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中国人物画的足迹,南宋的梁楷及其代表作《泼墨仙人图》是不能够不提的。对于开创了中国人物画的崭新局面,以及对明清的徐渭、八大山人、石涛,以至近现代的人物画都有很大影响的人物和作品,我想是非常有必要特写一下的。
名贯中日的南宋大画家——梁楷,生平资料却非常的稀少。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就只有:梁楷,祖籍东平(今属山东)人,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生卒不详。嘉泰年间(1201年—1204年)为画院待诏,这是最高级的宫廷画师。他性好饮酒,酒后不拘于礼法,性格豪放。宋宁宗曾特别赠给金带,这是书院最高的荣誉,但他却拒不接受,把金带挂于院中,飘然离职而去,完全不想受制于他人,人称“梁疯子”。他是一个行径相当特异的画家,山水、花鸟、人物并精,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其画有多种风貌:工整,如宗法唐代吴道子,北宋李公麟,而变为自家风貌,属院体;工写结合类石恪;粗放者,大笔泼墨,淋漓酣畅,为他所独创的减笔画。其代表作品有《泼墨仙人图》、《六祖图》和《李白行吟图》等。
南宋梁楷及其代表作《泼墨仙人图》
提到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可以说是如雷贯耳,那么它的“庐山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那就让我们窥探一下吧!《泼墨仙人图》是纸本墨笔,纵1217.5px,横692.5px,现蔵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画面上的形象是一位袒胸露怀的“仙人”,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幅既顽皮可爱又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面上还有乾隆皇帝题的打油诗:“地行不识名和姓,大似高阳一酒徒,应是瑶台仙宴台,淋漓襟油尚模糊。”
画中的这位仙人形象很滑稽,体胖身矮,头大颈短,并且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的时候,有意地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脸的下半部,头颈显得特别长。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巧妙地表现了不同凡俗的精神状态,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其嬉笑怒骂之态。
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抹,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了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画面处理不用线条,而是用粗阔的笔势与浓淡水墨来塑造形象。头部用淡墨,横笔拖扫,画出脸形,宽袍外用浓淡墨以奔腾的笔势向左下方横扫而过,又以淡墨画出左臂长袖,衬托出胸脯和凸出的肚皮,肥大的裤子突出向前迈动的右腿形成一种风势的飘动感。
画面是用笔“刷”出来的,饱满的墨色,横扫数下,浓淡间,衣袍的明暗向背,人物的神情仪态跃然纸上,真有呼之欲出的感觉,没有娴熟的笔法是不可能将墨色摆弄得如此出神入化的。这种大块面地运用墨色的效果,被看成浓墨,其实是用笔去强化墨块。水与墨块的效果,是线条所不能达到的,但是,一幅画光有水墨块面,而没有线条支撑是不行的,至少是不完整的。而该画面中几笔脸与鼻眼的勾勒,与衣胞的墨块形成了绝伦的特色之笔。
画中这位仙人的整体几乎是以水墨泼写,写尽了仙人醉步的姿态,简单的笔触却充分表达了仙人飘逸的气质。不拘形似的画法,表露出了画者创意的奔放,也为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开拓了新境。整幅画,不出十数笔之间,就将一位特立独行、眯着眼笑的仙人诠释得几近完美。仅仅匆匆的几笔,却能勾给出酣醉的可爱人物的形貌;五官纽结一堆,宽袍大袖,袒露着大肚子,滑稽极了,头部和左肩的部分以湿笔渲染,可以清楚地看出运笔的轻重速度。他的画完成于瞬间,但却是一生绘画技巧经过千锤百炼的成果。
这幅画生动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动态,却不在意太多细节,这种自由潇洒的画法,在以后的中国绘画中称为“写意”或“泼墨”。此类型的画重视观察,简单几笔就需抓住人的神韵,例如“仙人”的腰带,仅仅四笔,但是肚子的形状和行走时衣带的飞动感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泼墨仙人图》的产生,与南宋佛教禅宗思想的盛行是分不开的。禅宗约起于公元五二0年,到唐代分南北两宗,禅宗六祖慧能主顿悟说,为南宗之师。南禅之说主顿悟,强调佛祖在人心,喝水担柴,都能悟道,亦能成佛。所有的宗教仪式毫无价值,人们不需要诵经,便可以一种超越知识的状态与“绝对精神”或“真理”沟通,这是一种自然、深奥的抽象体验。而据画史记载,梁楷是个参禅的画家,属于粗行一派,不拘法度,放浪形骸,与妙峰,智愚和尚交往甚密,虽非僧,却擅禅画,可见梁楷也参禅入画了,视画非画了。
此图标题为后人所加,从其大头鼓腹的形象来看,倒像当时民间供奉的布袋和尚,其精神状态的描写又有点像与梁楷同时的济颠和尚。此图不但体现了禅宗思想,也是梁楷所生活的南宋时代的必然产物。从另一角度看,也充分体现了梁楷对人物画体系“离经叛道”的大胆革新精神。
对于梁楷画风的形成,不外乎整体艺术环境及个人因素的发展两方面的原因。当时整体艺术环境是崇尚形似的,“从赵佶欣赏壶中殿的月季花能合于春天日中的姿态及指斥画家画孔雀升墩不应举左脚两则轶事”。(1)可见,当时的画院必然是以形似为准的。梁楷做为画院待诏必然遵守画院的代表作原则。早期的梁楷的应该是受此限制的,但后来他的行为可以视为当时画风的反动,所谓“物极必反”,当一种艺术形式达到顶点时,成为一种束缚,求变和求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就有了许多反动的思想。如北宋的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2)则说出了画画只讲究形似,那就是小孩子幼稚的见解了。而当时文人画的发展“重意轻形”的思想已经成熟了,明确的提出了尚意的思想,首见于欧阳修《盘车图诗》,诗为“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诗如见画。”(3)可见,仅对过于拘泥于形似的描摹,求主观情趣的表现的“文人画”成为了当时审美思想的转变。这时,整个大的艺术环境在变化,在由“形”似转为“意”高。
而梁楷本人亦不拘小节,性好酒,不喜拘束,自得其乐且任性高傲。既然有“疯子”的称呼,肯定有特立独行的行为。与众不同的行径,必然使他不肯随波逐流,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因他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才形成了他独特的减笔画。两方面的原因,促使了梁楷的画风的形成,并能开祖立派,成为后世画风的开拓者。
梁楷所画人物或寥寥数笔,意溢神定,或大笔泼墨,淋漓尽致,形体夸张,神情生动,或线条老辣流畅,布置巧妙严谨。简单,概括,生动,乃是其人物画的特点,三者都体现在他的用笔上。画中险笔很多,起粗落细,急缓轻重,变化多端,金错刀作墨竹,山石大笔扫。画中有一种意念贯穿着,此念意深澹远,故能笔墨的运动变化。《泼墨仙人图》不正是这样的表现吗?用笔及用墨尽现在此图中矣!
虽然南宋的人物画中,运用“减笔”是较为普遍的,然而以梁楷最为突出。他运用“泼墨”作画,放弃了历来以线条为描绘的主要方法,而用粗阔的笔势和有浓淡的水墨,不多几笔,就刷起了衣服折叠的形态,简直是一种奇特的表现。因为这种画法,不适宜于慢,而需要依靠一种气势,既不可先打稿子,下笔的时候更不容有所迟疑。它奔放而有法度,阔略而能传神。这种画法,当然不是随意涂鸦,或者仅仅是水墨情趣的无意识玩弄,而仍然要求应物象形,以形写神,甚至更讲究概括力和精神气质的表达,即所谓的“意在笔先,笔用意内。”而其代表作《泼墨仙人图》就是这样的减笔画作品,在历来的画派中,可以说是最突出的,因此可以说梁楷开创了减笔人物画的先河。
梁楷艺术上蔑视“古法”,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的具体表体中,笔墨肆意狂放到旁若无人的程度,为后世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和有道的提示。梁楷继承前人取得的成就,并加以灵活运用。他深入观察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以一胜百的精而不能再精的笔墨传神取意,从《泼墨仙人图》中可以看得出来。从而充分表达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使人耳目一新。
通过对《泼墨仙人图》的赏析,使我们对梁楷的画风有了基本的了解。梁楷能从传统中吸收营养,并能够打破传统,创立自己特有的风格,这将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地方。梁楷的画风标志着一个绘画新时代的开始,也将引导着我们开始新的征程。(马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