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园区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产业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助推器。目前园区经济的发展日趋完善、日渐成熟,现已形成了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特有运营模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眼下我国大力推进园区产业建设工作,许多园区相继在各省各市落地,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像定位不明确,没有突出产业特色,盲目建设等造成许多园区举步维艰的局面。因此,园区产业规划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园区后期发展。
所谓产业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产业空间引导和产业发展政策等。
一般情况下,园区只是做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近年来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也日益重视),相关的产业选择和布局会在总规和控规里面体现,而没有专门编制系统的产业规划。
这样随着园区建设推进和企业不断入驻,会出现很多问题:
首先,园区产业定位不清,缺乏特色。
因缺乏系统的产业规划,在园区产业选择上,往往倾向于着眼于当地狭窄的空间、资源以及原有的产业基础去发展相关产业,不能从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发展动态着眼,分析当地园区最具特色产业优势及未来发展潜质,在产业选择上容易陷入与相关条件类似的兄弟园区同质化的恶果,导致园区没有特色,缺乏后劲。
其次,园区产业结构紊乱,企业之间缺乏集聚效应。
没有系统、专业的产业规划,在后续招徕企业的时候,不会有清晰的选择标准和进入门槛,导致入驻企业五花八门,上中下游缺失,产业之间缺乏集群效应,直接影响园区单位土地创造价值和园区后续布局调整难度。
最后,园区招商陷入盲区,无法定位目标企业,亦缺乏对企业的吸引力。
园区自身的产业定位和特色是招徕企业最好的“明信片”,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配套设施,更是会自发吸引相关企业入驻。但倘若未能前瞻性的做好相关的产业规划工作,势必影响后续招商效果。
鉴于上述因轻视产业规划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在园区建设之前,聘请相关专业机构进行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产业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环境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前期刺激政策消化节点。在这样的形势下,产业发展呈现政策趋紧、新旧产业断档式交替、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招商困难加剧的局面。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面对“新常态”和内部掣肘,成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
1、园区产业规划一定要跟着国家政策走
明确哪些产业是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哪些产业是属于国家明确限制的,对划出的园区意向产业范围进行缩小、集中,精准园区意向产业,这也是国区产业规划的关键。
2、国区产业规划做好产业定位
园区产业规划前提一定要做好产业定位,产业是产业地产的核心,未来产业地产的竞争不仅仅是物业价格水平的竞争,更是基于特定产业链的专业化竞争。分析园区面临的产业机遇,判断产业发展逻辑,明确产业体系对于产业地产的开发运营至关重要。
根据各方面的研究分析情况,聚焦某个或某几个产业,将其作为园区的重点产业,并将其中最具发展潜力且最适合自己园区的产业定为核心产业。
3、国区产业规划明确相关产业做支撑
相关产业做支撑,这支撑产业包括服务于核心产业与重点产业的产业机构、社会机构等。此外,还要针对核心产业与重点产业,分析上下游企业的构成与关系,以及具体行业企业的组成分布情况,为制定招商策略奠定基础。
4、园区产业规划加强产业配套
园区产业规划应强化产业配套能力、公共基础设施和政策市场环境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成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推动产业关联的企业合理流动、入园发展,推动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集聚发展态势,增强对产业园区外产业的吸纳、集聚和辐射带动力,使产业园区成为本区域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块。努力扩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知名区域品牌,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