 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出处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11当务之急 [ dāng wù zhī jí ]
解释 当前任务中最急迫的事。当:原为“处于”;现为“当前”;务:应该做的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12迫在眉睫 [ pò zài méi jié ]
解释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13死得其所 [ sǐ dé qí suǒ ]
解释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地方。
出处 《魏书 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14微不足道 [ wēi bù zú dào ]
解释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出处 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15大书特书 [ dà shū tè shū ]
解释 书:写;记载。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也作“特书大写”。
出处 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16鸡零狗碎 [ jī líng gǒu suì ]
解释 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出处 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17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释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18无关紧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解释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19细枝末节 [ xì zhī mò jié ]
解释 细、末:微小。植物最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20非同儿戏 [ fēi tóng ér xì ]
解释 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玩是玩,笑是笑,这个事非同儿戏,你可别混说!”
21百年大计 [ bǎi nián dà jì ]
解释 百年:泛指长久;计:策略。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出处 清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22无足轻重 [ wú zú qīng zhòng ]
解释 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出处 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23轻于鸿毛 [ qīng yú hóng máo ]
解释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微小或毫无价值。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4无关大局 [ wú guān dà jú ]
解释 即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比喻并不要紧。
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至死不变,愿意带着花岗岩头脑去见上帝的人,肯定是有的,那也无关大局。”
25一举一动 [ yī jǔ yī dòng ]
解释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26无可比拟 [ wú kě bǐ nǐ ]
解释 比拟:相比。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江陵护国齐月禅师》:“穷外无方,穷内非里,应用万般,无可比拟。”
27无关宏旨 [ wú guān hóng zhǐ ]
解释 宏:大。和主要的意思无关。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宋儒所争,古文今文字句,亦无关宏旨,均故置弗议。”
28意味深长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解释 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29大有可观 [ dà yǒu kě guān ]
解释 很值得一看。形容事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出处 元 无名氏《李师师传》:“殊不知美成文笔,大有可观,作《汴都赋》,如笺奏杂著,皆是杰作。”
30嘉言懿行 [ jiā yán yì xíng ]
解释 嘉、懿:美好。美好的言行。
出处 清 方苞《先母行略》:“几二十年,每作,昼夜语不休,然皆幼所闻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时事,无涉鄙倍者。”
31轻如鸿毛 [ qīng rú hóng máo ]
解释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轻微或毫无价值。
出处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32鸿毛泰山 [ hóng máo tài shān ]
解释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33目送手挥 [ mù sòng shǒu huī ]
解释 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出处 三国魏·稽康《赠兄弟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34高义薄云 [ gāo yì bó yún ]
解释 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出处 《宋书 谢灵运传论》:“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35手挥目送 [ shǒu huī mù sòng ]
解释 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出处 三国 魏 稽康《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36兹事体大 [ zī shì tǐ dà ]
解释 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出处 东汉 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37至关重要 [ zhì guān zhòng yào ]
解释 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这次命运的大决战不仅对她是至关重要的,对所有的同学都一样。”
38何足道哉 [ hé zú dào zāi ]
解释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39不可估量 [ bù kě gū liàng ]
解释 难以估计。
出处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0无足重轻 [ wú zú zhòng qīng ]
解释 同“无足轻重”。
出处 明·张居正《谢恩疏》:“则诸奴奴之口,诚无足为重轻。”
41才高识远 [ cái gāo shí yuǎn ]
解释 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出处 宋·强至《祠部集·送王宾玉》:“志节慷慨忠义俱,才高识远器有余。”
42沉博绝丽 [ chén bó jué lì ]
解释 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出处 汉 扬雄《答刘歆书》:“雄为郎之岁,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脱直事之由。”
43太仓稊米 [ tài cāng tí mǐ ]
解释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比喻非常渺小。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44兴国安邦 [ xīng guó ān bāng ]
解释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出处 《林海》:“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了。”
45辞微旨远 [ cí wēi zhǐ yuǎn ]
解释 辞:文词,言词。微:隐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出处 《梁书·刘之遴传》:“省所撰《春秋》义,比事论书,辞微旨远。”
46慨当以慷 [ kǎi dāng yǐ kāng ]
解释 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
出处 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7德厚流光 [ dé hòu liú guāng ]
解释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 《穀梁传 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48钩深极奥 [ gōu shēn jí ào ]
解释 谓探索并极尽深奥的意义、道理。
出处 汉·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休少以好学,游心典谟,既综七经,又精群纬,钩深极奥,穷览圣旨。”
49重若丘山 [ zhòng ruò qiū shān ]
解释 丘:通“巨”,大;丘山:大山。重得像大山。比喻极其严重。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若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