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张爱玲的爱情悲剧《倾城之恋》,其中的“悲”从哪里可以得到体现<倾城之恋的女性主义>

张爱玲的爱情悲剧《倾城之恋》,其中的“悲”从哪里可以得到体现

《倾城之恋》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脆弱的感情,也包含了作者追求完美又冷静客观的爱情态度,且对男权社会受压迫的女性表达了不满。对《倾城之恋》进行深刻解读,挖掘其蕴含的内涵,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解读张爱玲的作品,也有助于唤醒读者正确的爱情观。

一、《倾城之恋》主人公的命运悲剧

白流苏本是旧时大户人家的女儿,却因为父母门当户对的要求饱受折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她毅然离婚之后也没能够过上向往中自由的日子,受到母亲的冷眼、哥嫂的压榨。在遇到范柳原之后,为了抓住这仅有的救命稻草,白流苏还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讨好范柳原,在倾城之战爆发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婚姻葬送了白流苏的爱情。在男权社会下,白流苏的家庭、婚姻、爱情都被染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二、《倾城之恋》中的悲剧爱情主义

(一) 爱情是现实而悲凉的

白流苏出生于旧式的大户人家,她也曾有一段门当户对的婚姻,但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丈夫对女性并没有足够的尊重,对白流苏动辄打骂,让她真正意识到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婚姻是多么失败,在这样的婚姻中想得到真正的爱情是多么奢侈。白流苏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她不想被封建婚姻所束缚,所以选择了离婚,离婚之后白流苏也没有得到解脱,无家可归的她只能回娘家,可是哥哥和嫂子已经将白流苏的财产占为己有,使她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就在这样关键的时候,范柳原出现在白流苏面前,成为她的救命稻草。

两人彼此心怀鬼胎,开始了漫长的爱情游戏,白流苏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范柳原身上,想获得经济实力带来的安全感,但由于经济地位不匹配,白流苏与范柳原在一起难免感到内心的屈辱。白流苏不是一心想要趋炎附势的女性,可现实的压力却不得不使她为了金钱做了范柳原的情妇。在《倾城之恋》中多次出现《诗经·卫风·击鼓》中的名句:“死生契阔,与子相悦”,表达出作者对忠贞爱情的向往。

但作者的目光是冷静的,在小说中多次嘲弄了理想化的婚姻,作者的目光又是现实的,她将婚姻描写成女性对男性经济上的依附。虽然作者给了小说一个看似完美的结局,但是张爱玲始终认为女性对婚姻最原始的动机是经济,只有经济才会勾起女性婚姻的冲动,而婚姻都是现实的,也是空洞的。在小说中,是一场倾城的战争才成就了二人的婚姻,而不是爱情,美满的结局中还是饱含了悲凉的意味。

(二) 爱情是求得婚姻的手段

白流苏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在物质条件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她开始用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做赌注,赌范柳原会不会爱上自己,她跟随范柳原去香港,赌范柳原是否能给自己未来。白流苏小心翼翼地生活,生怕失掉这根救命稻草,又怕不小心着了对方的道,她只想通过婚姻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整个过程让人感到无尽的悲凉。这份感情被冠上了“倾城之恋”的美名,却早已没有爱情的美好,这份婚姻里掺杂了太多的物质与经济上的利益,白流苏与自己的家庭决裂,失去了经济来源,但是并没有想要出去工作。

她深知自己没有经济来源会受到别人的白眼,却又不甘心做别人的情妇,她因为失去了经济地位而向往婚姻,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心讨好男人,白流苏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在与范柳原周旋的过程中患得患失,最终臣服于范柳原,对范柳原一心遵从,这种关系下,两人之间的爱情已经几乎消失殆尽,仅存的微弱的爱情也是白流苏求得婚姻的手段和赖以生存的工具。

(三) 爱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范柳原没有经历过婚姻,却对女性有着传统的审美观念,白流苏身上那种属于东方女性特有的温柔,让范柳原深深着迷,那种温柔蕴含中华民族传统三从四德等女则与女训,范柳原亦是凡人,迅速沦陷于白流苏的美貌与温柔,但他却不想对这份感情负责,只想着满足自身在男权社会下的地位和面子;白流苏已经不再期待完美的爱情,将对爱情的追求转换为对高水平生活的追求,至于彼此是否相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作者用冷淡、冷静甚至冷酷的视角描写爱情,将爱情的悲剧、矛盾、悲凉描绘得淋漓尽致。

使读者感同身受、震撼心灵。作者描写的白流苏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不断与范柳原纠缠、周旋,最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范柳原由于经济的原因,在整段感情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段合理的婚姻和一段完美的爱情并不能共存,男女在追求爱情方面真的存在较大的差距,爱情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三、《倾城之恋》爱情悲剧的体现

(一) 女性自身之间的争斗

在《倾城之恋》中,作者围绕白流苏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描写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妯娌叔嫂之间的关系,将人性中的自私、虚伪展现得恰到好处。女性在世俗的挤压下失掉了本质之中的善良、温柔,变得勾心斗角,这些被物欲、情欲支配的女人,对白流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她们对白流苏排挤、倾轧,使白流苏对人性、对爱情形成了畸形的价值观。小说中的三奶奶和四奶奶,争抢着家里管家的权利,不断地在斗争,有着很深的隔阂。

但是在驱逐白流苏的事情上,两人似乎有着姐妹般的默契。在知道白流苏无法与姓姜的相亲时,两人彼此之间仅通过表情就互相表达了幸灾乐祸的心理活动。而在白流苏破坏宝络与范柳原相亲时,三奶奶和四奶奶又表现出对白流苏的大力支持,这种微妙的女性关系以及女人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是对于女性的无奈与凄苦的深刻发掘。

(二) 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限制

1943年9月,正值国土沦陷时,张爱玲完成了小说《倾城之恋》,小说中也同样营造了亡国的压抑氛围。在战乱时期,白家家道中落,一家人为了仅有的家当勾心斗角,白流苏的哥哥作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自始至终对妹妹进行压榨,在将白流苏的家当挥霍一空之后,又对其冷嘲热讽,白流苏在家中体会不到任何亲情的温暖。在男权社会中,女性都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下,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维护着不合理的制度。

而白流苏却在封建社会的重压之下选择了抗争,她勇敢地选择了范柳原,并尽力地与范柳原纠缠,想为自己在这段感情中赢得主动权。可在男权主义的重压之下,白流苏与范柳原根本不在一个位置上,她想象的范柳原会回去找她根本不可能实现。范柳原的早年经历,使其一直以来以假面示人,没有真心,看尽世态炎凉。他受到男权社会的影响,在和白流苏的感情中一直处于主导者的地位,他希望女性在感情中处于弱者,对自己时时依赖;她想从女性那里寻求温暖,想要女性事事顺从。

他爱着白流苏,却不让流苏做他的妻子,只做情人,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主导地位,让白流苏所有的事情都依靠自己。直至香港沦陷才成全二人的婚姻,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仅仅是一刹那谅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白流苏的爱情悲剧来自于婚姻、家庭,更是来自于男权社会的制约,使她的婚姻仅仅能够维持和谐,而不是幸福美满。

(三) “博弈般”的爱情与婚姻

母亲的冷漠无情和兄嫂的欺压,使白流苏逐渐走向绝望的深渊,这时白流苏唯一的希望就是范柳原,只可惜范柳原并不想真心寻找妻子,他只是想找一个满足自己男权思想的女性。两个人彼此算计、各怀心机,怀着不单纯的目的,在这场恋爱与婚姻中博弈。白流苏想要找一个有钱的男人,保障自己的基本安全和物质生活;范柳原想要寻找的是精神上的契合者,他反复对白流苏说“我要你懂我”,可惜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精神层面一直都不同,但是二人却同样的自私,在目的没达到之前博弈还会一直继续,只是突如其来的战争快速地成就了这场婚姻,要不然这场博弈的结局将遥遥无期。

张爱玲通过描写白流苏的爱情,深刻地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女性自身的虚荣。女性的自由被婚姻彻底束缚,白流苏并不想被婚姻束缚,从而拒绝男权社会的婚姻制度,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但最终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倾城之恋》的结局看似圆满,但在当时的社会,女性受制于家庭与社会,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白流苏虽然逃离了家庭,却陷入了空城般的婚姻,成全这段婚姻的不是爱情,而是香港的陷落,是城市的颠覆。白流苏过上了不缺乏物质的生活,也要永远守着空虚的精神世界。

四、结语

通过对《倾城之恋》主人公悲剧命运进行研究得知,《倾城之恋》中的爱情悲剧体现在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女性之间的斗争、男女之间博弈般的爱情等。爱情悲剧的体现,直接映射了作者的爱情观,《倾城之恋》中两人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看似美好的结局对于白流苏来说其实就是一种爱情悲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