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段妍: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苏联的十月革命发生在哪一年呢>

段妍: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段妍: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 2023-06-070 由: 发布 浏览: 次

    习近平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纵观中国共产党开辟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植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党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开创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系统梳理与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历程与经验,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发挥中国优势,确保党和国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走什么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一直探索与争论的问题。为回答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并作出选择,即“走俄国人的路”。这是一条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又区别于封建专制主义的道路。意味着我们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革命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意味着我们要“以俄为师”,既积极寻求苏联共产党的支持与帮助,更要吸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1.“走俄国人的路”意味着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道路

“走俄国人的路”是近代中国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选择。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内忧外患中,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幻想在不触动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师夷长技以制夷”,最终遭受失败;戊戌变法仅存在了百日时间,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以悲剧而告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黑暗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也没能实现中国人救亡与图强的理想。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全方位学习西方纷纷以失败而告终。

就在中国人苦恼彷徨之时,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走俄国人的路不是随意、盲目的结果,而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世界不同道路比较分析,并深入研究与理性思考后作出的选择。在他们看来,“俄国革命起于一九一七年,惹起世人的注意,并非单是一国政治变更,实在是世界的革命,是平民阶级对资本阶级的战争”,中国人应按照俄国革命的道路求得中国社会的根本改造。毛泽东指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逐步放弃对资本主义道路的幻想,开始将目光投向苏俄,接受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并逐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举行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地区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些起义大多失败了。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其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领部队南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在坚持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过程中,论证了农村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历史已经证明,我们党开辟的这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党坚持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重要成就。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毛泽东同志确实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得非常好,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但采取与十月革命不同的方式。”由此可见,“走俄国人的路”是指走十月革命的总道路,即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社会制度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道路方向上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在道路的实现方式上,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拘泥于“走俄国人的路”的具体细节,而是遵循其基本精神,坚持了独立自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2.“走俄国人的路”意味着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

(1)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看,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与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派出以维经斯基为首的代表团来华,一方面向中国先进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实际情况以及苏俄国内各项政策。另一方面了解中国革命具体情况,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成立共产党组织。1920年8月,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随后,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和维经斯基等人的帮助下,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日本、法国等地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经过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后,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2)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为中共早期政策制定和行动提供了重要指导。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于1922年通过《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正式成为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幼年时期的党,由于理论准备与实践经验不足,在一些问题上都受到了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与指导,借鉴了苏联的许多经验。1922年,党的二大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论述以及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补充提纲》,初步分析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大革命时期,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推动下,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通过一系列指示,影响和推动了党的土地革命政纲的制定。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提出“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中的中心问题”,并作出了《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1928年6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召开,在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统一了全党在农村斗争和土地问题上的认识。

(3)中国共产党吸收借鉴了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成功的经验。党的六大吸收借鉴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详细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吸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经验。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学习列宁在苏联建立苏维埃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政权形式,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扩大了党和红色政权的重要影响,同时也为其后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军、治国理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之,在“走俄国人的路”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极寻求共产国际(主要是苏联)的帮助。这种帮助使我们党独立自主处理中国革命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有些帮助与指示又因不了解中国具体国情,缺乏革命斗争经验而对中国革命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也告诉我们,必须探索适合自身的革命道路。正是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不断积累独立自主的能力,并将其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一项重要原则,使中国革命道路逐渐明晰,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我国基本国情的特殊性,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强调“以苏为鉴”“学会自己走路”,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开始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就。但遗憾的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曲折。

1.“学会自己走路”意味着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如何进行建设,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既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又缺乏鲜活的实践经验。对此,毛泽东曾提出“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以苏为师,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是国内国际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从国际环境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逐步形成以美苏相互对峙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进行遏制和孤立,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这一时期,苏联对华提供了经济技术援助,对维护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

然而,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暴露出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缺点与错误,如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农轻重三者比例失衡、中央高度集权等。在中国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新建立起的生产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伴随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逐渐暴露出问题。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深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启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首先,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验进行了深刻反思。毛泽东指出:“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因此,对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不从之”。其次,毛泽东强调,“任何外国的经验,只能作参考,不能当作教条。一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的具体情况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提出全党要认真吸取和总结苏联经验教训,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后,刘少奇在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从强调苏联是我们“最好的先生”到“学会自己走路”,在反思苏联经验的过程中,针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迈出了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一步。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1956年,毛泽东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部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深刻总结“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向何处去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

(1)经济方面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一,在以重工业为主的基础上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比重,以此保障人民生活资料的需要,为重工业积累资金。第二,平衡好工业发展布局,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