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艺术喜欢严整与和谐<演员的自我修养为什么是简体字>

艺术喜欢严整与和谐

■韩婷婷

《演员的自我修养》是俄国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最为知名的代表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他历时三十多年,倾其毕生精力所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书以戏剧学校师生课堂对话形式写就的日记体,它详细阐述了演员在形体、发声、性格、思维逻辑等方面所应具备的素养,是一部经无数表演艺术家成功检验的演员职业、责任与使命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关于演员与社会相结合,提升与完善演员艺术修养、道德修养的人生巨著。读完后,作为一个年轻淮剧演员的我脑洞大开,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一、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想演好剧中人,就得体悟剧中事,扎根人民至关重要。马克思认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习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万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舞台上你要演个农民,就应该到农村去,与农民为伍,体验生活,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感受农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样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农民形象。否则,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涟水县淮剧团近十年来成功打造了村官三部曲,即《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村里来了花喜鹊》,为了体验生活,主创主演跑遍全县19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到农户,到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跟农民“学把式”,“念土语”,然后通过艺术加工才有这活色生香的三部曲在舞台上的呈现。

二、想象。演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要在导演的启发下发挥自我想象。在《留守村长留守鹅》中我演一村姑,其中有段形体表演——花生舞。导演提示以民族舞蹈的方式表现俏皮的村姑“拔花生”,刚开始,表演这段“拔花生”就是随手一捞,然后放在篮子里,我做了几遍仍感觉别扭,不舒服,不像“拔花生”。我就暗暗琢磨,我想到了传统戏剧中小花旦“拔鞋子”的程式化表演,我何不通过演变把它巧妙地移植过来呢?手背拔开叶蔓,翻手腕抓根茎,一耸肩,拔起来,一抖腕,去泥土,然后再入篮。导演说:好,这回才是“拔花生”,不再是随手捡垃圾的。

三、潜意识。如何运用潜意识?《演员的自我修养》书中说:舞台上最好的效果就是演员完全随着剧情走,完全不受意识控制,演员在体验这个角色本身不用刻意去想该如何表达,该如何动作,而是自然而然的表演,凭着直觉,下意识的表演。在《村里来了花喜鹊》中,我团的老演员张献忠老师饰剧中的贫困户——懒汉庄一手。他一上台你便再也找不到他生活中的影子,他把一个懒汉刻画得活灵活现,就像庄一手的灵魂在他身上附体了一样,无任何导演痕迹和刻意的表演痕迹,甚至是排戏时导演并未要求他做的一些细小动作他都做了,而且做得那么自然,那么流畅,那么恰到好处。后来我曾问他,你那个动作导演排戏时并未要求,你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回答我说:体验角色本身,随着剧情走,不要用意识控制人物,凭着直觉,下意识去表演。不能强制感情,强制的结果是做作。他接着说:当你站在舞台上时在角色的本身条件下,与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充满逻辑地、按照顺序地、像人那样思考、希望、追求、行动。只要达到这一境界,你就接近角色了。我当时仍很惘然。当看完《演员的自我修养》后,我顿悟。张献忠老师为何能把《村里来了花喜鹊》中的一个配角,演得那么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演员的自我修养》中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