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1700年的武汉黄鹤楼,为什么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代表什么情感>

1700年的武汉黄鹤楼,为什么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如今的武汉,人来人往不复,不吵不堵。

疫情尚不明朗,900万人还不知道何时能下楼。而屹立在长江畔的黄鹤楼,也沉默地注视着这个庚子年的所发生的一切。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呜咽着的江城,这是坚毅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座令古今无数文人墨客咏诗文,竞风流的雄伟建筑——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的黄鹤楼,背依青山,面临大江,挺拔独秀,辉煌瑰丽。

于滔滔江汉,莽莽龟蛇,共同构成“江、山、楼”三美合一之奇景,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其蕴藏的丰厚文化内涵,以及瑰丽景观,一直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千百年来引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画,为其折腰。

黄鹤楼作为武汉的象征,使得武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重镇。

然而,当人们流连忘返于黄鹤楼之奇丽雄伟,独特风雅之时,可曾想过,在这千百年历史的风云跌宕,波云诡谲之中,这座黄鹤楼经历过怎样的风雨苍桑的前世,才换得今生之瑰丽辉煌,世人景仰之风采。

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东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中)、副省级市和湖北省省会。

武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

东汉末年,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 由于武汉地势踞险扼要,地处水路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争夺之地。

武汉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三国时代吴黄武一年。公元220年,三国鼎立,孙权都鄂 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武昌乃武汉的前身。

因黄鹤楼所在地武昌古城依蛇山就势,踞险扼要,故孙权在蛇山夏城西南建立此楼,为瞭望守戊的军事楼,并取名叫黄鹤楼。

关于黄鹤楼的得名,民间也有“因仙”“因山”两种版本说法。

“因山”说是因为它建在黄鹄矶上而得名。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

“因仙”一说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以得名。

据传说吕洞宾曾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吕洞宾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瑰奇多彩的传说为黄鹤楼蒙上了浪漫主义的面纱。

晋至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黄鹤楼逐渐失去其军用价值,逐渐演变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元年(公元765年),武昌的黄鹤楼已初具规模,然而在兵火频繁之中,黄鹤楼屡建屡废。直至北宋年间,黄鹤楼一度成为道教传道,修行,教化之道场。

据说唐朝开元年间,深秋薄暮时节,宦海几度浮沉的崔颢,途经夏口来到黄鹤楼,登高远眺,只见长江之水奔腾而来,江面烟雾迷离,秋风扑面,感慨万千,遂挥笔写下绝世名诗《黄鹤楼》,此诗一出,传闻天下,被后人推崇为唐朝七律中排名第一,黄鹤楼随之声名远扬。

李白后来也登临黄鹤楼,但见壁上崔颢题诗,遂搁笔,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故在崔颢所题诗对面设下“搁笔亭”,显示了李白的谦逊,也更稳固了崔颢这首《黄鹤楼》的霸主地位。

但其实,与黄鹤楼最有机缘的当属李白,在他留下的近百首山水名诗中,与黄鹤楼有关的诗歌占到十分之一之多。其中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诗歌同样脍炙人口。

此后,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等诸多诗人都先后到黄鹤楼游赏,吟诗作赋,为这座楼增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