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从教研角度如何用AI拓展教学新场景<人工智能课堂怎么样>

从教研角度如何用AI拓展教学新场景

积极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作为教研员出身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在推动信息化工作中,我更着眼于从教学、教研的角度看待信息化应用,包括课堂上教师的应用需求、学生的学习行为,这些关注点都是以教研的视角指向教学的。北京市明确引导人工智能落地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促进教学实施中的可操作性。

回顾近几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不缺技术与概念,但是我们缺的是落实、持续。一项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只有能实际落实到课堂中、落实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中,并能够持续开展下去,才能真正改变教学、促进教学。

北京市在教育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场景中,从教学流程、学习场域、师生个体关注方面,一方面引导了人工智能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推动,另一方面给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体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同时更有助于建设北京市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重构现有的教育教学流程

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能够像一位有经验的老师、管理者一样,通过其科学的认知、理解和决策经验,判断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体成长。它突破了传统授课的“灌输式”教育,通过知识图谱厘清学科的内容逻辑,对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判断,进而为其提供作文批改、智能个性化作业、辅导答疑、试题评阅等支持,实现每名学生都有经验丰富教师关注的效果。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将更丰富的课程内容精准提供给学生,并在学习空间、学习内容、个体关注等方面提供更大的支持,有效引领学生个体思维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将改变学校的资源供给、环境建设、管理理念、课程建设、测评方式,进而推动学校常规办学样态的变革。

以往的学校管理较多关注群体,注重学生融入群体、形成学校群体发展的教育过程。人工智能可以改变以往粗放的群体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适合的教育。因此,人工智能工具应多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关注教学中的每个具体应用。

总之,人工智能场景重构了学校现有教育教学流程,创设了一种新型的、面向学生个体精准资源供给的教育新场景。当然,这还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教学基本流程和有效应用。

努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课堂引入人工智能设备后,对教学流程产生了改变,教师要从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师生互动等方面重新认知教学,以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变化。

在教学中,我们更需要从理念上重新认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推动作用,如通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了解学生的口语学习,能够帮助教师关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口语提升状况。这时,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转变全班集中讲授、缺乏个体关注的问题,从思想到实践上实现教学重构。

人工智能所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局部、有限的问题,但教育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整体,引入任何一项技术都要考虑其在整体中的地位。因此,人工智能引入教学后,与教育的全面融合及适应是关键,特别是在新的教学样态中,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转变教育观念。

在实践应用中,我们要关注人工智能到底能够解决当前教育中哪些具体的问题,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等。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来研究它的有效性、适应性。”人工智能进入教育教学,要关注教育质量提升、学生个体成长,更要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师生个体都得到成长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