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从空心村蜕变成“网红”打卡地 “乡愁”如何赋能乡村振兴?<芜湖 规划 张明蕾>

在 芜湖市湾沚区罗保社区龙尾张自然村,村民就把日子过成了诗,而这首“诗”里写满了“乡愁”。

用“乡愁”打造一个村落,龙尾张算是芜湖的“独一份”。两年多的时间,它就从“只见人走不见人来”的空心村,蜕变成“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网红”打卡地。

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表达, “乡愁”在龙尾张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这里的乡愁:- 可见可听可触可感 -

走过龙尾张的竹门楼,

张家小院乡愁记忆馆就在眼前,

夯土墙、石板、青砖与木门……

今年白露那天一大早,

王恩龙从张致善手中接过钥匙,

两位“馆长”之间的交接就完成了。

“烧壶开水,再把家里家外的卫生打扫打扫。”

在忙活的王恩龙很自然地称这里为“家”。

这可不就是“家”吗?无论是走进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生活展示区,还是耕馆、织馆展示区,你都可以瞬间穿越回离家前的少小时光,斑驳的年画、黑白电视机、暖脚的木制火桶、风谷车、犁耙、织布机……那些脑海深处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外面再好,都不如家里好。”王恩龙今年61岁,退休之前一直在罗保社区负责人居环境整治等环保工作,熟悉村子里的一草一木,见证了这里的点滴变化,对“乡愁”二字也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理解——“一种习惯”,他习惯了每天一大早骑车绕上南湖一圈,习惯了小院里的大白鹅用喙轻啄以示友好,也习惯了乡野阡陌上熟悉的乡音……

从张家小院乡愁记忆馆出来,顺着村道蜿蜒向东,可以在渡口旁的“乡愁亭”歇歇脚,在“小时候印象记忆馆”继续熨帖整理回忆,还有散落在村落各处的“乡愁中国”“一个弥漫着家香的地方”的字样……

在龙尾张,“乡愁”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词汇,可见、可听、可触、可感。

打造“乡愁”:- 不搞大拆大建留住“老家 -

在2023年之前,

龙尾张人的生活,

与“诗意”毫无关系。

“粪便到处都是,垃圾没处倒,村中心有块空地,就成了垃圾场,臭到人要绕道走。”罗保社区党委书记黄世伟感叹道,“只见人走不见人来,最少的时候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

其实, 龙尾张人心中一直都有个特别美好的“龙尾张”:位于青弋江畔、芳山脚下,空中俯瞰,水系、山脉均形似巨龙,村庄就位于两条巨龙的尾部,又因村民“张”姓居多,得名“龙尾张”。龙尾张与南宋状元张孝祥同出一脉,从明州鄞县(今浙江鄞县)迁至芜湖……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幡然醒悟的人们,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开始了家园修复之路。

竹门楼就像一块磁铁,不仅把乡亲们的心聚拢在了一起,龙尾张的“乡愁”也开始于此。

2023年环境提升工程后,龙尾张大变样,被评为芜湖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很多人来参观,他们看到竹门楼,就想起了老家。”黄世伟说,这给正在寻找乡村振兴发力点的龙尾张,带来了灵感——以“记住乡愁 留住老家”为核心,打造“最原乡 龙尾张”。

不搞大拆大建,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在“运用原材料、保留原结构、维持原生活、保持原面貌、唤醒原味道”的原则下,龙尾张最终成为了大家记忆中的“最原乡”“青弋江畔的最美乡愁”。

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寻找“乡愁”,让龙尾张“火”了。“今年的‘田园夜市’,日人流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6月18日最高,达3万人,村民的家庭月收入至少增加了2000元。”黄世伟解释说,这几年村民收入来源也从原来单一的农业经济,变成了农田流转、农产品销售以及到附近开发区务工等多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常住人口是270人”,采访中,黄世伟特别提到了龙尾张常住人口的回流,“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相信龙尾张的‘乡愁’一定会吸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