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叶,清政府以“坚壁清野”政策作为对付太平军和捻军的主要手段,命令各地组织团练和修筑圩寨。于是,安徽、河南、山东、苏北等地广泛兴团练、修圩寨,这一政策的实行是促进晚清地方军事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晚清地方军事化,学术界已有较多研究,其中美国学者孔飞力(Philip A. Kuhn)在其《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中,通过研究晚清团练及其它地方武装,从社会史的角度,论述了晚清地方军事化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他认为,绅士通过团练等地方武装,协助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使清王朝得以度过危机而继续生存,这直接导致绅权扩张。咸丰朝以后,地方权力旁落到绅士之手,其影响直至20世纪前期中国的行政和社会。他的分析对中国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张研、牛贯杰在相关论著中以“双重统治格局”为理论框架,以安徽为个案,分析了地方军事化对双重统治格局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圩寨在促进皖北基层社会高度军事化进而促使传统双重统治格局解体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1]视角独特,加深了对圩寨的研究。[2]不过,“双重统治格局”这一框架本身以及以皖北代替安徽来讨论整个演变过程是否可靠,都还可以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