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市面常见石斑鱼种类及价格大科普<石斑鱼贵的原因>

市面常见石斑鱼种类及价格大科普

别名:老鼠斑、尖嘴鲙仔、观音鲙

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台湾、南中国海、菲律宾、印尼、澳洲、关岛等地区。台湾主要产于澎湖及南部海域,数量已甚少。

特征:体呈淡色至绿褐色,头部、体侧及各鳍上具许多隔开的大小不一的圆形黑斑;体侧的一些斑点和奇鳍基部被一个较大的暗斑覆盖。幼鱼上的黑色斑点比成鱼少,其大小与眼睛相同甚至更大。最大体型71 cm。

价值:名贵的经济鱼类,需求大,市场少见。虽然也有养殖,但价格还是居高不下,野生合规格的老鼠斑可达1000元/500g。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

别名:红斑、过鱼(闽南、潮汕、台湾)

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南中国海、台湾、东海、南韩及日本。台湾北部、东部及南部产量甚丰。

特征: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灰褐色;头部、体侧和奇鳍上散佈小型橙黄色、红色或橘色斑点;体侧另具6条不显之暗横带。背鳍基底具一黑斑。最大体形50cm。

价值:名贵的经济鱼类,产量甚多,在各地价格都相当高。养殖的也比较多。野生合规格的赤点石斑鱼可达800元/500g。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别名:青斑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至非洲东岸、红海,东至西太平洋,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台湾西部及南部海域最多。

特征: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头部及体背侧黄褐色,腹侧淡白;头部、体侧及奇鳍散布许多橘褐色或红褐色小点(与玛拉巴石斑鱼非常相像,此处可用于区别);体侧另具5条不显著、不规则、斜的及腹侧分叉的暗横带,第一条在背鳍硬棘前缘,最后一条在尾柄上。最大可长到100cm,150kg以上。

价值:体形较大,捕获产量较多,养殖产量也多,价格便宜,一般为80元/500g。

玛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玛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别名:青斑、马拉巴、来猫

分布: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之暖水域,西起非洲东岸、红海,东至东加,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台湾主要分布于北部、东部及南部海域。

特征: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浅褐色,有五条微斜之暗色褐带,有时不显着,腹侧之带有分叉之情形。头部、体侧、胸部、下颌腹面、口缘均具黑褐色斑点(点带石斑鱼为橘褐色或红褐色小点);头部及体侧另具白色斑点及斑块之散佈。最大可长到234cm,200kg以上。

价值:玛拉巴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都叫做青斑,体形较大,捕获产量较多,养殖产量也多,价格便宜,一般为80元/500g。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radiatus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radiatus

网上的云纹石斑鱼照片都不对,我只有自己拍的这张了。

别名:鲈麻(广东南澳)、鲈滑(闽南、台湾)、油斑(香港)

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红海,北至日本,南至巴布新几内亚。台湾南部海域有产。

特征:云纹石斑鱼的油脂含量相比其它种类石斑鱼略高,所以得名油斑。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呈浅褐色,体侧具5条暗色斜横带,横带于腹部分叉,横带内具淡色斑;体侧另具黑色小点;头部于眼下方具3条暗色细纹。最大可达70.0 cm。

价值:野生产量不多,养殖产量也不高。这鱼有点违反常理,就是养殖比野生贵点!原因是养殖耐撕,便于活鱼运输,野生运输比较容易死。价格大概在200-300元/500g。

褐带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

褐带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

别名:泥班、假油斑(香港)、土沟龙

分布: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及台湾等沿岸。台湾主要产于西南沿海及南部海域。

特征: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成鱼头部及体侧灰褐色,体侧横带及斑块常不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都是整条黑色的),仅有淡灰色小点呈线状或斑驳状散布,臀鳍下缘和尾鳍下角具白缘;幼鱼淡黄褐色,体侧6条不规则的暗色横带,带中另散布淡色斑块,背鳍硬棘鳍膜尖端具橘黄色之三角形斑块。因油脂含量跟云纹石斑鱼差不多,所以也叫假油斑。

价值:野生产量不多,海南广西养殖产量颇高。价格较低,大概在150元/500g左右。

玳瑁石斑鱼 Epinephelus quoyanus

玳瑁石斑鱼 Epinephelus quoyanus

蜂巢石斑鱼 Epinephelus merra

蜂巢石斑鱼 Epinephelus merra

吻斑石斑鱼Epinephelus spilotoceps

吻斑石斑鱼Epinephelus spilotoceps

别名:花狗(广东南澳)、蝴蝶斑

这三种鱼长得比较难区别,另外还有几种也是长得极像。因为这三种产于中国,比较常见,其他几种不多见,市场上也没有区分这三类及价格,所以这里以这三种为一组一起介绍。

分布: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由南非至法属波里尼亚。西太平洋区,由日本至澳洲,台湾各地均有产。

形体区别:蜂巢石斑鱼大约五条比较深色的斜条纹 , 每个二到五个六角形宽的, 在侧边上重叠了而且从眼放射; 在侧边上的六角形可能合并成短的列。具体区别见图:

价值:台湾澎湖产量颇高,大陆沿海产量不高。价格在200元/500g左右。

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别名:龙趸(dǔn)、龙胆

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台湾东北部海域有产。

特征: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稚鱼体呈黄色,具三块不规则之黑色斑,随着成长,黑色斑内散佈不规则之白或黄色斑点,以及各鳍具黑色斑点;大型成鱼体呈暗褐色,各鳍色更暗些。石斑鱼中的巨无霸,最大可长到270cm,400kg。

价值:经常用于水族馆展示,体型巨大,网上经常有新闻夸张的价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