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其中的一首《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水间”的“间”字的读音,很多人读作四声,最近听到有老师也读作一声。一字之音异,往往意味着意思的改变,“间”字究竟怎么读?看来确实值得深究一番。
先来说说“间”字读四声,怎么理解?
“间”,jiàn《现代汉语字典》和《故训汇纂》中解释为:隔也,隙也;
这也就是说“盈盈一水间”的意思是指“清澈的河汉之水阻隔了牛郎和织女。”联系上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这样的意思似乎也通。中学课本中将“盈盈”解释为“清澈的样子”,更印证了这种说法。
可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一声“间”的老师就错了吗?其实也未必。
在北大中文系的老先生袁行霈写的《好诗不厌百回读》中,袁老质疑“盈盈”的解释,“盈盈”解释为“水清且浅”不妥。“盈”本义为“满溢”的意思,若形容水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这句诗中“盈盈一水间”和后句“脉脉不得语”连起来解释,更合理。老先生认为“盈盈”指的是“端丽貌”,应该是形容女子的容貌,“盈盈”和“脉脉”都是刻画女子的形象。这句诗解释为“织女仪容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牛郎织女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显然,先生把“间”字解释为“之间”,应该读作一声。
袁行霈列举了《古诗十九首》中李善注,《广雅》曰“嬴”,容也。盈与嬴同,古字通。且汉乐府《陌上桑》中有“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同样说明“盈盈”的意思。《文选》六臣注中:“盈盈端丽貌,脉脉自矜持貌,喻端丽之女在一水之间而自矜持不得交”。这说明“盈盈”有“端丽貌”之意在汉乐府中就有出现。此外,“盈盈”作端丽貌,在唐诗中也有,如:
独盈盈兮一水间,空望望兮三秋日。(全唐文)
漠漠暝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湘云。(唐 牟融《题陈侯竹亭》)
孤证不足,为了弄清楚“间”字在这句诗中到底读一声,还是读四声比较好,还需要一些别的语料。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盈盈”怎么解释?其次,还要弄清楚“一水间”中“间”字如何理解?
第一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在《故训汇纂》中,关于“盈”字的解释有多达56项,但是没有一个义项与“清澈”相关,但是在《汉语大词典》中“盈盈”解释为“清澈貌,晶莹貌”,却有四个例子,如:
唐 白居易《除官赴阙留赠微之》诗:“两乡默默心相别,一水盈盈路不通。”
宋 张先《临江仙》词:“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
元 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二摺:“泪盈盈遗嘱自嗟咨,意迟迟怀恨漫寻思。”
清 吴甡《感怀》诗:“盈盈星与汉,咫尺犹相望,况复万里远,音书岁月长。”
此外,在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中有:“盈盈一水,青鸟难通。”
仔细审视这些例句,我们可以发现,“盈盈”作“清澈”义最早出现在唐代,(如果有人发现更早的用例,欢迎探讨。)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这个义项出现得更早,词汇是处于不断演变的,“盈盈”作“清澈”义也许是受了其本义“满而溢”的影响,演变而来。可是汉乐府产生的年代较早,又来源于民间,语言的使用范围较广,这种“清澈”义在当时究竟有没有普遍使用,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因此,将“盈盈”解释为“清澈”,据此来确定“间”的读音,与诗歌产生的时代不符,有所不妥。
第二个问题“一水间”中“间”字怎么读?
“一水间”在很多诗句中出现,如:
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唐 温庭筠《偶游》)
京口瓜洲一水间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片云遥相望,脉脉一水间。(宋 于石《有所思》)
朱斗欲阑干。盈盈一水间。(宋 胡铨 《菩萨蛮》)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水间”已成为一个固定的短语,有人认为这个短语最早来源于《古诗十九首》,唐以后,诗人更讲究格律和入韵,很多学者研究表明在句尾的“间”根据格律和诗意,都应该读作一声。
综上可以看到,“盈盈一水间”中“盈盈”在唐人的注释中解释为“端丽貌”,且类似的用例较多,因此,解释为“端丽貌”更妥当。
到唐代以后,“盈盈”逐渐出现“清澈”义,多与泪水,或者河水连用。“盈盈一水间”之所以将其中的“间”字读作四声,很有可能是受到词义的反向理解。唐代人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会用自己的理解来理解汉乐府,认为“盈盈一水间”就是指清澈的水阻隔了牛郎织女。可是如果我们将诗歌本身放在当时的语言背景下,也许解释为美丽的女子在一水之间更为恰当。
从后人引用诗句的用例来看,这两种解释都存在。我更倾向于读作一声,你呢?
至于“间”出现“间隔”的意思,按照“四声别义”的说法,通过语音的区别来区分一个词的词性,“间”读一声时,解释为“在……之间”,即有东西间隔开来,因此,读四声时,可以表示“间隔”之义。两个义项之间本身有联系。因此,会产生讹误。
语言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只要你愿意,你会从中窥探出很多信息,古代的,现代的,甚至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众说纷纭。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