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上淮河和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最早由原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在1908年提出的,当年张相文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学》中首次提出“北岭淮水”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此后这一观点逐渐被主流学界认同。
(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
这个划分是根据地形和气候决定的,首先在气候上,秦淮线以南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气候湿润,降雨较为丰沛,除东北以外,中国的水稻主要分布于南方,相对而言麦田在南方是比较稀少的。
相比之下秦淮线以北的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比南方要少很多,冬季则比较严寒,长城以南秦淮线以北的地区主要以小麦为主食。
除了气候以外,南北方在地理环境上也是相差巨大,北方多以大平原为主,中国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就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则是多丘陵山地,大片的的平原非常少见,例如浙江、福建、贵州、重庆、广西这几个省,平原非常少。
以上两个因素就成为划分南北方的重要依据,自古以来中国对于南北方的认知便是“北人骑马,南人行船”,或者是“北人食麦,南人吃米”。这种认知早在东汉时期就形成了,在《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就曾对孙权说道:“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以此显示江东的优势。
不过如今人们南北方之间的区别过于死板,其实我们很多常识性的认知都是不对的。例如在方言上,南北方就不是严格按照秦淮线划分的。
(中国方言地图)
从上面这张图片可以看出,虽然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和广西大部在地理上属于南方,但他们在方言上都属于官话,各自之间用方言交流其实是没多大问题的,对于北方人而言,成都、重庆、武汉等地的土话就是带着口音的普通话。
如果你觉得上述这些地域的方言不像普通话,那是你没有去过浙江、福建等省份。
以福建省为例,由于福建省内多山,古代交通非常不便,因此福建省的方言自称一派,而且即便是省内也是语音不同,外省市都误以为福建都讲闽南语,但其实半数以上的福建地区都听不懂闽南语,甚至向邻近的两个村子都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外省人就更不懂了。
除此以外,南北方在气候上的差距也并非泾渭分明。南方的降水确实要比北方多,但中国的整体气候是雨热同期,除了青藏高原、云南、海南、广东南部地区以外,中国其他地方都是冬天冷,夏天热。像是在江浙一带,冬天的温度也很低,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冷,但比起华南地区还是冷不少,而夏天全国则是普遍高温,不分南北。
在此开句玩笑,区域的划分还是相对而言,每个地方都是以我为中心去看待周围的环境,例如对于广东省居民来说,在广东人眼里广东以北全部都是北方,而对于东北人而言,长城以南都叫南方。
(东北三省居民心中的南方)
(广东省居民心中的北方)
当然这些都是玩笑话,就全国而言,秦岭淮河就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此线在地理上十分明显,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南北对立也是以此线为界,例如南宋和金国,蜀汉和魏国都是如此。
总的来说,秦淮线以北便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此线以南便是江南温婉,沙滩阳光。
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