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工程造价企业资质改革的呼声不断,其中“工程造价甲级资质是否取消”是行业内外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一核心疑问,我们可以给出明确的答案:是的,原有的工程造价企业资质,包括甲级和乙级资质,已经全面取消。
这一重大调整是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工程造价行业管理模式从“重审批、轻监管”向“重个人执业资格、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
工程造价企业资质取消的背景与具体时间
我国工程造价企业资质的取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推进的改革成果。
政策依据与时间节点
2020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20〕32号),明确提出要“精简工程建设企业资质类别,探索企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挂钩机制”。这为后续的资质取消奠定了政策基础。 2021年3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取消部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事项的通知》(建市〔2021〕23号),明确指出取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审批。 2021年7月1日起: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1〕23号)等文件精神,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包括甲级和乙级)正式取消。 自此,企业承接业务不再需要持有工程造价企业资质证书。这意味着,自2021年7月1日起,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再受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的申请,也不再进行资质核准。已取得的资质证书自然失效,不再具备法律效力。
取消资质后,行业管理模式有何变化?
工程造价企业资质的取消,并不意味着行业管理出现“真空”。相反,管理重心发生了根本性转移。
从“企业资质”到“个人执业资格”
取消企业资质,旨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但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造价服务的专业性,管理重心转向了个人执业资格。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注册造价工程师成为核心: 未来,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将主要由注册造价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来保障。项目负责人或关键岗位人员必须由具备相应注册资格的造价工程师担任。 强化个人责任: 注册造价工程师在执业过程中将承担更大的个人责任,其执业行为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督和约束。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在取消事前审批的同时,政府部门将更注重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注册造价工程师的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业绩、人员配置、服务质量、合同履行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等信息纳入信用档案,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推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开查处结果的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工程造价成果质量检查: 加强对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质量抽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 投诉举报处理: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市场主体的投诉举报,维护市场秩序。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影响
资质取消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 准入门槛的降低,意味着更多新企业可能进入市场,原有市场格局将被打破,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专业人才的依赖更高: 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立足并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其拥有的注册造价工程师数量、专业能力和经验。 品牌和信誉的压力: 在没有资质背书的情况下,企业的品牌、市场口碑、过往业绩和良好信用将成为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机遇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企业不再需要为资质申报、升级、维护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可以更专注于提升服务质量。 激发市场活力: 更多创新型、专业化的小微企业有机会进入市场,促进细分领域的发展。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促使企业从依赖资质的粗放式发展,向依靠核心技术、专业人才和精细化管理转型。对造价工程师个人的影响与机遇
对于广大的造价工程师而言,资质取消使其职业地位和专业价值进一步凸显。
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注册造价工程师”含金量更高: 随着企业资质的取消,注册造价工程师证书成为从业的“敲门砖”和执业能力的直接证明,其稀缺性和重要性不降反升。 个人职业发展空间扩大: 优秀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将拥有更多选择权,可以更自由地在不同企业、不同项目之间流动,甚至可以考虑个人执业或组建专业团队。个人面临的挑战
能力提升的紧迫性: 市场将更加看重造价工程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持续学习和专业能力提升变得至关重要。 职业道德和自律: 在去资质化的背景下,对造价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出现违规行为,个人将承担直接责任。常见问题解答 (FAQ)
问:取消了甲级资质,现在还有其他的工程造价资质吗?
答: 没有了。自2021年7月1日起,包括工程造价咨询甲级和乙级在内的所有工程造价企业资质都已全面取消。这意味着,企业不再需要任何“工程造价”相关的企业资质来承接业务。
问:企业承接工程造价业务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 尽管企业资质取消,但企业承接工程造价业务仍需具备以下条件: 法人资格: 必须是依法注册设立的企业法人。 专业技术人员: 必须拥有足够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以满足业务需要。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是核心。 业绩与信誉: 企业的过往业绩和市场信誉将成为客户选择的重要依据。 健全的管理制度: 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等内部制度。 政府部门和业主方在选择造价咨询单位时,会更加侧重考察企业的综合实力、人员配置、历史业绩和信用状况。
问:注册造价工程师证书会贬值吗?
答: 不会。恰恰相反,工程造价企业资质的取消,使得注册造价工程师证书的含金量和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注册造价工程师是承担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法定执业主体,是行业专业性的核心体现。未来,其职业地位将更加稳固,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问:取消甲级资质对工程造价行业是好是坏?
答: 长期来看,资质的取消对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积极方面: 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能力,而非依赖资质;强化了个人执业责任,提高了造价工程师的专业地位;有利于形成更加公平、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
挑战方面: 短期内可能加剧市场竞争,部分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经营压力;对政府的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体而言,这符合国家深化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推动工程造价行业向更加成熟、规范和专业的方向发展。总结与展望
工程造价甲级资质及其他企业资质的取消,是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传统的行政审批向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方向的深刻转型。
未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将不再依赖“牌照”生存,而是凭借“真本事”和“好口碑”赢得市场。注册造价工程师也将肩负更重要的职责,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