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棕头鸦雀<黄藤鸟>

棕头鸦雀

棕头鸦雀是雀形目莺鹛科棕头鸦雀属鸟类, 又称粉红鹦嘴、黄滕、红头仔。体色整体呈棕粉褐色。头部粉褐色,头顶和飞羽棕红色,背、翼上覆羽和腰部棕褐色,尾暗褐色,颏、喉和胸部粉棕色且具细的暗棕色纵纹,腹部及尾下覆羽灰褐色;虹膜深褐色;嘴粗短,灰褐色而尖端色浅;脚棕褐色或铅褐色。 雌雄同型。

棕头鸦雀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朝鲜、越南北部和缅甸东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以及西南部分地区,包括台湾。栖息于中、低山阔叶林和混交林林缘灌丛或山顶灌丛,也见于公园、苗圃和农田。 成对或者成小群、秋冬季节集大群活动。以各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也吃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繁殖期为4-8月,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为13-14天。

棕头鸦雀是比较常见而数量又多的一种小形鸟类,因食物中害虫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益鸟。又因体小活泼,喜结群,捕捉也比较容易,可作为笼养对象,目前一些动物园已笼养展览。 [15]属于中国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至后颈有时直到上背均为红棕色或棕色,头顶羽色稍深,眼先、颊、耳羽和夹侧棕栗色或暗灰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棕褐色或橄榄褐色,有的微沾灰、呈橄榄灰褐色。尾羽暗褐色,基部外翈羽缘橄榄褐色或稍沾橄榄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多为橄榄褐色具隐约可见的暗色横斑。两翅覆羽棕红色或与背相似,飞羽多为褐色或暗褐色,除小覆羽和第一枚飞羽外,其余各羽外翈均缀有深淡不一的栗色或栗红色,往先端逐渐变淡,内翈羽缘淡棕色或淡玫瑰棕色。颏、喉、胸粉红棕色或淡棕色具细微的暗红棕色纵纹,腹、两胁和尾下覆羽橄榄褐色或灰褐色,腹中部淡棕黄色或棕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脚铅褐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000米的中低山阔叶林和混交林林缘灌丛地带,也栖息于疏林草坡、竹丛、矮树丛和高草丛中,冬季多下到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地边灌丛、果园、庭院、苗圃和芦苇沼泽中活动,甚至出现于城镇公园,一般不进入茂密的大森林内。

生活习性

主要以甲虫、象甲、松毛虫卵、蝽象、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等。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秋冬季节有时也集成20或30多只乃至更大的群。性活泼而大胆,不甚怕人,常在灌木或小树枝叶间攀缘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一般都短距离低空飞翔,不做长距离飞行。常边飞边叫或边跳边叫,鸣声低沉而急速,较为嘈杂,其声似‘dz-dz-dz-dzek…’。

分布范围

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朝鲜、越南北部和缅甸东北部。

棕头鸦雀在中国分布较广,遍布于中国东部、中部和长江以南各省,北至黑龙江南部、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一直往南到广东、香港、广西、浙江、福建和台湾,往西到甘肃南部、四川、贵州和云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4-8月。在贵州4月19日即见有已产卵的巢,4月27日即见有已孵出的雏鸟,而7月23日和7月29日仍见有正产卵的巢,或许1年繁殖2-3窝。在北方繁殖期稍晚,多在5-7月,1年繁殖1窝。通常营巢于灌木或竹丛上,也在茶树、柑桔等小树上营巢,巢距地在0.4-1.5米。巢呈杯状,主要用草茎、草叶、竹叶、树叶、须根、树皮等材料构成,外面常常还敷以苔藓和蛛网,内垫有细草茎、棕丝和须根,有时还垫有羊毛、猪毛和鸟类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6-10厘米,内径4-6厘米,巢高6-9厘米,巢深3.5-7厘米。每窝产卵通常4-5枚,有时少至3枚。卵白色或淡蓝色或亮蓝色或蓝绿色或粉绿色、光滑无斑,卵为卵圆形、长卵圆形或阔卵圆形。

保护现状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棕头鸦雀主要分布于中国,种群数量较丰富。 [3]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3年3月,棕头鸦雀现身翔安区西滨村。它的身影被观鸟爱好者捕捉到,经厦门市观鸟协会确认,成为厦门市记录到的第438种鸟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