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1.2 《离骚》课件(共39张PPT)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中屈原的形象特点>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酷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屈原列传》核心任务:代屈原给渔父写一封信,阐明其做此选择的原因1.感知相关文学常识2.研读屈原自我介绍3.阐明屈原个人选择4.对比弃妇诗《氓》和逐臣诗《离骚》5.总结文章特色6.我以我笔话屈原任务感知相关文学常识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后遭贵族排挤,惨遭流放。公元前278年,听闻郢都被攻破,悲愤投江而死,以身殉道。1.感知作者屈原的作品大致可分两类:《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篇抒情诗。一类是《离骚》《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写的政治抒怀诗;1.一类是以《九歌》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问》。2.楚辞,一种诗歌样式。它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又称“骚体”。2.“楚辞”《楚辞》《离骚》区别“楚辞”《楚辞》是西汉时期的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文采绚烂、结构宏伟,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372句,93节,2464字,课文是节选。《离骚》《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忧也。离,犹罹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东汉 班固)“离”——同“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4.解读题目任务研读屈原自我介绍具体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1、2段,分角度概括屈原的形象特点,填写表格。角度概括 素材原文 理解分析内在品质外在修养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名字美好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身高贵生逢吉日1.第一段诗人围绕“内美”,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些内容呢?这起始的一段,为诗人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定下了感情基调。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2.“修”,可理解为美好的(形容词),修饰、打扮、修炼(动词)。如果作“修炼”解,那么,第二段(下文)的诗歌中,屈原作了哪些“才能”的“修炼”呢?江离:香草。辟芷:幽僻处的香草。秋兰:秋天盛开的兰花。木兰:香树。去皮而不死。宿莽:经冬不凋的草。(取其芬芳)(取其淡泊)(取其高洁)(取其顽强)(取其坚守)耿介拔俗、坚贞不屈矢志报国、忠君忧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 ——(汉代)王逸香草美人(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比喻、象征)诗人的高洁品质香草美人效果1.象征意义。美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远大的志向,出色的才干,圣德的明君。2.使诗歌的表达更为含蓄,富有韵味。3.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角度概括 素材原文 理解分析内在品质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出身高贵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生逢吉日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名字美好外在修养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志趣高洁坚贞不屈恐年岁之不吾与 恐美人之迟暮 国家至上忠君忧民具体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1、2段,分角度概括屈原的形象特点,填写表格。任务阐明屈原个人选择1.具体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3、4段,探究屈原自尽湘江的原因,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你的探究结果。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个人理想屈原君王昏聩小人诽谤社会污浊社会现实灵修:君王众女:小人时俗:世俗“好修姱以鞿羁”,却又“謇朝谇而夕替”2.“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与“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中的“悔”是否矛盾?为什么?饨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原先的志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芰荷、芙蓉:芳洁与美好高冠﹑长佩:远大高尚的志向和品德品行高洁注重修身洁行“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与“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中的“悔”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前者的“未悔”是诗人对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坚持。后者的“悔”是诗人对政治生涯的悔,打算全身而退,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远离政坛,并没有放弃操守反而是更加的高洁自守。展示你对屈原自尽湘江原因的探究成果美人迟暮年岁不与灵修浩荡民生多艰小人诽谤社会污浊九死未悔郁邑孤独嫉恶如仇屈心忍耐虽死未改忠君忧民耿介拔俗志趣高洁致渔父亲爱的渔父:你好!你对我自尽湘江的不解,实属平常。但我仍想借此机会,向你说说我的心里话。我出身高贵,生逢吉日,父辈家人都对我寄予厚望,而我自己也秉持着高洁的志趣和坚贞不屈的品格,毫不动摇地爱着我的国家。然而,尽管我修养品行,却敌不过现实环境的打击。君王昏聩、小人诽谤,污浊的社会并未给我一展拳脚的机会。归隐山林,做个隐士?乐天安命,随波逐流?我皆心有不甘。困于俗世,确实曾让我痛苦愤懑。但苟且偷生,更非我的选择。唯有坚守初心,不改己志才得以让我的内心趋于平静。愿你最终能理解我,这是我对最后一片精神净土的坚守。任务对比弃妇诗《氓》和逐臣诗《离骚》《周易·坤卦·文言》释“坤”曰:“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孔颖达《正义》:“欲明坤道处卑,待唱乃和,故历言此三事,皆卑应于尊,下顺于上也。”弃妇、逐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弃妇与逐臣妻道、臣道:卑下夫道、君道:尊上卑下者对尊上者只能应和顺从。倘若卑不应于尊,下不顺于上,便有可能遭到尊上者的打击和抛弃。事例说明,即使卑下的一方能够“应于尊”、“顺于上”,也随时可能受到尊上者的打击,沦落到被弃被逐的境地。1.比较《氓》和《离骚》的内容题材、语言特色、抒情效果,品味两首诗抒发的情感,说说这些情感中最可贵之处。篇目 题材 语言特色 抒情效果 情感 可贵之处 举例分析《氓》《离骚(节选)》弃妇诗叙事诗逐臣诗政治抒情诗朴拙直白,哀而不伤。擅长比兴手法,比和兴的界限明晰用词瑰丽,兼用对偶,语势强烈。比和兴之间高度融合,象征诗人形象。“兮”字频繁出现含蓄克制深沉厚重自由灵动热烈奔放怨朝三暮四、愤暴力对待、恨男子负心、痛婚姻破裂、伤爱情流逝、悔遇人不淑高洁坚贞的情操、忠君爱民的信念、君主昏聩的哀怨、小人馋言的憎恨、九死不悔的决心勇敢反思决绝面对忠君爱民有怨无悔“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概括《氓》和《离骚》中两位主人公的形象特征,说说两者的相似点。篇目 主人公 形象特点 相似点《氓》《离骚》 弃妇屈原纯真温柔、勤劳持家、任劳任怨、清醒刚烈、在家中属于从属地位人格高尚、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献身理想、在君臣中属于从属地位品德无缺、地位卑下、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遭遇困境、坚持自我、不愿屈服3.根据前面的探讨,结合《氓》《离骚》两首诗歌,探讨弃妇诗和逐臣诗的关联,可以从表现形式、内容风格、结构形态等角度思考。①表现形式:逐臣诗有机地吸纳了弃妇诗的言说方式,弃妇诗则为逐臣诗添加了更为丰富的象喻功能。②内容风格:弃妇诗以其女性特有的哀怨一定程度地柔化了逐臣诗的阳刚之气,逐臣诗则由于比喻、象征手法的广泛使用而大大扩展了弃妇诗的指称范围,深化了其自身的意义内涵。③结构形态:夫、君和妇、臣虽身份各异,但角色类同。一为弱势、被动者,一为强势、主动者;一处于绝对地服从地位,一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一定情况下,妻的身份可以置换为臣,夫的身份也可以略同于君。正是因为如此,对弃妇诗的解读出现了由本义向象征义多元引申的阐释方式,众多文人在创作中也开始以弃妇喻逐臣,以男女喻政治、喻君臣,这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离骚楚地的风俗,历史上说“信鬼而好巫”,因为这里有很多深山老林、探测不到的地方,人们想象之中就有很多鬼神。 《离骚》中随着作者丰富、飞扬的想象,他的音节也是高低变换,不像《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样简单,两个字一个停顿,四个字一句。所以《离骚》的句法是非常长的。——叶嘉莹《古典诗歌吟诵九讲》屈原离骚《楚辞》运用楚地素材、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地域色彩浓厚,不同于当时北方文学的“严谨”、“古朴”,句式灵活,思想丰富,无拘无束,营造了文章的玄幻浪漫色彩。——熊杰《先秦及两汉时期的楚文化呈现》任务总结文章特色1.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2.语言特色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3.赋的运用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4.比兴手法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任务我以我笔话屈原我以我笔话屈原“在同样的时代境遇下,好像他人都能寻得一条出路,为什么单就屈原要做出以身殉国的选择呢?”你是否有渔父一样的不解?又或者你对屈原的抉择有更深的思考?请把前面的研读成果整合梳理,以后来人的身份,再给屈原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200字左右。角度参考:1.我理解且敬佩屈原的选择,这是一种遵从本心的执着,是不改己志的坚守。2.我理解但不认同屈原的选择,有志之士应学会与世推移,乐夫天命。3.我不理解屈原的选择,若真有志于国家,自应如孔子一般,尽己之能周游列国,传播学说,而不是执拗于楚国,执着于楚王。

展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