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死猪投入黄浦江,让青岛人开始追问一个从前没那么在意的问题:青岛市全年生猪饲养量约400多万头,每年产生死猪约12万~20万头,这些死猪又如何处理呢?记者近日在莱西、即墨等多地农村采访,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唯一一个现代化的无害化家畜尸体处理流水线还在闲置,埋掉、丢掉、卖掉——是绝大多数散养猪夭折后的归宿。而这导致的,往往是环境污染、与人争地甚至病死猪上了餐桌。
死猪身后事该如何了?这不是一个如何对待猪的问题,而是一个怎样对待我们自己的环境与健康的问题。所幸,青岛正在迈出求变第一步。
探访
20万死猪的去向
莱西市沽河街道铁家庄村,算是当地一个养猪大村,猪肉涨价的几年间,因猪发财的可不止一家一户。但最近,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让很多腰包鼓起来的养殖户暗自捏了把汗。媒体都在说家畜尸体的科学处理方法,似乎离他们太遥远。
小猪埋了,大猪卖了
谈起这个话题时,村里养殖户老孙也有不愉快的回忆。老孙常常想起2011年。那一年,猪肉价格飙涨的同时,他们村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病死猪高潮。
“高热病。”他说,那一年,村里几乎所有养殖户都无一幸免,猪死掉一半的很平常。老孙家死得还算少,但也有一百多头,那年,他养了三百多头猪。
当年死掉的大多是50斤以下的小猪。对于这些死小猪的处理方式,老孙坦言,各家都不一样。有的就当垃圾扔了 ,有的找个地方埋了 。老孙选择的是第二种,在自家地里挖个坑,把猪给埋了。
但如果是超过一百斤的大猪,老孙坦言,养殖户们一般就不舍得这么埋了 ,一个是因为处理起来费时费事,一个是因为,大的死猪可以有更经济更省力的“出路”。
“都是在它快死但还没死之前就卖掉。”当地的市场价,这样的猪一斤能卖到一两块钱。如果不幸死了,也有人收,只是收的人越来越少,价格也会降一些,“最多一块钱一斤”老孙很坦白。
记者又前往即墨的几个村庄走访,发现许多养殖户处理家畜尸体的情形都和老孙他们差不多。
即墨市七级镇的康家庄村,不远处即是青岛市最大的生猪交易市场,村里养猪户老李向记者坦言,死掉的猪一般都是扔到垃圾堆里,“很多都是让狗给吃了”。
难得“善终”
青岛市畜牧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青岛市每年生猪的饲养量约为400多万头,按照3%~5%的平均死亡率计算,青岛市每年死猪的数量大约为12万~20万左右。而青岛的养殖户数有60%属于散户,他们的处理方式都跟老孙差不多:自行丢弃、埋掉或者卖掉。
实际上,根据2005年农业部发布的《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老孙等人的做法显然是不合法的。因为《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做好临时看管工作”。
对于家畜尸体的正确处理方式,则要“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按照青岛市畜牧局总畜牧师陆红的说法,这些死猪,目前主要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深埋,另一种是挖窖。
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问题。
深埋的死猪有可能会经雨水冲刷出来,还存在着污染地下水的风险。而挖窖,就是挖一个水泥窖,来存储死猪。这样虽然避免了深埋的弊端,但成本也更高。而且,“死猪腐烂之后,剩余物的处置也是个问题。”
农户们自行埋掉死猪,存在的问题更大。因为按规定,埋猪要埋到地下2米以下,很少有农户能耗费精力挖这么深的坑。浅埋尸体一旦受雨水冲刷或者被狗刨出地面,很有可能传播疾病。
而卖掉,这种处理法结果更可怕。因为很有可能死猪肉会最终走向餐桌。
尴尬
专业焚尸炉无猪下“肚”
其实,为了对家禽家畜尸体更好地进行无害化处理 ,青岛早在2005年就已经在莱西沽河街道兴建全市首个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厂。但六七年过去了,到目前为止,只有家禽的尸体处理设备在运转。
3月15日,记者来到了这座至今仍是全市唯一的处理厂,刚一走近这个厂就能闻到一股腻人的鸡香,就像家里煮鸡的味道,只不过这股味道更加浓烈。
车间里,这条流水线正在运转。死鸡先是通过运输的小车投到一个巨大的罐中 ,在此之前,封闭的运输车把鸡运送来时都会登记这些鸡的来源、处理方式以及残留物流向。
在与锅炉相连的罐里,进来的鸡会被高温煮烂。据工作人员介绍,罐里的温度可达到140摄氏度 。这个类似一个巨大高压锅的容器起到了高温杀菌的作用,并把鸡煮得烂透,蒸出的油会被再利用做生物柴油。
用死鸡身体打成的碎渣则会被烘干,然后装袋,成为有机肥。
死猪的处理流水线,流程和鸡大体一致。不同的是,这条流水线的容器显然更大,一次能处理30头猪。
但是,记者却发现,同一个厂里,同样一条能日处理三百多头死猪的流水线,却没运转过一次,甚至连控制流水线的电脑屏幕上的塑料包装,都还没有拆掉。这是怎么一回事?
说起原因,相关负责人表示,无害化处理死猪,一个是缺乏宣传,另外,收集、运送死猪也要耗费成本,很多养殖户不愿花费这个精力。
实际上,为了吸引养殖户把死猪交给正规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厂,青岛市政府早已出台了补贴政策:养殖户每头死猪将得到80元补贴,不论猪的大小重量。
但据部分农户反映,有时候这个补贴拿不到手;拿到手的显然也觉得没有吸引力。“一头200斤的病猪至少卖200块钱,交给政府才得80块,我不干。”铁家庄村的老孙告诉记者,只有不够一百斤的小猪,他才“愿意卖给政府”。
讲述
病死猪产业链未消失
民间早已存在一条收、卖、加工死猪产业链,为老孙这样的养殖户处理病死猪提供了便利,也使得规范的死猪回收十分艰难。虽然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打击下,这种非法的生意已比前些年衰落了不少,但至今并未绝迹。2012年,仅在莱西市,就查获了 21起非法经营病死畜禽的案件。
死猪每斤1元,病猪2元
收猪人老马就是这条产业链上的一环。
每天下午四点,老马准时出现在即墨市七级镇的生猪批发市场。在这个青岛市最大的生猪交易市场里,他干的活是去下边的养猪场收猪,然后拉到这里来卖。这个市场,每天下午四点开市,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大多数交易。
记者询问了十多名收猪人,只有老马还敢收死猪。
“不到一百斤的,看大小,一头也就是一二十块钱。”老马说,要是一百斤以上,就可以按照重量卖了 ,“一斤一块钱”。而如果是活着送过来的病猪,价格能卖到两元一斤。因此大多数养殖户 ,都是在猪死之前就将其卖掉,这样挣得多一些。”
老马告诉记者,这几年青岛市查得特别严,原来收死猪的大多数都已经不干了 。“找不着地方卖了 ,现在的黑屠宰厂越来越少。”但他向记者保证,自己“有渠道”,收死猪绝对没问题 。
“现在只能晚上交易,下半夜两三点左右。”老马说,“你们卖死猪的得拉到这里,我们在这里接货。”在老马看来,只有晚上交易比较安全,白天路上有查的。“白天得用厢式货车拉,这样外边看不见。”但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猪很快就有味儿了 。”
至于老马把死猪卖到什么地方,他不肯透露。
杀死猪抓到要判刑
猪肉批发商老王告诉记者,死猪一般都卖给了非法的屠宰厂。“死猪肉大多卖给了做火腿肠的,也有一些当成好肉卖出去了 。”
老王以前是杀猪的,干了快三十年了 。他告诉记者,在这个生猪批发市场附近,曾经就有好几家杀死猪和病猪的。“但现在抓得紧了 ,都不干了 。”老王说,附近的蓝村镇曾经有三家杀死猪的,在当地非常有名。“去年就不干了 ,现在被抓了要判刑,很少有人愿意干。”
老王说,退回三年前,这个地方收、杀病死猪的现象,并不少见。“一头小死猪买过来才十块二十块,杀了之后,一斤肉能卖到四五块钱。”如果是送过来还活着的病猪,杀死则按照正常猪肉的价格卖。
“死猪杀出来的肉,淤血排不出去,就发黑发紫。”老王很在行,“而活着送过来的病猪,杀了和正常猪肉差不多,外人根本分不出来。”
“这些杀死猪的地方都十分隐蔽,不是熟人,人家根本不会告诉你。”老王说。
去年莱西查了21起
莱西市畜牧局副局长迟华庆对此也颇为头疼。去年一年,莱西市发生了 21起非法经营病死畜禽的案件,虽然与往年相比,数量已经下降很多了 。
在迟华庆看来,“暴利”是该类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源。他举例说,病死牛卖3元一斤,而等杀完煮熟后,这样的熟牛肉则按市场价卖,高达40~50元一斤。
屠宰病死猪也是如此,1元一斤买来的病死猪,宰杀后按照正常猪肉卖,有可能卖到10多元一斤。
而违法者所需的工具却十分简单而廉价,用迟华庆的话说,“租上两间房子,准备点杀牲畜的工具,支上一口锅,干就行了 。”
这些非法屠宰的场所大多十分隐蔽,迟华庆的村里就曾有一处宰杀病死动物的场所。虽然就在自己村里,但迟华庆也直到被人举报后才发现。“那个地方就在我们村树林里的一处房子内,平常根本不会有人走到那里去。”
而曾被媒体曝光的胶州铺集镇一处宰杀病死猪的场所,就在公路附近的一处破旧院落内,周围都是农田,如果不是特意到这里来,根本很难发现。在被媒体曝光后,这一场所才被查处。
“这些人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迟华庆说,从事这一行业的大多不是本地人,查处一次之后,他们很快就去别的地方另行开张。即使查到此类案件,一般情况下也只是处以罚款,“一般为货值的5倍以上。”
而且,这一类案件的处理 ,往往需要公安、卫生、工商、质检甚至商务等多个部门的合作 ,有时难免被动。
至于病死猪肉的去向,迟华庆告诉记者,大多流向了地下小作坊做成熟食。
还有的死猪肉,也会煮熟后当成熟牛肉卖。“加点牛肉香精,就有牛肉味了 。”一位猪贩子告诉记者,在业内,这种做法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他从来都不去市场上买熟牛肉。
在青岛市食安办公布的一起案件中,即墨蓝村王某屠宰的400多头病死猪,甚至卖给了位于台东的南山批发市场内一商户。
出路
提高补贴价格把死猪“卖”给政府
一边是养殖户随意扔埋甚至出售死猪,一边却是全市唯一一条现代化的无害化家畜处理流水线闲置,这个矛盾不解决,市民的食品安全和生存环境都有可能遭到威胁。庆幸的是,青岛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在探索相关政策的实施,其中包括“病死动物回收补偿机制”、“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机制”等。
“猪保险”只覆盖种猪
如何让养殖户把死猪交给政府而不是非法屠宰厂呢?
老孙想了个办法——除了政府提高补贴、严格查处之外,还应推广病死猪保险。在他的构想中,在一开始买小猪时,养殖户为每头猪都买一个病死猪保险,如果猪后来确实是得病而死,再根据市场价格以及猪的重量给予养殖户一定的补偿,而猪的尸体也无偿交由政府进行无害化处理。
“就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老孙说,如果政府给的钱多,就卖给政府,政府给的钱少,就卖给个人。
记者查询得知,其实早在2007年,青岛就推出了有关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的实施尝试。“方案”规定,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保费标准为每头60元,保险金额为每头1000元。保费由政府和投保养殖户共同承担。但是,这个保险政策只能惠及能繁母猪,一般的肉猪或者小猪并不在保险范围内。
“家畜养殖不可控因素也多,所以一般的商业保险都不愿做这块儿。”老孙说,他就曾询问过保险公司想给家里的大小猪投上保,但在青岛还没有针对猪的商业保险。
政府收购价有望提高
实际上,青岛市畜牧局也在计划收购养殖户手中的病死猪,而且把范围扩大到了其他病死动物。在陆红的官方话语体系中,是“病死动物回收补偿机制”。这个机制是指,养殖户把病死动物交给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由监督站把病死猪交给无害化处理厂进行处置,政府则根据病死动物的重量及市场价格,给予补偿。
说白了,就是让养殖户把死猪卖给政府,而且所得的收入和卖给非法屠宰厂的收入差不多,甚至卖给政府所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