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从古城到茶马古道,看云南传统建筑里的“在地智慧”<云南的地理风貌特征>

从古城到茶马古道,看云南传统建筑里的“在地智慧”

从三江并流、“人神共居”的滇西北,到以茶马古道串连缅滇藏的滇西戍边;从纵横交错的多民族城、寨、村建筑组团和聚落的滇东南,到传统以冶炼铸造为业的滇东北;从深受傣族影响却又融合与差异并存的滇西南,再到依水而治、倚水而建、治水而生的昆明……由于少数民族长期聚居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云南的传统建筑与其所在社会文化相互关联着。

近期,展览“在·野:云南建筑传统研究展”在昆明当代美术馆举办。该展览以云南建筑学者的多元视角,呈现云南建筑传统中的“在地智慧”和“野性思维”。

1930年,朱启钤创办了以研究中国建筑营造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1938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梁思成、刘敦桢来到昆明,在昆明巡津街“止园“,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西南分队。同年10-11月,刘敦桢率刘志平、莫宗江、陈明达,对昆明市及其近郊区古建筑约五十余处进行了调查。11月刘敦桢率莫宗江、陈明达二人赴安宁、楚雄、大理一线进行古建考查,调查建筑物140处。中国营造学社在云南境内的调查与研究前所未有的表现出对西南建筑地方特征及民居建筑的关注,是中国建筑学者对云南传统建筑研究的开端。

昆明 杜天荣摄

营造学社手稿,梁思成,1934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由昆明当代美术馆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合作,通过与当代展陈方式的结合,呈现出云南建筑传统的独特魅力和对这种传统的多元探索,向观众呈现云南建筑传统的“在地智慧”和“野性思维”。据悉,该展览也是关于云南建筑的首个综合性展览,通过对中国几代建筑学者的长期研究成果的梳理,回溯其涵纳的独特社会文化制度。主办方希望籍此呈现关于云南建筑传统的特征、定义与差异。

展览现场,摄影 王策

展览现场,摄影 王策

策展人邓圆也在前言中写道,云南传统建筑的类型多样性,及其所配置和容纳的社会族群多样性,无法“平均”。“乡土建筑本具有‘匿名性’的特征,超过地表90%的土地上由匿名者建造着匿名的建筑。我一方面希望云南的乡土建筑‘不再匿名’,希望长期以来被主流学术研究和发表所忽略的云南传统聚落和乡土建筑,如今以一个具有整体观和纵深感的综合展览问世,将它珍贵的学术价值呈现给世人。但另一方面,我又希望它’继续匿名’,因其独特的工匠技艺、营造特征、文化习俗,一直在其原有的地理环境、生活空间和仪式行为中传承着,未受到过多的现代主义思潮之干预。”

展览现场,摄影 耿昊

展览现场,摄影 王策

在邓圆也看来,由于少数民族长期聚居和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强烈黏性的事实,云南建筑本身与其所在社会的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