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侯马晋国遗址<晋国古城遗址旅游大全>

侯马晋国遗址

晋国遗址,位于东周时期晋国晚期都城,现在的山西省侯马市,古城址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1200米。春秋时代的晋国,从晋景公十五年(前584)到晋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家分晋,共经历了208年。在这208年里,都城新田(今侯马一带)为晋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此时正是我国奴隶制度崩溃、封建社会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晋国故城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及其都城形制提供了重要资料。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时代的晋国,从晋景公十五年(前584)到晋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家分晋,共经历了208年。在这208年里,都城新田(今侯马一带)为晋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此时正是我国奴隶制度崩溃、封建社会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解放后发掘出的侯马晋国遗址,为我们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公元前

地理位置:东周时期晋国晚期都城,位于山西省侯马市。

年 代:公元前585年~公元前416年。

发掘年代:1952年至今。

简介:晋国故城遗址是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的旧址。古城址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1200米。城址内发现有制造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的手工业作坊等遗迹。其中铸铜遗址的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100多块铜锭、铅锭、铸铜生产工具及3万余件陶范。此外,在城址的南部还发现了400余个土坑,坑内葬有牛、马、羊和玉币等物,其中的41个坑内出土了"侯马盟书"。

意义:晋国故城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及其都城形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发掘过程

据《左传》记载:成公六年(公元前585)晋人由故绛迁都于汾浍之交的新田,仍称绛,直至晋亡(据《史记》为前376年;据《竹书纪年》为前370或前369)。以后该地归于魏,渐废弃。旧说新田在今曲沃县西,据考古发现证明应即今侯马晋国遗址。1954年由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发现,后经多次勘查发掘,主要有:1956~1957年发掘、勘探,发现古城;1961年发掘平阳机械厂2号铸铜遗址;1962、1965年对遗址进行勘探;1962~1964年发掘平阳机械厂22号铸铜遗址;1965~1966年发掘盟誓遗址;1959~1986年多次发掘上马墓地;1984~1986年发掘北坞古城府库遗址和呈王古城东建筑群遗址。侯马晋国都城废弃后未经大的兴建和破坏,地下遗存保存较好,是春秋中晚期的代表性城址。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

发现东周古城址7座。城墙为夯土构筑,仅有湮埋地下部分,宽度3~16米不等。位于西北部的4座古城互相毗连。其中白店古城位置偏南,保存甚差,整体情况不详。其他3座古城整体平面呈品字形。西南的台神古城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宽约1250米;东南的牛村古城东北部呈缺角状,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宽约1100米;北部的平望古城东北角外凸,南北长约1025米,东西宽约900米。这3座古城面积约4.7平方公里,应是新田的主体部分。平望古城中部有大型夯土台基1座,南北长约95米,宽约75米,北高南低呈阶梯形,现存高约8.5米。台基南分布大型夯土基址20余处。牛村古城西北部有方形夯土台基1座,每边长约52.5米,现存高6.5米。南面亦分布一些残破夯土基址,其东、南两面有长约400米的夯土围墙与牛村古城城墙相接。这些地方应是当时的宫殿区。

此外,台神古城西北汾河岸上有大型夯土台基一处。东北部的马庄古城平面曲尺形,中部有南北向城墙相隔,东城南北长约350米,宽约300米,内有夯土台基1处;西城南北长约250米,宽约200米。东部的呈王古城平面曲尺形,中部有东西向城墙相隔,北城东西长约400米,宽约168米,内有数处建筑基址;南城东西长约214米,宽约105米。北坞古城在遗址东北部北坞村东南,距中心地带较远,时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包括东西并列两座近方形的古城。东城边长约550米,西城边长约380米。东城中部探出成组建筑基址,西南部发掘出3座东西并列的府库类遗址,每座南北长58米,宽16米。按其时代、形制等分析,可能为卿大夫的封邑。牛村古城南郊一带分布着密集的铸铜、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浍河南岸上马村东为一处西周至东周时期的墓地。呈王古城东南一带为与祭祀有关的排葬墓、埋牲坑、盟誓遗址和建筑基址。

遗址介绍铸铜遗址

分布在牛村古城南郊。2号与22号两处铸铜遗址相距约400米,面积各约2万余平方米。发掘出房屋70余座,井、窖穴、灰坑、窑、瓮棺葬等遗迹1500余个和一处长70余米、宽7~8米的工作场所。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少量为窑洞式,平面长方形、方形或圆形,一端有台阶式门道。窖穴、灰坑多长方形、圆形,个别弃埋有人骨骸。水井皆长方形,深13~15米,大部两侧壁上有脚窝。出土与铸铜有关的生产工具有铜和骨制的多种刻刀和多量砺石,还有大量陶范、熔炉、通风管、炼渣和100余件铅锭。熔炉一般直径约30厘米,草泥质,由一、二层炉圈和炉盆相接构成。通风管亦草泥质,多呈牛角状,长40~50厘米。共出土陶范约5万余块。各遗址生产上可能有分工。2号遗址的产品以鼎、簠、壶、舟、匜、鉴等礼器和编钟为主,另有车軎、当卢、马衔等车马器和阳燧、带钩、镜等用具。陶范中约半数为模,多数范未经浇铸,有的且已合好待铸。22号遗址产品以䦆、斧、凿等工具为主,多达数千件,另有少量剑、戈、镞等兵器和空首布范。绝大部分范经浇铸,另出多量熔炉、通风管。西南的54号遗址出土空首布芯10万个以上。空首布范和空首布皆为耸肩、尖足,个体较大。

西北部一个灰坑1964年采集带钩和车马器范1万余块,带钩形制多样,有的大小成列。陶范中有花纹的约1万块。最常见的主体纹饰为二方或四方连续纹样的蟠螭纹,形式富于变化。云雷、绹索、鳞片、贝纹多作为镶边、界带或衬地。常见纹饰还有蟠虺、蟠螭衔虺、兽面、龙、凤、虎、牛、鸟、垂叶、涡纹等。其中蟠螭衔虺、兽面衔螭及凤纹为多层浮雕式,雄浑古朴,极富特色。还有作为器物座承的人形,其中女性为立人,头戴月牙形冠,着长衣,腰系带,打双蝴蝶结;男性为跪坐人形,“断发纹身”,腰系带,背部斜插短剑。纹饰中还有多量错镶纹饰,构图简练,线条粗细相间,末端尖尾,铸造后局部或全部需再错镶其他金属或矿物。铸造较简单的器物用双合范一次浑铸,有的一件多器,陶范可多次使用。铸造较复杂的器物采用复合范,如大型编钟范、芯共96块,分块、榫卯、浇注系统等,设计合理,分型面平整,合范严密,制作技艺纯熟。器物附件多采用分范合铸。纹饰带则普遍采用截取一部分作为模板翻制范块,再按器形需要拼接成为较大的范块,极大地提高了工效。另外发现少量叠铸小件器物的范。还发现一些器物胚模、装配模和练习范。

盟誓遗址

面积约3800平方米。发现瘗埋牺牲的土坑 (“坎”)400余个,较大的埋牛、马、羊,较小的埋羊或盟书。多数坑的北壁底部有一个小龛,放置一件(个别数件)祭玉(“币”),有璧、璜、瑗、玦、圭、璋等。埋葬盟书的坑集中在西北部,共出土盟书5000余件,其中字迹比较清楚的 656件(见侯马盟书)。多数学者认为是晋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前497~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它的发现对研究东周盟誓制度、文字及晋国历史有重要意义。

在盟誓遗址北约 500米,呈王古城东已探出夯土建筑基址 78处。其中最大一处东西宽 55米,南北长70米。其东、东南、西南数百米距离内都曾发掘出与祭祀有关的遗址。可能为宗庙类建筑遗址。

遗址保护

1956年10月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设立侯马工作站,负责遗址的勘查发掘和日常保护工作。1960年10月15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侯马地区古城遗址的勘探发掘工作的通知》。1963年初步划定了侯马晋国遗址的保护范围。1964~1965年树立了保护标志、保护和一般保护区的界桩、标桩,并建立了村一级的保护组。1980年侯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晋国遗址的布告,并重新组建了村级保护小组。

相关物品墓葬

较大面积的墓地仅发现上马墓地1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已发掘1300余座墓葬和3座车马坑。时代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墓地分为若干区,墓葬之间少有打破关系,可能属于有亲缘关系的若干家族。形制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式绝大多数为仰身葬(直肢或曲肢)。较大型墓40多座,墓圹长4~6米,宽2.5~5米。葬具一椁一棺或一椁重棺。随葬青铜器较多,有列鼎3件和簠、簋、盘、匜、舟以及车軎、马衔、戈、镞等,还有陶鬲、石圭和玉、石、骨质装饰品。墓主身分应属下层贵族。其中M13位于墓区北部,时代属春秋中期,随葬铜鼎7件,可组成3件列鼎2套。其中2件无盖鼎上有铭文,作器者为“(徐)王之子庚儿”。另有鬲4件,甗、簋(敦)、簠、方壶各2件,盘、匜、舟各1件,编钟9件,编磬10件以及兵器、车马器、装饰品等。中型墓150多座,墓圹长3~4米,宽约2米。多用一棺,少数有椁。随葬铜器有鼎、簋、舟、豆等一至数件和车軎、戈、矛等,另有陶鬲、陶壶和少量石圭、玉、石装饰品。小型墓占80%以上,一般约长2米,宽0.8米,多用一棺,少数无葬具。一般仅随葬一件陶鬲和少量骨、石、玉质饰品。

遗物

遗址中发现的遗物种类甚多,有䦆、斧、凿、削、空首布、镞等铜器,刀、锥、簪、梳等骨器以及角镳、角?、蚌刀、蚌镰、石圭等。陶质以泥质灰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灰陶和红褐陶。纹饰主要为绳纹,部分泥质陶器上盛行暗纹,有锯齿形、螺旋形、鱼、鸟、兽等,有的陶器上刻划数字等符号或图案。陶器种类有鬲、鼎、釜、甑、盆、钵、盖、豆、盘豆、罐、瓮、壶、鉴以及筒瓦、板瓦、素面半瓦当等。此外有少量釉陶和原始瓷。遗址早、中、晚3期的陶器形制、纹饰等方面有变化和区别。早期陶器多呈青灰色,或灰黑色,胎较均匀,外表规整,绳纹较深、紧,排列规整。磨光器物较多,暗纹图案规整。鬲罐类多折沿较宽而平整,颈部较高,折角明显,通体较高。鬲略显分裆,足断面略圆,裆呈拱形。盆甑类沿较宽平,腹壁深直。盘豆盘部较深凹,壁内曲。晚期陶器多呈瓦灰色或灰白色,胎厚薄不匀,表面多留旋棱。绳纹较粗、浅。磨光器物较少,图案多粗放写意的鱼鸟。鬲罐类沿较窄、厚,颈部较短而圆卷,圆肩、鼓腹,通体较矮胖。鬲裆外部瘪平,下部拱形低,足断面略呈三角形。盆甑类沿较窄,不规整,颈部折成一斜面,下腹急收。盘豆盘部浅平,壁近直,柄部粗细不匀。

文物

1965年冬,在牛村古城遗址东约4公里的秦村附近挖掘发现了《侯马盟书》。这些盟书是用毛笔蘸朱砂(少数蘸墨)写在玉片、石片上的文字材料,数量达五千余件,其中可以认读的有六百余件,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侯马盟书》是晋定公十六年(前496)由晋大夫赵鞅主持,六国在新田进行盟誓的记载。主要内容为:六国之间互不侵犯,振兴国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齐心协力,共同对外。《侯马盟书》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盟誓制度和书法文字提供了极为可靠的科学资料。1961年至1963年,在牛村古城南部发掘出东周时代晋国的铸铜作坊,其规模之大、文物数量之多,蜚声中外。在铸铜作坊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东周时代的陶范、铜锭以及铸铜生产工具。陶范共出土三万余块,其中能辨认器型的有一千余件,成组配套又能复原器型的有百余件。

用这些陶范制作的生活用具(或祭祀用的礼器)有鼎、豆、壶、簋、边(音夷)鉴、敦、匕、匙、镜、带钩;乐器有钟;兵器有剑、镞(箭头)、铺;工具有镬、铲;还有马车饰等。它们雕刻精细,花纹优美,种类繁多,反映了东周时期晋国铸铜艺术的工艺,为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增添了异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