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抟土为器<山东博物馆黑陶杯>

抟土为器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历年曾对济南长清仙人台、东营广饶南河崖、新泰郭家泉等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批夏商周时期的陶器。我们将以这些典型遗址出土的陶器为例,分两期为观众介绍夏商周时期山东地区陶器的特征。上期已介绍夏(岳石文化)、商代陶器,本期将介绍西周、东周陶器。

  

一、西周陶器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西周时期陶器主要来自济南长清仙人台遗址和东营广饶南河崖遗址。这一时期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另有少量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常见器形有鬲、豆、罐等。陶器装饰以纹理较粗的绳纹为主,此外还有弦纹、篦纹和三角纹等。

 

(一)济南长清仙人台遗址

 

仙人台遗址位于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南的五峰山之阳。1995年3月至5月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共计610平方米,发掘出一处西周早期小型聚落,而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周代邿国王室贵族墓地,共发现墓葬6座。随葬品非常丰富,出土青铜器、玉石器、骨角器、陶器等各类文物共计300余件(组)。该遗址被评为1995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 、仙人台遗址陶器特征

 

仙人台遗址随葬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陶器、铜器的形制及其组合上。每座墓葬都有陶器随葬,少者8件,多者17 件。陶色流行黑色和深褐色,浅灰色少见。器形有鼎、鬲、簋、豆和罐等,其中以素面鬲和簋较有特色。素面鬲作方唇、窄折沿、侈口、鼓腹、低裆;表面抹光,有的颈部饰一周凸棱纹。簋形豆作宽卷沿、深腹、喇叭形圈足;表面抹光,有的圈足上部饰一周凸棱纹。素面鬲在中原地区极少见,簋形豆在中原地区西周中期以后便已消失,为盂所取代。仙人台墓地仍流行簋和素面鬲,而不见盂。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鬲、豆、罐,或豆、罐,或鼎、鬲、豆、罐;除鼎、鬲外都成双成对,与中原地区或黄河下游周人墓的鬲、盂、豆、罐的组合显然不同。

仙人台周代邿国贵族墓地无论是在墓葬形制,还是在葬具、随葬品方面都具 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虽与中原地区的周代墓葬差别较大,但在黄河下游一带 山东境内的某些周代墓葬中却有一些反映。仙人台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探索邿国文化面貌以及其族属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

 

2、仙人台遗址陶器

 

 

陶鬲 (M3:3)

口径13.2  高10 厘米

炊器。夹砂黑陶。器形宽大于高,折沿,方唇,束颈,瘪裆,袋足较粗。肩部以下饰较细的绳纹。

 

 

陶罐 (M3:12)

口径10.4  腹径23.6  底径9.5  高14.2 厘米

盛器。泥质灰褐陶。折沿,圆唇,广折肩,斜腹略鼓,底内凹,肩以上饰弦纹。腹部有黄色彩绘痕迹,惜纹样已散漫不清。

 

 

陶豆 (M3:8)

高 8 .2  口径13.6 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尖唇,盘壁稍外斜,盘底下凹,柄较粗矮,喇叭形圈足。

 

 

陶豆 (M4:28)

口径16.4  底径11.2  高14.3 厘米

盛器。磨光灰陶。浅盘,圆唇,折壁略内束,细矮柄,柄中部有一突棱,喇叭形圈足。

 

 

陶鼎 (M5:3)

口径26.1  高22厘米

炊器。夹砂黑陶。深腹盆形,斜方唇,宽折沿,沿面下凹,鼓腹,三蹄形足,圜底。

 

 

陶鬲(M5:4)

口径16.8  高12.2 厘米

炊器。夹砂黑陶。斜方唇,束颈,腹微鼓,裆近平,三乳状足。

 

 

陶豆(M5:10)

口径17.8  底径13.1  高20.6  厘米

盛器。泥质黑陶。敞口,浅盘,柄较细,喇叭形高圈足。柄饰凸棱。

 

 

陶罐 (M5:12)

口径16.4  腹径25  高20.1  厘米

盛器。泥质黑陶。宽沿,直口,折肩,下腹斜收,平底内凹。

 

 

陶簋形豆 (M6:45)

口径20.6   足径14.6  高24.4  厘米

盛器。泥质灰褐陶。宽卷沿,圆鼓腹,高圈足。素面。

 

 

陶罐(M6:42)

口径9  底径7.6  高18  厘米

盛器。泥质磨光灰褐陶。卷沿,圆唇,敛口,鼓腹,小平底微凹。素面。

 

 

 

(二)东营广饶南河崖遗址

 

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被历代王朝奉为“国之大宝”。山东北部沿海现存大量商周时期制盐遗址,其中晚商至西周的盐业遗址群有五六个,遗址数量数百个。东营广饶南河崖遗址就是一处西周时期的盐业遗址群,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煮盐遗迹和大量陶盔形器。

南河崖遗址位于山东东营市广饶县广北农场一分场三队南河崖村,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2008年在此发掘,发现西周时期遗迹50余个,包括卤水坑、刮卤摊场、盐灶、淋卤坑等。遗址出土西周时期遗物较多,其中完整或可复原器及典型标本 800 件左右,种类有陶、石、骨、蚌器等,以陶器为大宗,另有大量贝壳和少量兽骨等。

 

1、南河崖遗址陶器特征

 

南河崖遗址的盔形器占出土陶器的绝大多数,编为小件和典型标本的共计500 余件,其他大小残片无以计数。其中少数为完整器 (近30件),多数为上半部、下半部或底部残段,断口大都较整齐。内壁多遗有较为坚硬的白色沉淀物薄层,部分外表底部经火烤呈红色或红褐色。该陶器的制法、形制、纹饰和大小基本一致。制法先以泥条盘筑,然后用手将内外抹平,再对口部慢轮修整,最后在外表施右旋绕身的绳索纹 (可知为口朝下制成)。形制多为折沿、侈口、鼓腹、圜底,少数为侈口略卷沿、斜腹、尖底。多为深腹罐形,极少为浅腹盆形。口部以下均饰粗绳索纹,部分沿下另有粗绳纹。整体形态较规整,但粗拙厚重。因器壁较厚,唇部往往有内外两层。

盔形器是一种煮盐器具——煎卤罐,其内壁的白色沉淀物应是煮盐时所遗留。这些煮盐的盔形器少见完整者,绝大多残碎,应与煮盐成功后砸器取盐有关。

 

 

 

盔形器线图

2、南河崖遗址陶器

 

 

 盔形器 (T0304Z2:2)

 

口径16.5-17  厚2-2.5  高23厘米

煮盐器。泥质褐陶。折沿,外圆唇,侈口,斜鼓腹,圜底。口部以下饰绳索纹。

 

 

盔形器

口径18.5  厚2-2.5  高25.5厘米

煮盐器。泥质褐陶。折沿,外尖圆唇,侈口,鼓腹,圜底。颈部素面,颈部以下饰绳索纹。

 

二、东周陶器

 

    东周以来,山东地区以齐、鲁两国力量最为强大。这两国陶器在组合、纹饰、形制等方面差别明显,带有各自鲜明的文化特征。山东大学博物馆藏东周陶器100余件,主要包括鼎、豆、盖豆、壶、舟、鬲、罐、盂等,多为郭家泉、周河遗址出土,也有部分征集或采集品。这些陶器中,平底盂和矮柄豆等属于鲁文化,圜底盂、高柄豆等属于齐文化;其中鲁文化陶器年代略早,齐文化陶器年代稍晚。

 

齐文化、鲁文化之陶豆、陶盂线图对比

 

 

(一)平阴周河遗址

 

周河遗址位于山东平阴县洪范池镇周河村北浪溪河支流的高台地上,1999年4~6月,山东大学等对周河遗址进行了发掘。周河遗址发现的东周遗存较为丰富,遗迹包括房址、灰坑、水井、墓葬等,其中6座墓都为春秋中、晚期中小型竖穴土坑墓。

 

1.周河遗址陶器特征

 

    周河遗址出土的遗物包括生产和生活用具,种类有陶器、骨器、蚌器、石器、海贝等,陶器组合为鬲、豆、簋、罐,或鬲、豆、盂、罐,或豆、盂,多为偶数组合,女性墓葬中出土陶纺轮。

    春秋中晚期,平阴一带地处齐鲁两国交界处。周河遗址东周遗存以鲁文化因素为主,墓葬所出陶豆和陶簋均是典型的鲁文化风格,灰坑和水井所出陶器也是典型鲁文化风格;另外还发现有典型的商式分裆陶鬲(M2),以及素面陶(M7、M10)等土著文化、商文化和周文化诸多因素融合现象,体现了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融合。但齐文化对该区域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如遗址中有的墓葬(M6)墓向朝东、设有壁龛和腰坑、遗迹随葬陶盂等,属于典型的齐文化风格;有的墓葬(M3)发现有典型的齐式陶器;还有的墓葬(M5、M6、M10)发现有齐、鲁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

    周河遗址东周遗存反映了春秋中晚期鲁文化、齐文化对该区域的交错控制和相互影响。此次发掘为研究东周时期齐国和鲁国的聚落布局、手工业技术与生活方式、文化构成、文化融合、疆域与文化变迁等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2.周河遗址陶器

 

 

陶鬲(M10:4)

口径17.5  高14厘米

炊器。泥质灰褐陶。侈口,尖唇,束颈,分裆,袋足。口内壁有一周浅凹槽,肩部饰两周浅凹弦纹。

 

 

陶鬲 (M7:3)

高11  口径15.1厘米

炊器。夹砂灰陶。侈口,尖唇,折沿,束颈,鼓腹,连裆,实足。器形不规整,制作粗糙。仅裆部和足部可见部分绳纹,足部留有不同方向刮抹的痕迹。

 

 

陶鬲(M2:4)

口径13  高10.2厘米

炊器。夹砂红陶。侈口,尖唇,束颈,腹部外斜,分裆,裆部较低,袋足。腹部和袋足饰粗绳纹,颈部绳纹被抹平。

 

 

陶豆(M5︰4)

 

口径15.8  圈足径9.3  高13.4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斜折腹,豆盘较浅,盘内折线不明显,圈足较高,呈喇叭状。器表磨光。豆柄部有两周凸棱,豆盘外壁饰一周凹弦纹。

 

 

陶豆(M10:2)

口径17.4  圈足径10.2  高13.1厘米

盛器。泥质黑陶。侈口,圆唇,弧腹,盘较深,圜底内收,喇叭状圈足。通体磨光。柄部有一周凸棱。

 

 

 

陶豆 (M2:2)

高11.7  口径13.7  圈足径10.8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侈口,圆唇,豆盘较浅,圜底,喇叭状圈足。

 

 

 

陶豆(M3:1)

口径14.2  圈足径10  高19.3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侈口,尖唇,盘外壁较直,斜折腹,豆盘较浅,圜底,细高豆柄,喇叭状圈足。通体磨光。豆柄中上部饰三周凹弦纹。

 

 

陶簋 (M5:2)

高17.6  口径18.6  底径13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大喇叭口,腹较深,内底有突起,当是制作过程中所遗留。腹饰凹弦纹一周,其余素面。器体制作非常粗糙,外腹部凹凸不平。

 

 

陶簋(M10:3)

口径19.7  底径13  高20.8厘米

盛器。泥质灰褐陶。宽折沿,腹部较细长,喇叭形圈足。沿内侧饰一周凹弦纹,柄部饰一周凸弦纹。

 

 

 陶罐(M5︰3)

 

口径9.1  底径6.7  高8.1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侈口,折沿,束颈,折肩,斜收腹,平底。通体磨光。肩部饰一周凹弦纹。

 

  

 

陶罐(M6︰4)

口径16.5  底径9  高21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外卷沿,束颈,圆鼓腹,圜底微凹。通体有打磨痕迹。

  

 

陶罐(M10:1)

口径11.7  底径8.4  高16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侈口,方唇,折沿,束颈,溜肩,折腹,底略内凹。腹部有一周凸棱。

 

 

陶罐(M2:5)

口径9.7  底径5.8  高10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夹细砂。侈口,圆唇,折肩,斜收腹,平底。素面。制作粗糙,形状不规整,表面不平整。

 

 

陶盂(M6:3)

口径19.9 底径7 高12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平卷沿,束颈,圆鼓腹斜内收,平底。颈部饰有一周粗凸弦纹。通体可见磨光痕迹。

 

 

陶盂 (M3:2)

高10.6  口径14.7  腹径17   底径11.4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圆唇,外卷沿,束颈,鼓腹,平底。腹上部有两周凸棱。

 

 

(二)新泰郭家泉东周墓地

 

    郭家泉东周墓地位于山东新泰市小协镇郭家泉村北柴坟河的北岸。1982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在此发掘,揭露了一批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的鲁国墓葬,随葬器物较为典型,演变序列清晰,丰富了鲁文化墓葬研究的考古学材料。

 

1、郭家泉遗址陶器特征

 

    郭家泉东周墓地发现墓葬共二十一座,出土的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有少量铜器。出土陶器141 件中有实用器约30件,余为明器。实用器一般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褐陶仅少量,个别为红陶;器形有鬲、盂、钵、豆、罐、尊等。明器一般为泥质灰陶,夹砂陶很少;火候很低,质软易碎,器形有鬲、盂、钵、豆、罐、尊和仿铜的陶礼器,其中部分礼器有彩绘。

    郭家泉东周墓地位于鲁国境内,为鲁人墓葬。与齐国墓葬相比,在随葬陶器方面有明显不同。日用陶器的组合,郭家泉为鬲、盂、豆、罐,而齐墓为鬲、钵、豆、罐。陶礼器也不尽相同,齐墓中的无底壶和仿铜陶舟、敦、盒不见于郭家泉墓地,也不见于其它地方的鲁国墓葬。由此可见,齐鲁文化之差异颇为明显。郭家泉东周墓地所提供的资料对研究山东东周墓,特别是鲁国的葬制、葬俗和墓葬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2、郭家泉遗址陶器

 

 

陶鬲(M1:1)

口径19.2  高17.7厘米

炊器。夹砂陶。薄方唇,窄折沿,筒形腹,低裆近平。饰绳纹。

 

 

 

 

陶鼎 (M11:3)

口径16  最大宽21.5   高18.2 厘米

炊器。子口,附耳,耳外侈,下部有折棱,矮蹄足。有盖,盖面隆起,周缘下垂有折棱,三矩形钮。

 

 

陶盂 (M10:5)

口径21.6   底径11.5  高13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沿面外斜,腹微鼓,口微侈,平底,内圜底。沿面二周、腹部一周饰细弦纹。

 

 

陶豆 (M1:5)

口径16  底径10.1  高12 厘米

盛器。泥质陶。浅盘,盘壁弧曲,柄中空,底平缓,喇叭形座。器形低矮。

 

 

陶盖豆 ( M11:2)

口径16.4  底径8.3  高23.4  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豆盘子口承盖,盖较高,盖缘下垂有折棱,圆钮,纽较小,柄中空,盘壁较直,喇叭形座。

 

 

 

陶罐(M20:3)

口径11.2  腹径15  底径6.5  高9.2 厘米

盛器。泥质褐胎灰皮陶。敞口,薄沿外翻,束颈,斜肩,扁腹,凹底。素面。

 

 

 

陶罍 (M11:1)

器身:口径 9.6   底径 10.3   腹径21   高18.6厘米

器盖:口径12.7   高4 厘米

盛器。泥质灰黄色陶。直口,方唇,矮领,圆肩,平底,有盖,盖较高,盖缘下垂,圆纽。

 

 

陶壶 (M10:2)

口径9.6  腹径 18.3  底径 11.2  高 25.8 厘米

盛器。泥质灰陶。颈较长,圆腹,圜底,圈足,有盖,盖隆起,三环纽。通体涂黄彩,腹部绘白色雷纹。

 

 

陶卮 (M10:14)

器身口径 10.2   最大宽14  器盖口径10.3  通高19.6 厘米

酒器。泥质灰陶。筒形腹,口微敞,三蹄足较高,单环耳,有盖,盖隆起尖顶。通体彩绘,口与底部各绘一周黄色横带,中间为黄白相间的竖行齿纹,盖与足部的纹饰脱落不清。

 

 

陶匜 (M10:7)

通长17.7  腹深6.8  口径13.2  底径6.7厘米

水器。泥质灰陶。流较短,向上斜,盂形腹,口下一道凹槽,平底,后部微扁。附环状虫形上鋬耳,虫头伸向沿内。

 

 

 

 

 

参考文献:

1、《长清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第9期。

2、《山东东营市南河崖西周煮盐遗址》,《考古》2010年第3期。

3、《山东平阴县周河遗址东周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8年第12期。

4、《山东新泰郭家泉东周墓》,《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