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这5位最高科技奖得主都曾是西南联大里的热血青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3位>

这5位最高科技奖得主都曾是西南联大里的热血青年

这5位最高科技奖得主都曾是西南联大里的热血青年

封面新闻 2018-01-19 13:20 32875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代睿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是清华大学校歌的一句歌词,也是电影《无问西东》的名字出处。

因为这部电影,一个已停办七十余年,站在历史深处的西南联大,又一次震住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有人说,当那些在课本上读到的大师,突然出现在大银幕上,真有些“猝不及防”。也真的不敢奢望,拥有像西南联大学子那般的“待遇”——国文老师是沈从文,数论老师是华罗庚,英文老师是李赋宁,哲学老师是冯友兰……

81年前,1937年11月1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建的长沙临时大学开学。这一天,也由此成为西南联大的校庆日。但此后,因长沙连遭日机轰炸,这所成立仅两个余月的临时大学于1938年2月西迁昆明,并改名西南联合大学。如果按照这个时间算,下个月,就将是西南联大80岁的生日。西南联大办了8年。直到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归。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昆明,成为现在的云南师范。

有一个问题,至今常被人提及——为什么在中国人民抗战最艰困的年代,只办了8年的西南联大,却被人惦念了整整80年?

而另一个问题是,因为历史久远,当下许多大家,却少有人知道他们与西南联大的特殊关联。比如,2000年度至2017年度,那29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至少有5位出自西南联大,还有多位与这所学校有着特殊渊源。

如果,西南联大是历史长河中掀起的民族自救的巨浪,那这些闪光的名字就是一朵朵挺立潮头、撑起民族脊梁的浪花。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人黄昆,1942年考入西南联大,攻读理论物理硕士。那年,他23岁。

2003年度获奖人刘东生,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南开学籍)地质地理气象系,后又旁听生物系课程。那年,他25岁。

2005年度获奖人叶笃正,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那年,他24岁。

2007年度获奖人吴征镒,1940年进入西南联大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那年,他也是24岁。

2012年度获奖人郑哲敏,1943年进入西南联大,那年他只有19岁……

2001年度获奖人黄昆

曾是西南联大“三剑客”之一

如果2001年度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昆先生活到现在,他已是百岁老人。

2005年,86岁的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当时,他依然担任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教授。

在他告别的那个夏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赶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老先生最后一程……

十三年前,北大物理系师生送给先生的那副对联,现在每逢缅怀的日子,依然被人记起——

渡重洋,迎朝晖,心系祖国,傲视功名富贵如草芥;

攀高峰,历磨难,志兴华夏,欣闻徒子徒孙尽栋梁。

黄昆生于1919年的北京,那是一个属于“五四”的特殊年份。从小好学,成绩优异,高中三年始终全班第一,都是史料对他的记载。

1937年,18岁的他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1941年获学士学位的他,和西南联大的名字紧紧联在了一起。

那一年,只有22岁的黄昆,在昆明成为西南联大物理系助教。1年后,23岁的他,考上了这所大学的理论物理研究生,他的导师便是大名鼎鼎的吴大猷。除了黄昆,吴大猷还有诸多名满天下的弟子,比如李政道,比如杨振宁。

在西南联大,黄昆、杨振宁、张守廉同住一间宿舍,因三人经常展开辩论,而获得了“三剑客”的美誉。杨振宁曾回忆说,与黄昆和张守廉的辩论,以及自己做教授后的多年经验,都告诉我: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真正学习的机会。

1945年,26岁的黄昆远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攻读博士,并成为固体物理学家、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莫特的学生。黄昆也是二战后,莫特招收的第一位博士。

从此,他开始了学贯中西的大师之路。

2003年度获奖人刘东生

曾辗转赴昆明进入西南联大

刘东生,2003年度获奖人。这位出生于1917年的地球环境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他因平息170多年来关于黄土成因的争论,而蜚声世界。

刘东生和西南联大的缘分,是曲折的。

1937年,20岁的刘东生从南开中学毕业,并被保送南开大学。但1937年南开在战火中被炸,刘东生未能随师生南迁,而被困在了天津的租界。之后,他还曾到江西的小学教书度日。

有一天,他得知长沙成立了北大、清华、南开联合的临时大学,并得知即将迁校昆明,他喜出望外,立即辗转前往昆明。

虽然迎接他的只是西南联大的茅草屋,但他看到的却是一片广阔的知识的天地。在昆明,他和同学租住在一起,白天一同到学校上课,晚上一起学习、讨论。

1941年,刘东生毕业前一年,他完成了昆明西北武定和禄劝两县大比例尺地质图,同时采集到了大量泥盆纪鱼类化石。《云南武定—禄劝间地质》,也成为了他的毕业论文。

1942年,25岁的他从西南联大毕业。但因胃病,他未能立即参加地质工作。1945年底,他进入地质调查所,师从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从此进入地质研究领域。

2005年度获奖人叶笃正

曾建言总理总结西南联大教育思想

2005年度获奖人叶笃正,是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

祖籍安徽,生于天津的他,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那年他19岁。也是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在民族危亡时刻,爱国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当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校6000余爱国学生涌上街头,参加抗日救国请愿。叶笃正便是其中一员。

当年,这位热血青年所喜爱的是物理。直到两年后,他在学校的乒乓球台边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钱三强劝说下,他才放弃物理,选择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0年,叶笃正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并考入当时已内迁的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

这位大家对西南联大的热爱,贯穿了自己的一生。2011年,95岁的叶笃正曾在北京医院的病房里,与温家宝总理谈心。温家宝当时说,“我昨天还在仔细看了您的著作,您在学术研究中把气候、地球、物理和人文都联系起来了。”作为科学家的叶老,就全球气候变化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还以教育家的身份向总理建议,把西南联大的教育思想好好总结。

2007年度获奖人吴征镒

从北京到昆明见证西南联大诞生

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活字典”的吴征镒,从小就喜爱植物。他8岁入家塾,熟读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1933年,17岁的他从江苏扬州中学考入清华。

在清华,他受到了“通才教育”,曾得教于名师朱自清等人。专修植物学后,又得中国植物生理学开拓者李继侗、植物分类学家吴韫珍的指导。

1937年,吴征镒从清华生物系毕业并留校任教。之后,他从北京到昆明,见证了西南联大的诞生。1938年开始,他倾心整理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等人从国外带回的植物标本照片,这项工作持续了十年。

1940年,24岁的他开始在西南联大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生物系植物形态学教授张景钺。

2013年,吴老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以他定名和参与定名的1766个植物类群却是他一生治学的最好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吴家被誉为“四人杰”的兄弟——吴征铸、吴征鉴、吴征铠、吴征镒。除了吴征铸是著名学者、剧作家,吴征鉴、吴征铠、吴征镒三人都是科学家。其中,吴征鉴是著名医学寄生虫专家,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吴征铠是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核科学家。

2012年度获奖人郑哲敏

曾以理工科第一考入西南联大电机系

郑哲敏,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今年94岁的他,是2012年度获奖人。

他生于济南,在此读完小学后进入中学。但他和西南联大结缘,却在四川。1937年,正值郑哲敏初二,抗战全面爆发。之后,13岁的他从山东前往四川求学。

他先后进成都建国中学、华阳县中学和金堂铭贤中学学习。他学习刻苦,乐于为大家做事,曾管过伙食,办过话剧团和英文社,对物理和英文有深厚兴趣,各科学习成绩优异。

1943年,19岁的他以理工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

1946年,抗战胜利后,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北归。因为从美国归来的钱伟长,郑哲敏的命运轨迹发生了改变。他曾回忆说,在钱伟长的课上,尚在读大四的他首次接触到了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老师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第二年,郑哲敏从清华毕业,获得工程学学士,并留校担任钱伟长的助教。

1947年底1948年初,经清华到全国的四级选拔,郑哲敏成为唯一一位“国际扶轮社国际奖学金”获得者。

当年仅二十多岁的他,坚信应用力学对国家工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于是提出以应用力学为专修学科,同时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列为拟入学校。他的决定,得到了校长梅贻琦及钱伟长等人的推荐。

1948年,他入学加州理工,之后获得硕士学位。再之后,他成为了钱学森的博士。

师昌绪、吴文俊、吴良镛

和西南联大有着特殊渊源

2010年度获奖人师昌绪,被誉为“我国材料科学之父”。他曾被保送到西南联大,但因凑不到路费,不得已就近报考西北工学院。

2000年度获奖人吴文俊,虽不是西南联大学生,但这位数学大家的导师却是在西南联大授过课的陈省身。而且,当年带他去拜访陈先生的,正是西南联大的同学。

在电影《无问东西》中,有一段讲西南联大修建校舍。因为没钱,只能修建茅草屋。这些国难之下的“茅草学堂”,由林徽因、梁思成夫妇设计建造。据说,林徽因曾一边修改设计方案一边流泪。2011年度最高科技奖得主吴良镛与林、梁二位大家渊源深厚。他曾在抗战胜利后,协助梁思成创办清华建筑工程学系。建系之初,因梁思成在美讲学,只有他和林徽因老师二人执教。

如今,获得最高科技奖的这些老先生,有多位已永远离开我们。但历史的笔一定会留下注解——七十年余年前,他们都曾是西南联大里,心系家国天下的热血青年。(图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