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峨(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案例1】导入:(水粉作业《碎片之系列》,作者:翟力菲,七年级)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28.gif
面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业,一线教师或者关注美术教育的专家,每个人有与学生的对话方式,这取决于各自不同教学经验和思考。
你看见了什么?
你知道他(她)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呈现”吗?
你准备怎么做,是走近作品给予教学指导?还是……
(在教学对话中,翟力菲同学说她的制作技巧,是模仿老师的。还有,不快乐的时候就画,画了以后很有成就感,会很高兴。常表现的主题是《家》、《友谊》……)
一、“造型·表现”的课程理念从我们会拿笔状物开始涂涂抹抹,“造型表现”就已经开始了。无论是原始人的创造,还是儿童的涂鸦、学生的写生或主题作业、艺术家的创作……或写意,或写实,或有意无意,抒发自己的种种快乐和悲伤,如此这般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意像,为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思考。在思考中,教学的意义开始呈现。
1.“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这段话出自《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第一条,“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把四个学习领域的关系表述清晰。
【案例2】这组作业是学生肖像主题的写生作业: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29.gif
“造型•表现”从教学操作层面来说很直接,也似乎简单。强调观察与表现的协调,课上把视觉感受、内心的情感用作业的形式呈现,这就是一个精神到物质世界的过渡——美术视觉大多通过造型表现的“途径”,在想和做之间找一个支点,在实与虚之间获取平衡。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得到满足。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尤其接触到太多,经学生表现出来的丰富的视觉图像。
而生活的空间是如此广阔,读图时代如海啸一般的信息奔腾不止,往往让我们应接不暇。职业所需我们习惯于思考,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个学习领域的相关问题: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最理想的“造型•表现”学习效果是什么;
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或许,您还可以提出其他的问题,来帮助彼此的沟通和共同提高。这里提出三个维度的问题,分别对应课程方向、课程效率和教学策略。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学生的课程收获和所得而展开。为此,我们确定从教师素养、学生学习方式、课程内容与实践几个方面来谈。用具体的案例来说话,以期达到交流的目的。
2.“造型·表现”教学目标管理
(1)了解课程总目标
总目标明确“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明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分目标
《标准》明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分目标如下: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案例3】《构成练习》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30.gif
让学生体会造型的乐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媒材作业,表达主题。这些生活中的题材,给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热情,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等形式语言表现自己的情感《乐器》、《放学回家》、《妈妈的牵挂》等等,都是学生熟悉而乐意表现的。
构成练习往往能把学生不擅长写实和表达的“缺点”,用设计的思路弥补,让学生获取心灵的自由,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运用美术媒材、技巧造型,表现自己的意识,达到眼高手也高的能力。
3.内容说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说明如下:
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
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
【案例4】与材料对话
字母游戏——建立一个条件,这对于低幼学段的孩子也不失为引导学习的一个好办法。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31.gif
纸团粘贴画——小组选色、揉团、画图、粘贴、调整……
泥板篆刻——了解和感受文字的趣味,体会平面(阴阳)两种雕刻的表现方式。
选择泥材和笔状物,在书写文字的同时刻制,建立质感和肌理的印象。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32.gif
树叶粘贴、纸盒城堡、纸工材料的选择和想象添加,如三角偶、蛋壳小偶、吊线玩具等等。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各种材料,都可以用起来。就是看你这么用?是基于一个怎样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33.gif
这样,学生有一种期待:“下一次美术课我们玩什么?”在“玩”中思考我们的学生收获了什么?往往有思考的教学,才有实际的意义。老师的专业背景和审美趣味,包括性格,态度……即使一样的内容,也会生成不一样的效果。
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手段;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标准》通过一系列动作传递教学操作方式和理念,“运用”、“表达”、“体验”、“形成”,明确一系列实际教学手段和方法“描绘、雕塑、拓印、拼贴”,新添加“拼贴”造型,强调通过“多种媒介”传达观念和情感。
4.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和学习效率
(1)面向全体学生。造型表现的内容要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案例5】《有趣的指印画》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34.gif
(2)教师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3)关注文化与生活。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案例6】走近《彩陶艺术》
首先欣赏部分彩陶作品(外形、结构比例、纹饰……)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35.gif
引导学生感受彩陶艺术的厚重、质朴,引导学生观察造型特点;强调学生自主设计外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点、线、面、色彩、肌理等基本要素来画装饰。让学生了解装饰的位置的选择和纹样变化。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36.gif
在分析和引导学生观察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彩陶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璀璨的页,它的历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其间,凝聚着中国古老先民的劳作、追求梦想……并且指导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造型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37.gif
(4)注重创新精神。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策略1.目标明确,“我们要做什么?”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特质是技能技巧,方法的掌握和作品物质化的呈现,给学生往前走的信心,那是学生自知的技术和乐趣。反之,则失去乐趣和走下去的愿望。
在教学中,技术是分水岭。尤其在第三、第四学段。学生的写实愿望和自我价值挂钩,促使学生有意义地寻找得法的途径,以期流畅地绘画表达。《标准》在“分目标”明确了几点,用词精准,指导性强,注意目标梯度和相互衔接,注意了“分目标”各阶段目标的区分度,便于老师理解。
目标确定,教学方向感强,教学效率有保证。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周,我们都要有一个计划和方向,对技能技巧知识点的控制、对材料的组织、对作业的反馈等等。具体教学中,最有价值的思考往往是对教学目标的理性把握,然后根据目标设计好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服务于目标的达成。目标明确,熟悉和了解不同学段知识梯度,能促使自我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自我完善。
【案例7】《泥塑清晨》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38.gif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关键。目标越具体清晰,工作的方向感越好越实在。每节课你做什么,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工作,保证教学效率。
2.趣味和方法指引下的教学
美术教学强调性格个性的独特,对教师的要求可想而知。教师的知识内存有如存折上的数字,要自知。
趣味和方法指引,贴近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感觉到观察的意义,感受到美术造型的愉悦——这是由教学理念控制的。观察方法与造型表现,美术课程中经常强调的词汇,在观察训练和方法指引上,老师们都在积极地研究和探索,用崭新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绝活”。大家尝试的方法多,这里谈两种比较贴近学生感受的观察训练方法,方便大家了解一些训练方法,算是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探讨。
眼高,手才能高。造型表现的技术意识有两个层面,再现和表现,而这大多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美术“造型•表现”强调视觉的意义。你怎么看?你怎么表达的视觉?这里有一个因果关系,你的视觉思维品质,与你表达出来的是对应的,眼高终究是好事。
有时,我们依靠学生的“天赋”而对话。有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教会学生一些方法。这好比师傅带徒弟,强调技术的传授和引领。
【案例8】《盲画训练之二》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39.gif
教学经验让我们形成共识,“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是潜在的教学资源,带来百花齐放的思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的同时,让我们拥有丰富的资源,来享受美术课程带给我们的愉悦和“实惠”。同时,方法的指引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传递,教师要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存,给学生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方法指引。
【案例9】用右脑绘画(文字略)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40.gif
右脑作业练习《滴水观音》《凳子》《书本》《树枝》
3.观察的意义在于表现
清代画家石涛有句名言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物一景都有着它特有的自然美,都是我们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需要我们去细心观察积累。每一位美术大师无一例外是观察大师,他们的观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安格尔说:“当我不能用手画时,我就用眼睛画,我没有停止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一个好的观察态度。
没有观察,就没有表现。观察过程中,学生会用美术的形式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情境,运用适合学生的美术方式进行总结,如果能养成习惯,则是养成良好美术素养的基础。
绘画的宗旨在于塑造美的形象。不论是教学实验,还是学生的写生过程,还是临摹与默写……其实教无定法,最主观的因素是学生的自我觉醒和发现,能听到生活的节奏与律动。从客观的角度来说,除了通过观察把物体形象画准确,或者说注意体现物象的美之所在,力求塑造出比现实物象更美的形象,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创作出新的图示和形象。
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描绘过程,善于从自然界形态的千变万化中去选择、捕捉美的形象或构成形象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取舍,不断提高学生认识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教师应当尽量选择美的物象为写生对象,如具有优美的造型、匀称的比例、富有旋律的工艺品或自然景物。同时还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随时留意观察体验自己周围的美好事物。
总之,教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应当只局限在描绘物象的准确性这一点上,还应当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启发他们努力表现对美的感受。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性、有计划的视觉活动。观察事物的目的要明确。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观察的目的、观察的对象,然后进行有分析的观察或带有思考问题去观察事物,把学生的盲目选择变为有目的性的观察。通过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找出规律和特征。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41.gif
我们来通过一个课例《你我他》来谈观察的意义。这课内容是湘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室通过两个班级的对比,来了解观察与表现的差别:
【案例10】《你我他》(文字略)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42.gif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艺术情境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视觉感受能力和形象表现能力为重要内容的。无论是对客观物象的感知,还是对客观物象的再现以及对艺术形象的创造,都离不开视觉观察这一基本的方法。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事物,养成学习生活中用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对于学生学好美术或其它学科,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将来从事各种工作和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美术的“造型·表现”领域,我们要把观察兴趣的激发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
4.教学方式的意义在于课堂效率的保证
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多年来,我们在《标准》(实验稿)的引导下做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践和和教学方式研究。我们知道,学习方式出不来,老师辛苦,学生更辛苦。
(1)学习方式研究是有效教学行动策略
人们说,有多少个老师,就呈现多少种教学风格。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了解新型美术教学方式,建立在主动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学习的层面上。学生是美术课程教学环节的关键因素,由于现代社会的信息渠道多,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已经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作为课程的关键因素,必然要得到我们的关注。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生产力,研究美术教学方式是根本的教学策略。
学习方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定位在教学可操作层面上谈。常规美术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调控得当,团队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方式不能玩表面,而是真正改善教学而做的努力,所有的学习方式都离不开严密的组织与学生有效的参与。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再次强调“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明确“以学生为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谋划和设计,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43.gif
(2)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是美术课程的生产力
学习方式没有好坏,不管是自主学生(如图:人物写生),小组之间的团队作业讲评(上图:作业自我评价),还是小组合作学习,只要学生学习有收获,就是好的学习方式。
这里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设计五个教学步骤(这只是笔者推荐读者尝试实践的方法,同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完成了小组的构建,强化了“相互关照”。组员的分工要具体到位,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自己的职责。尤其是美术学习记录员和卫生管理的落实。
不排除独立学习的方式,落实独立学习的重要,为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并利用独立学习这一资源,教师要强化自己的组织与调控这一教学策略的运用,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紧紧和学生的学习联系。
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如何表达呈现,在这里巧妙渗透了资源利用,交换思想,相互吸纳的合作思想。
呈现汇报,强化训练“倾听”的学习习惯以及流程性检测的操作方式。
整理回顾,完成了哪些学习内容的训练,经历了几次合作学习,再次强化合作学习以及“攀升强化次数”的概念。
可以说这5个教学步骤,5件事情的完成,可以对学习方式的操作模式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和感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把握是难得一对一的,只有通过方式,改善教学效果。
5.让学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教学评价的责任人是教师,人的因素不能回避。教学是一种个性。个性有两种,一种是促进教学效率的,一种是负效率。我们的努力方向是有效教学,目标明确地设计教学流程,保证教学效率。教学是两个动作,“教”看重组织,“学”看重参与。“教”“学”是一个系统,不能分割,很多东西都是因果关系,相对应的是结果是我们需要做自我检测:我怎么做?
我们往往给了学生一个拘谨的努力方向,这是教学目标使然。但是美术是一个很灵活的课程系统,很多时候,方向很唯美很抽象,这时,技巧就出现了,怎样的评价方式比较理想促进学生思考呢?来看看一个教学课例:
【案例11】《“刘老师认为好的作业,标准是什么?”》
教学中,在强化某些技术要求或者反馈学生作业信息时,常常展示部分学生的作业。于是,不少学生的作业能够得到展示机会,并因此引以为荣。
学生课后问我:“刘老师认为好的作业,标准是什么?”看来作业展评已经引起学生的关注,他们的提问带动我的思考。
“标准是什么”?老师展示美术作业应该是有个标准的,但是很模糊。在我看来是在某个时刻需要,不能确定成条条框框的理论。(文字略)
评价需要一个场合和平台,通过学生自己对比和发现,老师强化,评价的效果才能显现。评价的过程必须与课程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干涉和纠正。教学评价已经是一个广泛意义的话题,引起大家的关注,很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积极地探讨评价的意义和研究具体操作模式。评价是激励的手段和方法,你评什么,学生在意什么,朝你指定的方向努力。以评价带动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是本话题的初衷,本章节谈有效灵活运用美术教学评价方式,借以一个一个的点这种方式介入文字,方便老师们把握和探讨。
我们可以尝试着思考,课例中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评价的“标准”,您怎么看?另外,在对待学生的美术作业这个问题上,您是怎么评价的?
三、“造型·表现”中的行动策略我们该怎样指引学生的创作?给学生怎样的表现方法?很多人以为好作品和“好学生”是教出来的。在我们看来,技法可以教,要再现什么东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表现力只能依靠教学引领。
1.搭建活动平台,带动学生的美术创作
我们常常说问题意识是引领学生专业成长的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以用带学,学生的“本领”意识很快呈现。他们愿意在活动中表现自己。更愿意在一个团队中彰显自己的技能技巧。
教学不是老师的独舞。平时的课堂教学知识点比较零散,而且教材在编排上散点舞步式的内容安排,往往完成一些小的局部的作业,大多作业都难以给学生在造型表现上的充实和快乐,这也是为什么校外美术教育比常规课堂教学有吸引力的地方。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用美术活动带动创作,给学生一个造型表现的平台,让学生的所用有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的所学“派上用场”,“服务”于生活,这样,我们感觉到学生的热情和能量远比我们安排的课堂作业所付出的热情高很多。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44.gif
因为,学生知道作业的最终效果是给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指导意义更明显。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给学生一个平台,组织得当,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其次,我们的教学围绕活动,让学生拥有造型表现的能力,“设计”让学生容易抵达的“岸”。好比游泳到边上的畅快和踏实。当学生快活地作业时,我们应该思考还能做点什么,好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快乐是造型技术和表现成果所带来的?
我们还能怎样引导——让学生愉快的精神世界,用物质(作业)呈现?我们能给他们什么捷径,把别人说的神乎其神的艺术感受,用最直接而简单的方式表达?
【案例12】这里选择几组学校运动会的招贴作业,可以从中感受到学生在造型中的快乐,是由需要所决定的。当教学为所用而努力,这个努力是简单而快乐的。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45.gif
学校“跳蚤市场”招贴作业的大量运用,促使各个班级的同学在活动中体会到艺术的魔力。平常作业是老师督促的,但是,为了活动而作业,老师被学生督促赶紧完成教学:“老师说的色彩知识,哪些是补色关系?怎么运用?这样可以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46.gif
2.认识“务实”与“务虚”,引导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图像
很多人质疑美术教学务虚。比如说“观察能力”,它看不见摸不着,原本就是一个很虚的东西;比如说造型能力强,你怎么去了解和肯定?必须要动手,才能感觉。
虚虚实实,虚实相生。美术课程的意义就在于在虚实之间找到平衡。
如果我们说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是有数的,我们也是了解的。不过我们用什么来说明?只能通过作品来说话,作品,就是物化的媒介。我们要认识到务实与无需的关系,把教学定位在务“实”与务“虚”这两极,用心寻找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务“实”,具体在技术与方法,在表现力;
务“虚”的东西肯定是要有的。而且要强化,具体在观察力、想象力。这里的教学重点在内容的确立和媒体的选择。内容和材料是另一个载体。
我们来看看学生的素描作业(作者:胡恒缘、曹朝、周卓睿、孙东馗等):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47.gif
当学生把创意转化为图像,就完成了虚实转变的一个过渡。“渡”,造型表现说的就是这个词。主要是你这么渡,你怎么做就能完成一个完美的转身?教学是一场对话。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是很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讲台或教室里摆放教学示范的画架等根据材料,方便学生和教室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来看看一下一段教师的教学随笔:(文字略)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48.gif
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想象从何而来?是从对客观生活的观察中提炼概括得来的。事实证明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用什么方式表述观察结果?经过各个阶段层层递进、持之以恒的教学,必定能让学生画笔下的作品更加千姿百态、新奇动人。
3.像大师一样画,体会名作深沉的思考
教学的决心促使我们不仅仅在某一堂课或是某一次训练中用心,而应扎根在我们的生活中——使观察与表现成为学生的一种艺术习惯,多接触大师的作品,了解大师敏锐而独有的观察视角,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强调学生多了解的基础上,像大师一样画,在动手画的过程中体会名作深沉的思考,感受大师的情感,提升观察品质和造型艺术修养。
这里用一个教学课例,来谈像大师一样画的教学。
【案例13】《走近米罗的作品》教学反思(文字略)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49.gif
尝试运用重复的方法,改变元素的大小、方向、完整或局部、数量、聚散……会怎样?
你选择什么图像作为主题元素?
你计划运用什么材料来做?
学生作业:小32开,独立作业(设计稿只用黑白水性笔就可以)……
让学生感受美术语言的形式美,感受点、线、面的造型疏密、粗细、大小、前后、刚柔所产生的视觉美感。
http://edu6.teacher.com.cn/tkc1780a/kcjj/ztjz/images/Snap50.gif
美术是视觉的。美术教学可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