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中国经典油画作品(上)<古典宫廷油画大全>

中国经典油画作品(上)

返回首页 大师刘海粟 庞薰琹画 蔡亮油画 董希文画 陈树油画 十二届美展 中国写实画 四川画派 詹建俊画

中国经典油画作品(上)

    中国油画最早起源于17世纪初距今400多年前。中国油画的历史,一般认定是从“五四”前后李叔同、李铁夫、林风眠等大批艺术青年的留学风潮算起。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引进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36),代表性画家有林风眠,刘海粟等人。二是艰难坚守阶段(1937—1949),代表性画家有徐悲鸿等人。三是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6),代表性画家有董希文等人。四是自觉构建期阶段(1977—2015),代表性画家有罗中立等人。一百多年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油画的思想、观念、风格、技法等明显地表达出不同历史背景、时代精神下民族化的过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经典油画作品。正一艺术于2015年5月10日,转载请注明出处。

    1、自画像 李叔同 1911年 布面油彩 60.6x45.5cm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藏    这幅画是李叔同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32岁春,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时创作的自画像。该画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等,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是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9月29日27岁时,以“李岸”之名注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1911年3月毕业。毕业后偕日妻回国,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音乐、图画教师。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

    2、音乐家 李铁夫 1918年 布面油画 68×56cm    李铁夫(1869-1952),生于广东江门市鹤山。艺术大师,革命家。中国近现代油画艺术与民主革命先驱。1885年,16岁随叔父到国外谋生与求学。1887至1891年,分别在英属加拿大阿灵顿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896年,加入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907年在英国与孙中山等创立兴中会。1908至1911年,入威廉·切斯画室。1913年入美国纽约美术大学,1914年获铜像雕刻学冠军。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赴欧美学习并取得较高成就者。1930年由美归国,参加广州美术团体"赤社"活动。曾在香港、广州、南京、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抗战期间流亡桂、川等地,多画水墨画。1946年完成革命历史画《蔡廷锐就义》。1950年从香港回广州就任华南文联副主席、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名誉教授。1952年6月16日病逝于广州,享年83岁。

    3、奴隶与狮 徐悲鸿 1924年 油画 123×153cm      油画《奴隶与狮》,左下签题“甲子初秋,悲鸿”,为徐悲鸿1942年初自新加坡归国时未能带回的那批作品之一。这幅画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两个仅有的主要形象——狮子和奴隶,被安排在一个幽暗的山洞中,它们一左一右对视着,使得画面极具张力和内在的紧张性。光从居于画面正中的洞口射进来,洞外的阳光、白云与洞内的黑暗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剧了人与狮的紧张关系;用来遮盖奴隶下体的围布为暗红色,似乎显示着奴隶的生命渴望。两个形象都强调力量感,肌肉强健,笔触阔大。整个画面不拘于细部描写,整体性很强。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4、吹笛女 方君璧 1924年 布面油画 73x59cm 私人收藏    这幅《吹笛女》曾参加匡时2012春拍,是至今中国市场中出现的方君璧最早的一幅画,是方君璧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作品,也是中国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方君璧(1898-1986),福建闽侯人,出生于名门望族。1920年方君璧作为第一个中国女生考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男友曾仲鸣获里昂大学文学博士。于1922年他们在法国安纳湖畔结为夫妻。1924年方君璧的作品《吹笛女》作为第一位中国女性的作品入选巴黎美术展览会,当时巴黎各报竞相刊登她的照片和作品,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同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拈花凝思》。1925年回国在广东大学执教,其艺术极为岭南艺术界所推重,国民政府以巨金购得她的作品,挂于中山纪念堂。1926年方君璧重游法国,在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校长勃纳尔画室进修两年。1933年与丈夫曾仲鸣回国,除油画外,她还开始画国画。抗日胜利后,方君璧举办了轰动上海滩的大规模个人画展。1949年去了法国,后移居美国。1972年回国,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她。1978年她作为第一个海外的中国画家被邀请在美术馆举办画展。1984年巴黎博物馆为她举办了“方君璧从画六十年回顾展”,给予这位在巴黎起步的东方女画家的业绩以充分的肯定。

    5、自画像 卫天霖 1939年 油画 私人收藏    卫天霖(1898-1977),山西汾阳人,中国现代油画家。1920年赴日留学,先后在东京川端绘画学校、东京美术学校专攻油画,为日本画家藤岛武二门生。东京美术学校绘画系研究生。1928年回国,先后任中法大学孔德学院艺术部主任,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会导师,北平大学西画系主任、教授。四十年代后期,到解放区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任教。1949年以来,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图画制图系主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副院长、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早年作品多为肖像和风景,晚年则偏重于静物画研究。1998年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卫天霖诞辰100周年画展”。

    6、少女像 关紫兰 1929年 布面油画 90×75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画是画家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洋溢着温馨亲切的气氛。画家所作以人物肖像为主,亦有静物、风景,且善于运用装饰性纹样,增加作品的节律感。画作中透出东方女性的端丽和大方的气质,画家具有把复杂造型简约、纯化的能力,笔触粗犷、简朴、洗练,色彩明丽且多施原色,可看出她在日本留学时受到了法国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兼具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和造型。关紫兰(1903-1986),中国早期杰出女油画家、艺术家。出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省南海县。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同年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文化学院。其作品曾多次入选日本重要画展。关紫兰是中国较早接受野兽派影响的画家,早年她师从陈抱一,并与日本具有现代艺术倾向的油画家艺术家有岛生马、中川纪元等人过从甚密。1930年代回国后多次在上海举行个人油画展,1963年任职于上海文史馆,直至去世。

    7、奏出人间的辛酸 余本 1930年 布面油画 69×73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画为余本前期的代表作,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海外华工动人的形象——他裸露着健壮而又疲惫的胳膊,粗糙的手指紧紧压在二胡的琴弦上,用整个身心在拉着琴,奏出如泣如诉的琴声。他低垂着头,看不到五官, 五官及大部分身体隐含在阴影中,恰好与这悲怆的主题相吻合。他那极富内在激情的形体动作,淋漓尽致地表露了内心的悲伤和愤怒。褐色的画面深沉雄伟,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余本1905年生于广东台山。13岁到加拿大当童工。1927年在加拿大安德里奥省艺术学院半工半读。1936年到香港,以授业和作画谋生。1956年回广州定居,曾任广东画院副院长。

    8、亡命日记图 王悦之 1930-1931年 画布油彩 185×144cm    这幅画是画家第一幅有政治含义的作品。它通过画家个人的遭遇,反映出社会动荡、人民不安的现实,并刻意表现出有志之士临变不惊的乐观主义精神。用画家自己的话说,这是一幅“极端写实主义之作”。画中男主人公的山东绸裤子,女主人公的印度绸旗袍,质感很强。女主人公淘米的双手浸在水中,水线隐约可辨。墙上挂的面口袋,一起沉重状和表面的细微凹凸,表现内中的是米而不是面。碎砖地、乏煤球、香油篓等等都描绘的细致入微。而这一切都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画的线描法,人和物虽有线条轮廓却不凝滞,黑色用得恰到好处。无论从主题思想还是表现技法上,这幅画都是王悦之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王悦之(1894-1937),生于台湾台中,20世纪早期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青年时期赴日本求学,1920年回国,在上海、北平、杭州等地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他创办了“阿波罗学会”,出任北京美术学校校长,举办各种画展,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与巴黎万国博览会。历任私立京华美专校长,私立北平美术学院、任院长,兼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后改国立北平艺专)教授。

    9、一个铜子一碗茶 蒋兆和 1935年 布面油画 65x84cm     创作这幅画时的蒋兆和已得徐悲鸿的多年指点,可以看出他的油画接受了徐悲鸿的影响,画风朴素、造型严谨、注重结构与传神,并且染有那么一点学院派的味道,但从题材上并无什么风花雪月,就只是画他熟悉的底层人民的生活。蒋兆和(1904-1986),祖籍湖北麻城,生于四川泸州。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1920年至上海,曾画广告,从事服装设计,并自学西画。1927年受聘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为图案系教员。1930-193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素描教授,1935年至北平,次年返四川正式开始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1937年春返北平,任京华美术学院教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并举办个展。1947年受聘于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3、4、5、6届全国政协委员。

    10、农民肖像 吕斯百 1938年 油画 71.5×53cm 中国美术馆藏    吕斯百的《农民肖像》(1938)是画家在战乱中由东南沿海城市到四川后所画。画中人物自然的神态和精干朴实的个性,显然与完全凭概念和想象的作品有所不同。吕斯百(1905-1973),生于江苏江阴,初入东南大学艺术系,得徐悲鸿赏识,并于1928年被推荐赴法国留学,初在里昂高等美术专科学校,1931年入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曾游历西欧各国,考察美术。1934年回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出任系主任。1949年后,先后任兰州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兼系主任,全国第四届政协委员,省第二、三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他的油画长于风景、静物,早年作品笔触稳健有力,色彩纯化雅致,注重画面整体的真实性。

    11、“七七”的号角 唐一禾 1940年 画布油彩 33.3×61.2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画是唐一禾于1940年为创作巨幅油画而制成的草图。尽管也因教学的繁重和生活的不安稳,此画没有最终完成,但是,就遗存的草图来看,这也算得上一幅反映抗战生活的佳作。在横幅的画面上,描绘了一个学生文艺宣传队走向街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的情景。这种活动在大后方是随处可见的,也是武昌艺专的师生经常举行的。画中的人物形象多以他的弟子和音乐系的学生为依据。由于是有感而发,画中的人物既有个性特征,又揭示出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共同气质,队列的行进感和朴实无华的暖色调很好地表现了这一主题,并产生激励观众随时加入到这抗日洪流中来的号召力。唐一禾(1905—1944),湖北武汉人。现代油画家。1924年由武昌艺专入北京美专学习,当时闻一多任该校教务长,唐一禾深受影响,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思想。1930年到巴黎学习油画,师从新古典主义大师劳伦斯,打下了现实主义绘画的基础。1934年回国,任教于武昌艺专,并以宣传画、油画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画家与其兄乘船去重庆,不幸船触礁遇难。

    12、放下你的鞭子 司徒乔 1940年 画布油彩 124×177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画是1940年司徒乔在马来西亚期间,著名导演金山等为筹集抗日经费来到此地,为侨胞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画家深受感动,抱病进行创作。画中以演员为模特,并以扔在地上的皮鞭、纷乱的道具和强烈的色彩,映衬了这一戏剧冲突,表达了画家对祖国深深的怀念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画面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包括深度、视觉和构图造型之高明,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也不多见。司徒乔(1902—1958),广东开平人。少年时自学绘画,1924年入燕京大学神学院读书,业余仍坚持作画。他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劳苦大众充满同情,1926年所作的素描人物画《五人警察一个O》等被鲁迅购藏并得到鲁迅的赞扬。为求师学画和开拓视野,他去过法国、美国、也到过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缅甸,在国内则远到新疆,以倍于常人的勤奋努力创作。1950年回到祖国,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他兼作油画、粉画、中国画,还自创竹笔画,代表作有素描《鲁迅先生遗容》、《三个老华工》等。1958年2月16日,司徒乔在北京病逝,享年56岁。

    13、窗前女郎 潘玉良 1944年 布面油画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出生于古城扬州,1919年入上海美专学画。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潘玉良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画展。曾为张大千雕塑头像,又作王济远像等。潘女士为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1977年,这位旅居法国的一代画家逝世于巴黎。遗作和遗物,已运回中国合肥市。

    14、大地的女儿 庞薰琹 约1930-40年代 布面油画 45.5×61cm    庞薰琹(pángxūnqín)(1906~1985),字虞铉,笔名鼓轩。江苏常熟县人,祖籍塘桥,庞鸿文之孙。著名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1925年赴法国,入巴黎叙利思绘画研究所学画,1927年在巴黎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深造。1930年回国,成为当时有进步倾向的新兴美术启蒙运动组织者之一。1930年在上海昌明美术学校、上海关专任教。1932年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以后又举行广告画展览。1938年开始搜集中国古代装饰纹样和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翌年深入贵州民族地区作实地考察研究工作。1940年任四川省立艺专教授兼实用美术系主任。1947年在广东省立艺专任教授兼绘画系主任,兼中山大学教授。1953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负责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年底任“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览会”具体负责人(郑振铎为主任委员)。遵照周恩来总理意见,1954年又筹备四个工艺美术展览会分赴苏联、东德、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和保加利亚展出。并任工艺美术代表团团长赴苏联访问。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成立,任教授、副院长。擅长油画、水彩,尤精图案和装饰艺术设计。

    15、香港码头 陈抱一 1942年 布面油画 72×90.5cm 中国美术馆藏    画面表现的是60年前的香港。带有殖民特征的灯柱直立在码头边,蓝绿色的大海上泊着几艘渔民小船,岸边是渔妇们翘首等待渔帆的归来,夕阳把她们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黄色的土地上。作品显示出画家娴熟的艺术技巧和倾向于表现的写实画风。陈抱一(1893-1945),油画家,生于上海,原籍广东。1913年留学日本专攻西画。192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自创“抱一绘画研究所”,指导人体写生。 1925年于上海创办中华艺术大学,与丁衍庸负责西画科。并先后在上海美专等校任教。还与乌始光、汪亚尘等组织了“东方画会”、“晨光美术会”,与徐悲鸿、潘玉良等组织 “默社”。著有《油画法之研究》、《静物画研究》、《人物画研究》等。1942 年发表〈洋画运动过程略记〉文章,记录民初上海的现代美术运动发展。1945年7月病逝上海,享年52岁。

    16、大学生 胡善余 1946年 布面油画 65×46cm    胡善余(1909-1993),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的一个华侨家庭。1929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师从林风眠、蔡威廉两位教授。1934年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师从法国当代著名画家西蒙教授,作品《自画像》、《静物》入选法国春季沙龙。1935年回国,到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37年油画《市场一角》、《舞女》参加第二次全国美展。1942油画《西康铜器》、《少女像》参加第三次全国美展。1952年油画《工地一角》参加全国美展。1980年在杭州举办《胡善余教授教学四十年作品展览》。

    17、山村 林风眠 约1940至50年代作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画是林风眠于40-50年代完成的大幅油画创作,画中描绘的山村景致一如林风眠回忆家乡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正如学生吴冠中曾对老师的风景创作提出了他的观感:“林风眠的画是抒情诗,运藏著深远的意境,正因画中有诗,就不需额外题诗”。林风眠(1900-1991年)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开拓者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有“现代中国绘画之父”之称。原名林风鸣,广东梅县人。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留学回来后,应蔡元培之聘先后任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和西湖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之职,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如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罗工柳等,可谓桃李满天下。1977年获准出国探亲,后移居香港。以后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个人展,受到极大欢迎。

    18、红衣女子 常玉 1930-1940年 油画 74x50cm 私人收藏    这幅《红衣女子》在香港佳士得2013秋拍 成交价5052万港元。常玉的世界里,女人体、静物、小动物是笔下永恒的主题,他像一个梦中人,一个浪荡子,永远趋近于直觉、幻想、与世无争的童心和繁华落尽的“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幅画是艺术家“粉色时期”的作品,他把人物置于单色的背景前,简化的形态保留了人物婀娜多姿及流畅线条的特质。该作与艺术家其他描绘女性尤其以裸女为主题的画作,互相呼应。常玉(1900-1966),1900年10月14日生于四川顺庆城内书香世家。14岁即随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赵熙习书画,1920年赴法巴黎勤工俭学,1921年与徐悲鸿、张道藩等留法学生组织“天狗会”。至67岁辞世,大致都住在巴黎,仅于1938年短期回国。1921年与徐悲鸿、张道藩等留法学生组织“天狗会”。1934年才三十出头的常玉大名就已位列在法国出版的“当代艺术家生平字典”中。留学期间仅于1938年短期回国,接着转往纽约,1948年返回法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既未回大陆,也未去台湾,一直生活在巴黎。1950年在纽约举办画展,1955年作品参加巴黎独立沙龙,1964在台湾举办了个展。1966年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时仍默默无闻、不被赏识。

    19、地道战 罗工柳 1951年 麻布油彩 140×170cm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这幅画是罗工柳油画处女作。他的油画艺术,和他的版画一样,也是在战斗中成长的。《地道战》成功的原因,是画家对要表现的题材拥有高度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他在敌后的当年,曾和那里的老乡日夜战斗在一起,和人民有了深厚的联系。但那时还没有发明举世闻名的地道战;罗工柳熟悉地道战,是在1946年重返太行,从老战友的诉说中深刻体察到的。这幅革命历史画,联系着他和人民的战斗情谊,是他和民兵战斗英雄以及当地的老大爷、老大娘一起切磋琢磨而创作成的。罗工柳(1916-2004),生于广东开平,中国共产党党员。1936年入杭州艺专学画,1938年在武汉参加筹组全国木刻协会,同年到延安入"鲁艺",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6-1949年,他任教于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他参加创建中央美术学院。1955年-1958年,罗工柳在苏联列宾,美术学院进修油画,回国后仍在中央美院执教。罗工柳先生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工作。油画代表作有《地道战》、《整风报告》等。2004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

    20、开国大典 董希文 1953年 布面油画 230×405cm (靳尚谊、赵域、阎振铎摹本) 中国革命博物馆藏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中央美院把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董希文。他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选择画面构图。这幅画场面恢宏,喜庆热烈,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又如在画面人物的布局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画面上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大大放宽了,和实际的建筑构架也相差悬殊,他所以要做这样的构图处理,是运用了美术透视法则,都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体现出"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言。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21、春到西藏 董希文 1954年 布面油画 153x234cm    这幅《春到西藏》是董希文1954年2月参加慰问修筑康藏公路子弟兵的活动回到北京后创作的。画家着重表现了美丽西藏的春天,也表现了春天一样美丽的藏族人民的心情。着重描写了几个正在耕地的妇女,着重描写她们关注着突然来临的汽车时那种喜悦的心情,是新中国建设的成就在艺术上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春到西藏》使公路、汽车、美丽的西藏景色和喜悦的人民的精神状态相结合,产生了具体地歌颂祖国伟大建设的作用。据董希文说,它取材于新路海一带,把艰险的康藏公路与自然美景结合起来,使画面充满深远的意境和乐观主义情绪。画家巧妙地通过各种美好的形象把自然的春天和西藏社会发展的春天,以及西藏人民心上的春天融为一体,从而歌颂了越过世界屋脊的康藏公路胜利通车的伟大奇迹。画家构思这样一幅风景画,来表达他对祖国山河的新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巧妙的创造。

    22、齐白石像 吴作人 1954年 画布油彩 116x89cm 中国美术馆藏    油画《齐白石像》是吴作人的代表作之一,堪称现代中国油画中富有民族气派的典范性作品,同时也标志着吴作人的油画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幅作品的构思过程很长,1954年,吴作人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准备工作后,把93岁高龄的齐白石请到自己寓所里勾画素描稿,画着画着,老人瞌睡了,熟睡中的的白石老人嘴唇努着,右手三指一直聚拢而不松开。这个极为重要的细节,立即为吴作人敏锐地把握住。写生仅进行了两次,一次画脸部,一次画两只手。在最后创作油画时,是由画家夫人萧淑芳穿着白石老人的大袍子,衣服里放了两个大枕头摆出来的,红色沙发是参照一片织锦设想着画的。《齐白石像》的成就,最重要的在于作者对老画家有着透彻的了解。要使肖像画不致貌合神离,其必由之路是作者与对象之间在精神上的沟通。人物形象的每个部分,大至身躯,细至须发,其造型设色,无不与气度神采有关。《齐白石像》敦厚庄重,泰然自若,这一安详的仪态已奠定了人物的造型基础。设色的基调,是虾青大袍与白发童颜之相映,显出老人阅历之深,而又具有赤子之心。若论细节,眼神、嘴神、手神最为传神。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馆长、美术鉴赏家札莫希金再看了《齐白石像》后说,这件作品完全可以和列宾的《托尔斯泰像》相媲美。

    23、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 吴作人 1955-1956年 画布油彩 40x53cm     这幅《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是画家计划创作《黄河三部曲》的第一幅。画中河水在逶迤陡峭的山石间激荡,砥柱石迎风耸立,崎岖的河床泥沙流急,无数的漩涡和险滩,数十里外可闻咆哮之声。这幅画的手稿为历史学家范文澜收藏。在这幅画中,画家以舒畅嘹亮、充满信心的笔调、简洁的手法,从容不迫地写出了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洪荒境界。此情此景,都似从胸中流泻出来一般。画面用笔赋色,用刀勾画的方法,在表现黄河水流上达到了出色的效果。近处的黄水漩涡,远处的长流,洋洋洒洒,都是从刀尖上宣泄出来的。他之所以喜欢在这些地方用刀来表现,是为了更好地把对象画得更充实、更生动、更有感染力。对吴作人来说,非如此不足以宣泄他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和水势的造型又是结合的那么紧密。从这幅画可以领会到一个画家的艺术风格臻于成熟,是思想感情、艺术修养、绘画技巧的熔为一炉。

    24、红军过雪山 艾中信 1957年 画布油彩 275x100cm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这幅油画《红军过雪山》反映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000千多米的夹金山时的情景。1957年为庆祝建军30周年,在总政主持下,画家应邀创作此画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美术展览》,展出后入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整幅画如严峻的史诗一般展开,大气磅礴的表现形式与气势恢宏的主题和谐统一,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艾中信(1915-2003),生于上海川沙县养正村,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194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1946年至1949年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54年起兼任油画系主任,1979年至1984年任副院长。1986年起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委会主任、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长。

    25、刘胡兰就义 冯法祀 1957年 画布油彩 228×423cm 中国美术馆藏    冯法祀(1914-2009),别名“骆风”,安徽庐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顾问、徐悲鸿国际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徐悲鸿艺术学院首席顾问。1955年,冯法祀参加了由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指导的油画训练班,油画训练班汇集了国内当时最具创作活力的一批油画家,他们日后成为新中国油画创作与教学的骨干力量。在“油训班”,冯法祀认真地汲取了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扎实的表现技巧。他曾在《美术》杂志著文《学习苏联专家创作深刻教学的先进经验》并创作出《老国画家》、《阳光下的少女》等油画作品。1957年冯法祀完成了他作为“油画训练班”进修成果的主题创作,巨幅油画《刘胡兰就义》,这幅作品的创作完成标示中国油画家驾驭大型作品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刘胡兰就义》以外光写实色彩完成,这在当时的中国油画创作中是不多见的,需要画家相当的探索勇气与精湛的技巧。冯法祀在这幅作品中开拓性的努力,时至今日仍不断给后人以启迪。这幅巨制现珍藏于中国美术馆,与蒋兆和的力作《流民图》被称作馆藏“双璧”。

    26、狼牙山五壮士 詹建俊 1959年 布面油画 186×236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幅画塑造了五位八路军战士纪念碑雕塑式的英雄群像。1941年9月,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一班五位八路军战士,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与日军血战,弹药打尽,砸毁枪支,从棋盘陀峰顶集体跳崖(三名战士壮烈牺牲)。画家塑造的英雄群像,已不是严格的纯写实造型,而是趋近意象化的造型。五壮士的身影与山峰浑然一体,又比山峰高大,呈山形稳定结构的群像的轮廓参差起伏,节奏强劲。人物的姿势威武雄壮,表情严峻果敢,虽然没有细腻的写实刻画,整体的气势和神态却相当逼真,中间的壮士(马宝玉班长)和他身边的两位战友的表情尤其传神。画家完成这一杰作时年仅28岁。这幅画被列为建国以来有代表性的优秀美术作品。詹建俊(1931-),油画家,1931年1月生,辽宁省盖县人,满族。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毕业,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系研究生毕业,1957年俄罗斯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现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主席。

    27、南泥湾 靳之林 1959—1961年 麻布油彩 95×260cm 私人收藏     2009年5月9日,靳之林创作的《南泥湾》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以1344万元人民币成交,买家是圆明园兽首“绝不付款”的收藏家蔡铭超。这幅画气势恢宏,展现了抗战时期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整个画面透着一种陕北高原特有的浑厚气息。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南泥湾》都是一件博物馆级藏品,是至今仍可在市场中出现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现实主义大型主题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靳之林(1928-),生于河北滦南县,1947年至1951年就读于北平艺专和中央美术学院,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从徐悲鸿、吴作人、冯法祀学习油画。1959年靳之林接受军事博物馆委托,开始创作油画《南泥湾》,得到了当年领导南泥湾开荒的359旅旅长王震将军的直接指导。绘画历时三年,1961年才宣告完成。

    28、四个姑娘 温葆 1962年 画布油彩 115×200cm 中国美术馆藏温葆1962年的名作《四个姑娘》,这是共和国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中少有的非主题绘画。画家温情地描绘了四个姑娘的肖像,使之至今仍有纯真、感人的魅力。这四位姑娘憨态可掬又有一点忐忑不安,像是坐在摄影镜头前担心不能给观看者留下优美的形象。她们身后的屋墙与窗台上静物般的日用品,像一片安详和谐的风景,将姑娘们单纯的目光融入其中。尽管画家用心地刻划了她们不同的神情、体态甚至心理,可是理想化的美感将她们统一起来。姑娘们健康的身体、红润的肤色不是由你在现场品味到的,而是由某种美感原则笼罩在金色的暖调中,让你不得不拉开距离,站到美感原则的"黄线"以外去欣赏她们。温葆(1938-),出生于北京,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2年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罗工柳工作室,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几十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展览。并分别在北京、台湾、巴黎、新西兰举办个人画展。

    29、夯歌 王文彬 1957—1962年 画布油彩 105×320cm 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油画《夯歌》,是王文彬的毕业创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夯歌》描写的是几个劳动妇女用一块夯石正在平整地面,表现出劳动的喜悦。几位唱着夯歌打夯的农家姑娘,被画家安放在视平线以上的位置,画面人物呈放射状的动感布局,给人以高大升腾的视觉效果。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姑娘们的衣服色彩被地面的暖色反光映衬得纯净而透明,明亮的轮廓光将她们青春的形体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在大面积的天空和深色的远山衬托下更加光彩夺目。王文彬(1928—2001),生于青岛,1955年调干中央美院进修,入罗工柳画室,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1957-1962年完成了大型油画《夯歌》(毕业创作),被认为是建国后现实主义“经典作品”。毕业后任美院附中及美院油画系、壁画系专业教师、教授。

    30、金色的季节 朱乃正 1963年 麻布油彩 152.5×161.4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金色的季节》是朱乃正青海时期的代表作。画面上两位藏族劳动妇女相向而立扬谷收获的质朴形象,顶天立地地占据了整个面画,天空的大块云彩和压得低低的地平线伸向远方,沐浴在一片金黄色调中,散发着西北高原雄浑壮美和清新的气息,表现了青藏高原的雄浑壮美,令人眼目一新。作品构图极具形式感,人物造型生动、凝炼,笔墨酣畅淋漓,意境深邃,如一曲难以忘怀的生命颂歌。朱乃正(1935-)生于浙江海盐。1953年考入中央美院专攻油画,学生时代被错划成“右派”,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青海省文联。1980年调回中央美院油画系任教,曾任副院长、现为教授。21年远离都市尘嚣的青海高原生活,使朱乃正对大自然的美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感受。他从大漠、长空、孤烟、断云中,从常见的藏区风情中发现美,形成了他具有中国意味的写实油画风格。

    31、延河边上 钟涵 1963年 布面油画 150×300cm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钟涵说,当时毕业创作的底稿中有表现毛主席正面、侧面以及背影的不同版本,罗公柳先生看到后认为,表现毛主席与革命群众背影的这种方案最有艺术感觉,后来虽然在中央美院有过小范围讨论,但在罗公柳先生的坚持下,最终呈现世人的这幅作品,表现的是领袖与群众在延河边散步的背影。当时这幅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创作获得了美术界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已故著名油画家艾中信也发表文章充分肯定,但在“文革”中《延河边上》受到批判,画面上被毁的历史痕迹至今清晰可见。钟涵(1929-)江西萍乡人。曾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后一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79年任副教授,1985年任教授。

    32、出击之前 何孔德 1963年 画布油彩 200×140cm 中国美术馆藏    作为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指导的油画训练班的成员,何孔德的油画《出击之前》体现了他吸收前苏联油画创作特有的描述性与情节性的追求。画面选取的是战斗出击前的瞬间场面,通过构图的安排,运用粗放有力的笔触及浓重纯正的色彩,人物动作、神态的刻画,塑造了在紧张的战斗前,守候在防空洞中等待出击的志愿军战士的坚实形象。同时通过对战场真实场面的刻画,强烈的光感和洞口上方扑簌簌掉下的松土,使画面静中有动,渲染出激战之前的紧张气氛。何孔德(1925-2003),四川西充人。1949年毕业于四川艺专,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做美术宣传工作,朝鲜战争结束后,1955年同靳尚谊、詹建俊、冯法祀等人一起考入了后来对中国油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马训班”。在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的指导训练下,经过两年的钻研学习,何孔德具备了娴熟的油画写实技巧和扎实的素描基础,成为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油画艺术家。1957年毕业后到总政文化部工作,此后长期从事革命历史题材创作。

    33、我们走在大路上 潘世勋 1964年 画布油彩 120×225cm 中国美术馆藏    在这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油画作品中,以藏族青年筑路工人边走边唱的群像,表现了参加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藏族人民朝气蓬勃、热情高涨的精神面貌。虽是写实的画风,却注意运用笔触,注重画面色彩的节奏变化,同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了青藏高原上清新的空气和充足的光照。画家着意塑造的几位藏族青年女工的形象,以及他们那坚实有力、充满动感的步态都充分体现了此作品所要表达的时代主题,并令人想起当年流行的那首同名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潘世勋(1934-),出生于吉林市一满族家庭,1953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1960年由吴作人画室毕业,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院油画系教授。从1960年起,曾先后五次深入西藏地区体验生活,创作了一系列表现西藏风土民情的作品。

    34、贫农的儿子 蔡亮 1964年 油画 198x165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画描绘了在荒野茫茫的崎岖山路上,两个历尽辛苦,长途跋涉的少年终于赶上红军队伍并要求参军的情景。画家以略微仰视的构图,重点刻画了两个背负着简而又简的行囊、衣衫褴褛的农家子弟的背影,尽管含蓄了两个孩子的面部表情,但孩子坚定而有力的双脚,仰头向“首长”极力请求的姿态,已经体现了两个贫农的儿子要求参加革命的迫切心情和他们倔犟执着的性格。他们看得出那位长者的“首长”身份,然而却不知道他就是毛泽东的戏剧性情节,赋予了这一严肃题材以令人感到轻松和亲切的气氛,此画之妙亦在于此。作品以浓重的青灰色调统一了全画,并把我们带入了那段峥嵘岁月。蔡亮(1932-1995),福建厦门人,1949年入北平艺专,1955年由中央美院油画研究班毕业后,经六年正规而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后,到陕西从事专业美术创作,1981年,调入浙江美院,任油画系教授。

    35、公园 周碧初 1965年 布面油画 60×73cm 私人收藏    周碧初先生留法师承印象派的艺术方法,他意识到欧洲这一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画派,系受东方艺术的启悟而开创了西方绘画划时代的新篇章。这幅画中周碧初在采用对比色并置和反衬的技法的同时,更注意细笔触和点簇的表现力与生动性,同时又融入中国民间艺术夸饰的精华和文人画的点、线之法,使这幅油画别具中国的和他自己的艺术风格。周碧初(1903年—1995年),福建平和县人,中国油画先驱者之一。1924年厦门美专毕业,翌年赴法国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师从约纳斯、罗隆教授,与徐悲鸿、颜文梁、林风眠等皆同窗好友。1930年任上海美专西画教授。1941年任教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60年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水粉画《苹果》、油画《桃》、《春色》被上海市美术馆收藏。1992年江苏省美术馆收藏油画《梅园新村》,1992年周碧初艺术馆于福建省平和县落成。著有《油画概论》等书,出版过多种个人书集。

    36、毛主席去安源 刘春华 1967年 油画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收藏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采用左右对称的图式构成,青年毛泽东占据了画面中心位置,身后是翻滚的乌云,沉降的地平线使群山显得低矮。画面上的青年毛泽东身穿一件传统的中式长袍,一只手拿着一把油纸伞,另一只手握着拳,意志坚定地大步走在山路上。这幅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曾风靡一时,据有关部门统计,该画共印9亿多张,超过了当时全国的总人口数,即全国平均每人一张还多。这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奇迹。这幅身价百倍的油画,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和鲜为人知的历史。1967年夏,北京筹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读书的刘春华,被选派参加展览的筹备工作,他承担的具体任务是,画一幅反映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刘春华当时只有24岁。1967年10月1日,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中,首次与观众见面。次年5月《人民画报》以“毛主席去安源”为名、用彩色夹页首次发表了该画。1968年7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两报一刊”再次以彩色单页形式隆重发表,署名为“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刘春华因此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荣誉,官至中共北京市委常委。这幅画归属权还引发了三场官司。刘春华(1944-),辽宁新金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历任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画院副院长、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

    37、永不休战 汤小铭 1972年 麻布油彩 108×137cm 中国美术馆藏    汤小铭是广东画院著名油画家。1971年鲁迅纪念馆恢复陈列,他为该馆创作了这幅感动了几代人的鲁迅肖像。作品以写实的手法,精谨的造型,沉稳的色调,运用娴熟的油画技巧,刻划了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的不屈不挠、文坛斗士形象。画面中,晚年的鲁迅先生身穿黑衣,挺身坐在病榻边的沙发椅上。他虽被病痛折磨得脸庞消瘦,但目光微睨,眉梢微扬,嘴角紧抿,带着坚毅的神情;一手抚纸,一手握笔,突出了鲁迅文学革命家的气质和个性,似乎正在构思他那“匕首和投枪”般的文章。人物周围,则以桌上的药瓶、闹钟,以及厚厚的书籍文稿,营造出鲁迅的生活环境,也升华了他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斗争精神,点出了“永不休战”的主题。汤小铭(1939-),生于广西桂林,国家一级美术师。195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进入广东画院任专业画家。历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让智慧发光》1979年获第五届全国美术展览三等奖,《孙中山先生》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铜牌奖。

    38、渔港新医 陈衍宁 1973年 画布油彩 38×98.3cm 中国美术馆藏    此画原名《阿芳医生》,参加1974年全国美展时改名为《渔港新医》。作品描绘了一位朴实健壮的女“赤脚医生”手提防病凉茶为出海归来的渔民们送药上船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他们热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文革”期间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卫生路线”的背景下,于农牧渔第一线直接为群众服务的乡间卫生员(当时称“赤脚医生”)成为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新生事物。《渔港新医》带有这种时代的印痕,并成为彼时的代表作。把具体的“阿芳”肖像改为类型化的“新医”也是当时的普遍作法。但作者还是尽量按照艺术的规律,以较为坚实的油画写实技巧,在渔港繁忙热闹的气氛中。塑造了一位颇具生活真实气氛的女卫生员形象。她有力的双手和赤裸的脚,展现出渔家妇女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而充满稚气的脸也是显然具有渔家姑娘泼辣、热情、善良的特征。那条采色花边的处理,避免了概念化的造型,而增加了地方色彩,体现了女性爱美的天性。陈衍宁(1945-),生于广州市。1965年广州美院油画系毕业后,到广东省文艺创作室工作。1978年调入广东画院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赴美留学,1988年由美国奥克拉荷马市立大学艺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39、太湖鹅群 吴冠中 1974年 木板油彩 44×59.5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太湖鹅群》是吴冠中1974年在太湖渔船上的现场写生作品:画家以迅急跳荡的笔触描绘鹅群充满活力、富有节奏的场景,画面洋溢着鲜活的气息和生命活力。对此,画家自己有着深刻的阐释:“面对太湖鹅群,生命的白块在水上活蹦乱跳,我自己在荡漾的渔舟中写生,摇摇晃晃,湖山均在舞蹈中狂歌。心情激动,手忙脚乱,我竭力追捕白色的变幻,又须勾勒出鹅之神态,虽顾不得细节,却须牢牢把握银亮湖面上白块的聚散、碰撞、其间的抽象韵致。乌黑的渔舟是杠杆,是秤锤,压住了画面的平稳;红点更是点白成鹅的关键之笔,虽时间匆匆,实落笔千钧。画成,如一气攀登了海拔三千米的高峰,累极”。此作一经问世,便打动了无数观者的心灵,成为中国油画史上的重要作品。吴冠中(1919-),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40、你办事我放心 张华清 1976年 布面油画 155×185cm 私人收藏    这幅画是依据在上个世纪70年代广为熟知的一张历史照片而创作的。据说,在这张照片上,毛主席和他选定的接班人华国锋同志在他的书房里亲切交谈。我们不曾忘记,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但是,由于十年动乱所形成的思维惯性,以及动乱过后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迷茫心理,形成了一个特殊时期,即从1976年10月至1978年底,学界称之为“后文革”的历史时期,也被史学家评论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夜。以《你办事我放心》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里最有影响力的美术作品之一。据了解,以“你办事我放心”为主题内容,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美术作品,共有5幅,画种涉及到国画、版画和油画,它们分别是徐匡先生的版画、李延声先生的国画,张华清先生的油画,彭彬和靳尚谊先生合作的油画,谌北新和黄乃源先生合作的油画。张华清(1932-),生于山东省肥城市陆房乡牛家庄,1945年8月参加冀鲁豫一分区抗日宣传队,1950年进大学深造,1952年大学毕业,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助教。历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美术系主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油画学会主席等职。2000年荣获俄罗斯普希金文化勋章,同时被聘为俄罗斯国家美术学院荣誉教授。

20世纪中国油画回望(上)

    20世纪中国油画历程分为4个阶段:引进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36)、艰难坚守阶段(1937—1949)、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6)、自觉构建阶段(1977—2010)。

一、引进起步(20世纪初—1936)

在20世纪初期,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澎湃浪潮,在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中国留学生走出国门学习油画的高潮,从而彻底改变了此前由外籍传教士和职业画家单向输入的模式。对于西方文化强烈的求知,使得他们对于油画的学习与研究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引进。油画传入中国后立即参与社会的文化启蒙。作为外来的艺术形式,它给中国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提供新的美感的同时,推动了中国人的思维变革与社会进步。

1900年 庚子

李铁夫在英国阿灵顿美术学校学习绘画。

冯钢百在墨西哥工读习画。

李叔同在上海福州路杨柳楼台旧址,与沪上书画家组织“上海书画公会”,每周出《书画公会报》一张。

1901年 辛丑 清光绪27年

清廷与英、法、德、美、俄、意、奥、日、荷、西、比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清廷在西安发布“变法”谕,提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清末“新政”由此开端。各省选派留学生出洋留学,学成归来则赏给进士、举人出身。清廷下“兴学诏”,各省书院改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设中学堂,各州县设小学堂。

常玉、郭柏川、倪贻德生。

1902年 壬寅 清光绪28年

慈禧太后自西安返回北京。京师大学堂停办两年后,于1902年12月17日开学。管学大臣张百熙奏定学堂章程,师范学校分为师范馆(高等师范学堂)和师范学堂(中等师范学堂)。直隶、江苏、江西、福建、湖南等省设立师范学堂,师范学堂各年级设有修身、教育、读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理化、博物、习字、图画、体操课。中学每周图画课二学时。

司徒乔、廖继春生。

1903年 癸卯 清光绪29年

清廷制订学堂章程,后称“癸卯学制”,自此以后,图画成为中小学堂必修课。高等小学堂一年级每周排图画课三堂,二年级每周四堂,三年级每周五堂。后改订为各年级每周均为二堂。

甘肃高等学堂由原文高等学堂改制开办,设有图画课。

上海流行照相背景画,多为英国、日本进口,每幅索价银三十两。中国画家张聿光等人开始仿作。

吴大羽、林文铮、周碧初生。

1904年 甲辰 清光绪30年

李铁夫在美国从事油画创作,结识孙中山,经孙中山介绍加入革命组织兴中会

康有为由香港出发赴欧洲,参观各国宫苑、博物院、画院.。在参观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之后,他提出“吾国画肤浅,远不如之,此事亦当变法”。

李毅士出国赴日,于1905年由日本往英国留学。

常书鸿、许幸之、蔡威廉生。

1905年 乙巳 清光绪31年

黄辅周于是年秋季进入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画,他是最早进入东京美术学校的中国留学生。

冯钢百在墨西哥国立美术学院学习。

李叔同于是年八月赴日本留学,到日本后,在《醒狮》杂志发表《图画修得法》、《水彩画法说略》。

余本、吕斯百、唐一禾生。

1906年 丙午 清光绪32年

设于江宁(南京)的两江师范学堂和设于保定的直隶师范学堂,仿照日本东京高师学制开设图画手工选科班,具有举人、贡生、秀才、监生资格者方可报考。第一年为预科,各课通习,第二三年以图画、手工课为主课。两江师范学堂聘请日人亘理宽之助、盐见竞为图画教师,图画课包括自在画(素描、水彩、油画、图案)、用器画(几何制图)及附加的毛笔画。

香港举办美术赛会,陈展作品除各种工艺品外,有油画、中国画等。

李岸(李叔同)在东京参加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