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专访经济学家林毅夫:后来者优势仍是中国经济最重要引擎<郎姓经济学专家>

专访经济学家林毅夫:后来者优势仍是中国经济最重要引擎

林毅夫,任何熟悉经济领域的人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1979年,27岁的林毅夫横渡金门海峡从台湾游到大陆。从北大经济系毕业后,林毅夫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研究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论文即获高度评价,被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在中国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林毅夫如鱼得水。早在1994年,林毅夫就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原型理论,开始迈出理论创新的第一步。后来者优势、“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都是新结构经济学的知名观点。2008年至2012年,林毅夫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完善。2012年出版的《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一书,较为完整地呈现了林毅夫在新结构经济学领域的理论思考。

 

在林毅夫看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来者优势,它们可以从高收入国家获取或模仿相关技术和产业,从而以更低的成本和风险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实现更高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速度,从而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较快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收入增长,以此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而赶超发达国家。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成功的秘诀在于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并用,形成了市场和国家功能的有机融合、互补,二者相得益彰。发展中国家若要使其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除了发挥要素生产成本的优势外,还必须要存在能够准确反映各种要素相对稀缺性的“有效市场”,以及使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能够随着资本的积累、比较优势的变化和产业的升级进行相应完善的“有为政府”。

 

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以中国经验作为主要的理论素材,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经济学“中国学派”的破冰之作。有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林毅夫是最接近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学者。

 

近日,林毅夫受邀参加“青岛品牌日”中国品牌卓著发展论坛,并接受了《青岛日报》记者的专访。围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格局下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中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过程中的国企改革、中国企业距离世界一流企业还需要补齐的短板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林毅夫。傅学军 摄

 

核心观点:

1. 我国经济从比重看,追赶型产业目前占比依然超过80%,因此,在现阶段不能放弃后来者优势的法宝,应该在用好后来者优势的同时,搞自主发明,两条腿走路。

2. 承认差距、用好差距是中国企业从大到强,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基础。

3. 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很难真正帮助发展中国家,总结于中国经验的经济学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中国发展,也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