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尔弗里德<耶利怎么写>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尔弗里德

耶利内克肖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004年10月,法兰克福书展,参观者在耶利内克作品前驻足观看

2002年12月,在杜塞尔多夫获得海涅诗歌奖

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瑞典科学院认为: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各种声部及反声部在作品中流淌着、互动着,并以独特的语言激情揭露了社会陈腐的思想语言的荒诞和胁迫之力。”瑞典科学院的发言人在宣布耶利内克为今年的文学奖获奖人之后说,评奖委员会在做出决定时,并没有考虑到她的女性身份,而是认为她以强烈的愤怒和激情批判了奥地利这个消费社会,批判了奥地利不敢正视过去的历史和现状。耶利内克的散文作品与戏剧作品一样独特。

从瑞典科学院公布的授奖原因可以看出,耶利内克几十年来的文学创作在思想上、语言上和文学手法上的创新得到了承认。这些创新意味着打破传统,冲出俗套,意味着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耶利内克因而也成为奥地利当代文坛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获得的赞扬与得到的抨击一样地多。耶利内克在德国的前任出版商对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反应是:“第一,是惊喜;第二,这是她应该得到的;第三,对奥地利人来说,是个惊吓――他们现在也要开始读她的作品了。”

耶利内克是德语区的当代著名作家,获得过几十个德语区最重要的文学奖和戏剧奖的奖项:1998年获得毕希纳文学奖;2002年,剧本《没关系》获得穆尔海姆戏剧家奖;2004年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她还获得了莱辛文艺批评奖,并因剧本《作品》再次获得穆尔海姆戏剧家奖。耶利内克将获奖和各种荣誉看得很淡,她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说,她隐约有个不妙的预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会给她带来很大的负担:“因为得诺贝尔文学奖我就会成为公众人物。如果我觉得受不了了,我就走开。”

1

与一切真正的艺术家一样,耶利内克心灵的成长过程也充满了艰难和挫折。而正是这种非同寻常的路程铸就了她独立的个性和超凡脱俗的价值观。1946年10月20日,耶利内克出生于奥地利东部施蒂利亚州阿尔卑斯山区的一个小镇穆尔茨楚斯拉格。小镇位于穆尔茨河谷,海拔近700米,风景秀丽。夏天是避暑胜地,冬天是滑雪的好地方,全镇人口目前不过12000人。不过耶利内克现在的生活已经与这个宁静的小镇没有什么关系了,她在慕尼黑和维也纳两座城市之间生活。

耶利内克的父亲弗里德里希・耶利内克具有犹太血统,是工程学博士和化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军工部门就职,因从事“服务于战争”的工作,而免遭纳粹政权的迫害。但在二战中,耶利内克这个斯拉夫――犹太家族共有46人被残害。艾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一直无法热爱奥地利,不断地批判奥地利政府逃避清算这段历史的行为,原因大概与此有关吧。母亲奥尔迦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十分富裕的家庭。上世纪50年代,父亲弗里德里希开始患上心理疾病,到了60年代,病症越发严重,最后只能在家中养病。1969年,弗里德里希完全精神失常,病故于一家精神病院。由于父亲的心理、精神状况每况愈下,直至不能正常工作,母亲奥尔迦依靠给一家公司当簿记员的收入担负起一家人的生活。奥尔迦的心气很高,她要让女儿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艾尔弗里德从小上的是一家天主教教会办的幼儿园,后来,又被送进了一所修道院小学。这类天主教色彩极强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极为严格,在修道院小学里,艾尔弗里德因好动被修女们送到儿童精神病院去检查,但检查的结果是,耶利内克的精神状况属于正常的孩子。童年的回忆对艾尔弗里德来说是黯淡而苦涩的,她曾经写过杂文《去上学就是走向死神》来表达她当时的心境。

母亲对女儿的未来做了种种美妙的设想,她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音乐小神童,小小的艾尔弗里德被母亲带去学习演奏钢琴、吉他、长笛、小提琴、中音提琴,学跳芭蕾。13岁时,她被维也纳音乐学院录取,学习管风琴,钢琴,竖笛和作曲。在音乐学院学习的同时,她并没有放松文化课的学习,并于1964年顺利地在一所公立文理中学通过了结业考试。而这一切是以耶利内克的心理健康为代价的――她经历了生命中第一次心理崩溃――这是一次十分痛苦的经历。她转学到维也纳大学,学习了几个学期的艺术史和戏剧学。1967年,她最终还是因精神状况不佳不得不在家中休学整整一年。一年里,她几乎完全与世隔绝。她的精神陷入了更大的痛苦,她开始了写作,因为她发现,写作对于她有一种疗治心理伤害的功效。她写了很多诗歌,发表在杂志上,并由一些小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部诗集《丽莎的影子》就完成于这个时期。她在这个时期的写作与德语区的其他作家不同,她遵循的是一个由奥地利作家在50年代组成的维也纳小组的书写方式,即将德语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小写,不分段落,有时也不加标点。而德语区的标准书写方式必须将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反叛精神。

父亲1969年去世后,耶利内克的精神状况慢慢恢复了正常。上世纪60年代末,欧洲的学生闹学潮,学生们声援越南革命,抗议越战,要求美国停止对越南的狂轰滥炸,要求改变欧洲社会的保守状况。在法国,学生们罢课、讲演、游行示威。德语区的学生们也积极参加了当时席卷全欧的学潮,但德语区的学潮带有明显的国别特征:学生们除了抗议越战之外,还要求社会肃清法西斯思想,要求政府等国家机构正视德国和奥地利的纳粹统治历史。耶利内克积极参与了左翼学生的活动,加入了一些学生政治团体,并居住在学生们自行组织的居住群体中。70年代早期,她在柏林和罗马短暂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回到维也纳。1974年她加入了奥地利共产党, 1991年退党。1974年,耶利内克与音乐家格特弗里德・徐恩斯贝格结婚。徐恩斯贝格曾经为德国著名导演法斯宾德的电影作曲。徐恩斯贝格居住在慕尼黑,那时他的职业是信息工程师。耶利内克婚后经常往返于慕尼黑和维也纳两座城市之间。

2

1971年耶利内克在维也纳音乐学院顺利通过管风琴演奏的结业考试。这个时期耶利内克认真研读了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从符号学角度对语言文学进行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并在杂文《无限的纯洁》中记录下她的思考。她认为在文学作品中,充斥着男人占主导意义的符号和各种象征,这些构成了文艺作品中的种种套话和陈词滥调,制造了大量的语言垃圾。耶利内克要用她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文学手法去颠覆占主导地位的男权主义。她接受的正规音乐教育使她的文学作品在主题的展开、语言节奏和韵律方面具有音乐作品的特点。耶利内克的文学主题是:男性对女性的性剥削、充斥在现代社会中的语言垃圾、对外国人的仇视、对历史罪责的逃避、历史和现实中的法西斯主义。很多人不喜欢她的作品,她的作品也多有争议,但是没有谁能够不拿她当回事。耶利内克的文学创作体裁多种多样,她写过诗歌、小说、戏剧、广播剧、音乐剧歌词等50多部作品,此外,她还翻译了不少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耶利内克的小说大多以奥地利的现实生活为题材,她的剧作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