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娥诔辞卷》,辽博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件作品作为辽博的重要藏品,他们非常重视,放在了展厅入口,然而,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关注这件作品,因为这件作品的画心看上去黑乎乎,不仔细看也看不清楚。这恰好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在这件品前面观看和讨论接近一个小时,回到北京后我又查阅相关资料,对照作品图进行辨认和识别,正如刘正成先生的微信所说,这件作品的画心上梁武帝时期有僧权、唐怀充、满骞、杨汉公;唐代怀素、韩少处、冯审、李脱,卢弘、柳宗直、馮(缺)、孟简次(缺)、韩愈、赵元遇、樊宗师、卢同。以及无法考究的参军刘钧,龙门县令王仲俭题跋;后面南宋高宗赵构、虞集、元代赵孟頫、郭天锡、乔篑成、黄石翁、柯九思、蒋惠、清康熙玄烨、沈荃、高士奇、赵礼用,看到这个洋洋大观的名单,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
第一章 综 述
辽博藏《曹娥诔辞卷》的画心
东晋,佚名,绢本,纵32.5厘米,横54.3厘米
第一节《曹娥诔辞》的来历
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 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先使属吏魏朗为之操笔,久而未出,遂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邯郸淳时甫弱冠,只见他从容捉笔,少许构思,一挥而就,众人嗟叹不暇。碑以载孝,孝以文扬。蔡邕闻讯来观,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此碑早年散失。
现代书家费声骞评《曹娥碑》:“原碑久佚,传东晋升平二年,王羲之书曹娥碑,小楷。收录《群玉堂帖》和《越州石氏帖》中,为著名的晋唐小楷之一。
《钦定四库全书》之《石渠宝笈》卷十三为列朝人书卷“上等天一”。
辽宁省博物馆的著录为:《楷书曹娥诔辞卷》,东晋,佚名,绢本,纵32.5厘米,横54.3厘米。此卷绢本小楷是为表彰东汉烈女曹娥而作的诔辞,内容与《后汉书-烈女传》及《世说新语》大多吻合,书心有东晋升平二年(359)的署款,故此帖又名“升平帖”。自宋至清对作者一直有王羲之与东晋佚名所书两种观点,今取后者。从书法风格上看此卷字体结构和书写方法体现了东晋今楷趋于成熟的风尚。书心有唐怀素等题名和观款,卷后有南宋高宗赵构、元赵孟頫、乔篑成等十余人的题跋。
以上是内容来源于网络和辽宁省博物馆展签,通过仔细辨认和查阅相关资料,对照作品图进行辨认和识别,我发现辽博藏《曹娥诔辞卷》的画心有梁武帝和唐代的题跋中记录的人物有18人之多,这件作品的画心上梁武帝时期有僧权、唐怀充、满骞、杨汉公、唐代怀素、韩少处、冯审、李脱,卢弘、柳宗直、馮(缺)、孟简次(缺)、韩愈、赵元遇、樊宗师。以及无法考究的参军刘钧,龙门县令王仲俭题跋,后面南宋高宗赵构、虞集、元代赵孟頫、郭天锡、乔篑成、黄石翁、柯九思、蒋惠、清康熙玄烨、沈荃、高士奇、赵礼用,看到这个洋洋大观的名单,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
第二节 辽博本《楷书曹娥诔辞卷》
《曹娥诔辞》为墨迹绢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全二十七行书。末行有“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之”,按此纪年,乃东晋穆帝之时。王羲之尚在世中。文首之后的“僧权”字样,是梁时鉴定家徐僧权的押署,之后又有满骞、怀充等,也是梁的鉴定家的押号。怀充是唐怀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