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对茶的渴求源于一种我们中国常绿灌木,与英国帝国野心之间的正面碰撞。
虽然茶叶在我们中国已有数千年的饮用历史,但正是英国对财富和权力的渴求,导致了全球茶产业的发展。
东印度公司在这个故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从开始从广州到英国的茶叶贸易,到将茶叶产业从中国移植到英属印度,再到茶叶最终成为大众消费饮料。
1852 年,在广州为欧洲装载茶叶
广州的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最初于 1600 年,由伊丽莎白一世特许成立,在 1657 年获得更全面的特许后,该公司开始自立门户。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茶叶是其主要业务之一。
从 1713 年起,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贸易港口广州,建立了一家贸易工厂,并开始工作。
起初,茶叶是英国上流社会独享的奢侈品。然而,随着贸易量激增,运往欧洲的茶叶大量增加,价格逐渐下降。
到十八世纪末期,茶叶已成为英国大众消费的常规商品。
随着欧洲对茶叶的需求日益增长,东印度公司与走私者、私人商人和店主的共同努力,在塑造英伦三岛的饮茶民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川宁茶叶店成立于 1707 年,自 1717 年以来一直是受人尊敬的干茶供应商。
大众饮茶
不久之后,中产阶级也能喝到茶了,在十八世纪,茶叶成为英国杂货店货架上的常客。
1717 年,前东印度公司雇员托马斯-特宁,在伦敦开设了首家干茶专卖店,为英国人喜爱的下午茶传统奠定了基础。
广告商将上等的异国茶叶,作为上流社会消磨时光的高级方式进行宣传。
然而,总体而言,高品质的茶叶仍然不是社会大众所能负担得起的。
这导致了地下茶叶贸易的蓬勃发展。用过的茶叶可以随时供应。
茶渣、接骨木花蕾和烘焙过的茶叶也被当作 "茶叶 "出售。
最重要的是,瑞典东印度公司从广州采购的廉价红茶被混合、包装并走私到英国,以满足大众的需求。
香海茶园",摘自罗伯特-福尔图特的书《两次访问中国茶国和喜马拉雅的英国茶园》(1853 年)
英国茶叶大劫案
尽管欧洲人热衷于销售和饮用茶叶,但在 19 世纪早期,他们对茶叶种植的了解非常有限。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北方是唯一的茶叶种植中心。
然而,19 世纪 20 年代,一名英国士兵在帝国边界外的阿萨姆邦,偶然发现了野生茶叶的生长,这种看法很快就改变了。
英国当局迅速(并以暴力)吞并了这片盛产茶叶的领土,为在帝国境内建立 "英国 "茶业铺平了道路。
英国在阿萨姆邦的茶叶产业,最终是通过一次出色的企业间谍活动建立起来的。
受英国投资公司的委托,年轻的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前往中国北方,目的是窃取中国茶叶种植的秘密。
他伪装成一个名叫星华的中国商人,收集了无价之宝,并将数以千计的红茶种子运往印度。
他的行动永远地改变了茶产业。
四个朋友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起他们的下午茶杯(1943 年)
茶杯中的身份
到 19 世纪 90 年代,英国人主要饮用帝国境内种植的茶叶,而且价格实惠。
营销人员利用大量的广告和独特的包装,宣称 "英国 "茶是现代、健康、纯正和爱国的。
最重要的是,茶被说成是毫不含糊的 "英国茶"。鸦片战争后,反对情绪高涨。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茶被推销为 "纯正 "的茶。
因此,围绕茶叶消费的新兴态度、行为和仪式都是以帝国为背景的。
以茶叶贸易的形式,帝国主义和消费主义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消费群体。
英国人的身份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茶叶消费中。
《疯帽子的茶会》,选自《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米洛-温特(1916 年)
一杯好茶
到 20 世纪,茶已成为英国身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茶叶对士气的重要性,茶叶最初不受配给限制。
战时饮茶还有助于英国军队保持警觉、补充水分和远离酒精。
相比之下,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在床上喝茶则是为了和平。
从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疯帽匠,到玛丽-泼平斯,和星际迷航中的让-吕克-皮卡德等标志性人物,许多英国最受欢迎的人物都热衷于饮茶。
乔治-奥威尔曾宣称,"茶是这个国家文明的支柱之一"。
三个半世纪以来,饮茶已成为数百万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据估计,21世纪英国人每天要喝 1.65 亿杯茶。
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