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月扣除额究竟是各2000元吗?
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赡养老人”项目的疑问,很多纳税人都会问:“报税赡养父母是各2000么?”即是不是每个子女每月都可以各自扣除2000元?
答案是否定的。并非每个子女每月都可以各自扣除2000元。根据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实施条例的规定,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是每月2000元,但这2000元是指“每个被赡养人”的扣除额度,且在非独生子女的情况下,需要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分配。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政策概述
为了减轻纳税人的负担,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其中就包含了“赡养老人”这一项。
政策背景: 这是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体现对民生和家庭的关怀,降低居民税负。 扣除对象: 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对其赡养的年满60周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扣除标准: 每月2000元: 针对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被赡养老人,每月定额扣除2000元。 每年24000元: 即每年累计扣除24000元。深入理解“每月2000元”的分配原则
这是解答“报税赡养父母是各2000么”问题的核心。2000元的扣除额度,在不同家庭结构下,其分配方式有所不同:
1. 独生子女情况如果纳税人是独生子女,即其兄弟姐妹均已去世或确实没有兄弟姐妹,那么该纳税人可以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全额扣除。
政策原文: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 非独生子女情况(有兄弟姐妹)如果纳税人有兄弟姐妹,则该2000元的扣除额度不能由每个子女各自扣除2000元,而是需要在所有负有赡养义务的兄弟姐妹之间进行分摊。分摊方式有两种:
平均分摊: 兄弟姐妹可以选择平均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这意味着,每个分摊人每月的分摊额度不能超过1000元。 例如,两个兄弟姐妹,每人每月最多可扣除1000元;三个或更多兄弟姐妹,每人每月最多也只能扣除1000元。 约定分摊或指定分摊: 也可以由其中一个兄弟姐妹全额扣除这2000元,其他兄弟姐妹则不再享受该项扣除。 或者,兄弟姐妹之间通过签订书面协议的方式,约定各自的分摊比例或金额,但每个人分摊的额度同样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分摊方式,一个纳税年度内,选择的扣除方式不能变更。政策原文: 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也可以由其中一人全额扣除,其他兄弟姐妹不再扣除。但扣除方式一经确定,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因此,当您询问“报税赡养父母是各2000么”时,如果是非独生子女,答案明确是“否”。每位被赡养老人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在非独生子女间是共享的,且每人最高不超过1000元。
谁可以享受这项扣除?(纳税人与被赡养人条件)
要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需同时满足纳税人和被赡养人的相关条件:
1. 纳税人(扣除人)条件 对年满60周岁且符合条件的被赡养人负有赡养义务的个人。 通常是指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以及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负有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当子女均已去世的情况下)。 2. 被赡养人条件 年龄条件: 被赡养人须在纳税年度内年满60周岁。即从其年满60周岁当月起,纳税人就可以开始享受扣除。 身份条件: 父母(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 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与办理
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非常便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申报方式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 这是最常用也最方便的方式。纳税人可以直接在APP上填写扣除信息,选择申报方式(预扣预缴阶段申报或年度汇算清缴阶段申报)。 通过WEB端(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 在电脑上登录国家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网站进行申报。 通过扣缴义务人(单位)代办: 纳税人可以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交给任职受雇单位,由单位在发放工资薪金时办理预扣预缴申报。 自行申报: 如果纳税人在预扣预缴阶段未办理扣除,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自行申报。 2. 所需资料(一般无需提交,但需留存备查)通常情况下,纳税人申报时无需向税务机关提供证明材料,但需要自行留存备查,以备税务机关后续核查。主要涉及的信息包括:
纳税人本人、被赡养人身份信息。 与被赡养人的关系信息。 非独生子女情况下,兄弟姐妹之间协商分摊的,需要留存书面分摊协议。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在理解“报税赡养父母是各2000么”的同时,还有一些常见疑问需要明确:
1. 父母未满60周岁,可以享受扣除吗?答:不可以。必须在纳税年度内年满60周岁。
2. 父母有退休金或养老金,是否还能享受扣除?答:可以。被赡养人的收入情况(如退休金、养老金)不影响子女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3.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认定标准是什么?答:独生子女是指纳税人本身没有兄弟姐妹。非独生子女是指纳税人有兄弟姐妹。这里的兄弟姐妹不区分是否已婚、是否成年,只要存在血缘或法律上的兄弟姐妹关系,即算作非独生子女。
4. 如果父母双亡,是否可以扣除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费用?答:可以。但前提是纳税人的父母均已去世,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符合年满60周岁的条件。
5. 扣除方式一经确定,能否每年调整?答:在非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扣除方式(全额扣除或分摊扣除,以及分摊比例)一经确定,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但在下一个纳税年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选择或调整。
6. 父母只有一方健在,且已满60周岁,如何扣除?答:如果只有一位父母健在且年满60周岁,纳税人仍可享受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独生子女全额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则按照上述分摊规则进行。
总结:准确理解政策,合理享受税收优惠
通过本文的详细解读,相信您已经明确了“报税赡养父母是各2000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理解这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是针对“每位被赡养老人”的,而非“每个子女”。在有兄弟姐妹的情况下,这个额度需要在兄弟姐妹间共享,每人最多扣除1000元。
准确理解并合理运用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能有效减轻家庭税负。建议纳税人通过官方渠道(如“个人所得税”APP)进行申报,并妥善保管相关信息,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