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肠镜检查普遍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经过肠镜检查发现了“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然后,令人困扰的问题来了:“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到底是什么?要不要紧?有些患者以为是普通息肉,不予重视,等到恶变则悔之晚矣。有些患者看到“肿瘤”二字,非常紧张,以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心里负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陈坛辀
陈医生每年都要开展数百例肠腺瘤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每次门诊都要接受患者多次询问,因此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有关“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一些问题。
一、“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到底是什么?
侧向发育型肿瘤,其定义最先由日本学者工藤进英提出,为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类平坦型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性肿瘤。是一种特殊类型非息肉性腺瘤。
二、“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会癌变吗?
LST是指直径超过10mm,沿结肠管腔蔓延而垂直浸润浅的结肠病变,隆起高度小于病变直径的1/2。病变浸润深度通常与其直径相关,病变越大,浸润深度越深。有人将其归类为平坦型隆起型腺瘤性息肉,但是其在形态以及生物学行为上有较大的差别。实际上它具有比腺瘤性息肉更高的恶性潜能,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进展期结直肠癌中大约有17.2%是由LST发展而来,大约20.9%-33.8%的LST会进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三、发现“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怎么办?
由于LST恶变潜能高,一旦发现肠道侧向发育型肿瘤都应该及时处理,防止病情进展,而处理方式目前主流的有内镜微创处理和外科手术两种方式。
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由病变浸润深度决定,对于局限于黏膜内的LST内镜下处理是首选方法;而对于已经浸润至黏膜下层或更深的LST则有淋巴转移的风险,外科手术是比较稳妥的处理方式。
病理类型并不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浸润深度浅,无淋巴结转移的绒毛腺瘤、管腺瘤、黏膜内癌、不典型增生均可进行内镜手术进行切除。对于病变直径20mm的病变应选择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已经有研究证实ESD是处理LST安全而有效的处理方式。根据内镜切术标本的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追加手术。如术后病理为良性,即为治愈,定期复查即可;如有局部癌变,但标本的切缘没有发现癌细胞,则不需追加手术;如有癌变,切缘有癌细胞,追加手术进行根治。
对于已经有周围淋巴结转移、浸润到黏膜下层或更深层的LST,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四、“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微创治疗
陈医生每年都要开展数百例肠腺瘤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最大的8cm,小的1cm不到。效果是非常好的。手术方式也根据腺瘤所在部位、有无蒂、大小及恶性潜在性而有所不同。下面就是最近刚做的一例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微创治疗。该患者升结肠发现大约3.5cm*3.5cm大小的“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切片是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如果不及早诊治就会癌变。
展开全文图1是肠镜下发现的肿瘤,非常大,而且形状不规则,位置不好,刚好在升结肠,升结肠随呼吸运动位置会移动,所以操作起来象打移动靶(比固定靶难度要大很多)。
图2 是陈医生先用微创治疗刀标记好肿瘤大小,范围。
图3 开始用刀切开黏膜,把肿瘤切下来。图4 切到一半,左边红色的是有一半肿瘤已切下来
图5 肿瘤已切好,剩下薄薄一层的正常肠组织,就是肌层。图6 切下来肿瘤标本,非常大,也非常完整,非常漂亮。(话说陈医生拍照技术有待提高!但是这些图片贵在真实!没有一张PS过,都是操作过程中随机拍下来的!)
图7 最后把肠组织用夹子缝合起来。
图8 是最后的手术报告单。整个手术耗时约1小时,做的非常完美,几乎没有出血。这个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进食了,术后3天就出院了。无需追加手术,无需化疗。整个肠子都完美保留。等2周夹子脱落,就可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最后陈医生提醒大家:肠镜发现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千万不要担心,陈医生会为你们仔细检查诊断后,给出一个合理的诊治方案。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内镜下微创治疗,仅仅很一小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