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超越“新闻客观性”:新闻复合主体与新闻知识信任机制重建<矛盾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超越“新闻客观性”:新闻复合主体与新闻知识信任机制重建

一般认为,新闻客观性指职业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生产中将事实与观点/价值分离,强调对事实进行不偏不倚地、准确公正地报道,并在报道中悬置个人立场。

当我们审视新闻客观性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一基本概念的出现并非自然而然的,而是由历史社会语境所塑造的,深层次的力量则是主体主义哲学和理性主义的认识论范式。

新闻客观性概念简史

新闻客观性观念起源于欧美报刊业的商业化进程。电报传播技术与美联社等通讯社的出现,再加上19世纪中期以来培根主义式服膺事实的科学思潮,从媒介技术、新闻实践和观念等方面为新闻客观性的成型奠定了基础。客观性作为惯例和职业信念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

从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新闻客观性的理念和实践一直遭遇各种挑战。一方面,现实世界的多元利益和政治立场差异,使得新闻世界的呈现变得愈发复杂。新闻客观性理念逐渐转向消极,而达成客观性的程序则日渐重要,并成为记者的策略性仪式。另一方面,解释性报道、调查报道和精确新闻报道等多样的新闻类型和报道风格,强调“真相”取代“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客观性原则。

20世纪末互联网崛起,透明性原则成为客观性的替代性概念和策略调适方案。一方面,新闻透明性超越了理性与情感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成为重建关系与信息共识以及重塑职业权威的重要方式;但另一方面,透明性并未像客观性一样在新闻业内部获得共识,且短期的透明性方案无法解决新闻业外部面临的可信度和合法性挑战。

从中国的实践和语境出发,回溯新闻客观性概念的历史。在近代知识“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民国初年的中国报人受西方新闻理念的影响较大,籍此开启了新闻职业化历程,新闻客观性概念由此在中国萌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闻界开展整风运动,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形成了无产阶级的新闻理念,强调报纸(新闻媒体)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客观性原则作为资产阶级的新闻理念遭到批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界一方面继续坚持以党报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导,另一方面则开启了新闻业的市场化、职业化改革,对全球新闻业中的一些有益做法去粗取精、批判借鉴吸收。在强调报道应回归新闻本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同时,新闻客观性概念和原则被重新讨论,也被引入到中国新闻业的实践中。

总体上看,几十年来经过学术讨论和业界实践,中国新闻业在客观性概念和实践上进行了本土化调适。在技术层面上保持形式与程序客观。但是在理念层面上,中国新闻业认为新闻报道一定包含了立场、原则和价值导向,主观和客观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在新闻实践中只有坚持党性原则立场,真实、客观、准确、全面的新闻报道才是可能的。

新闻客观性的三重意涵

新闻客观性理念意涵丰富,存在不同的解释话语。从新闻观念史的角度来看,新闻客观性理念至少包含以下三种意涵。

第一,客观性作为报道形式和工作规范(业务规范)。客观性原则在新闻写作方面具体体现为客观报道,基本特征是注重事实、区分事实与观点和避免记者主观倾向,并要求准确、清楚、简洁、平衡等写作规则。

第二,客观性作为策略仪式或权威话语。塔克曼就认为新闻从业者可以通过宣称“客观性”来减轻截稿日期、可能的诽谤诉讼以及预期的上级训斥。这些新闻程序的仪式性表现反映了客观性策略早已偏离客观性目的,其实质只是帮助记者在紧张的新闻生产节奏中确立保护自身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