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出纳和会计主要负责什么工作:职责划分与协同
在任何一家公司中,财务部门都是其正常运营的“心脏”。而在这个核心部门中,出纳和会计是两个不可或缺且紧密关联的岗位。尽管两者都与资金和账务打交道,但其具体的工作职责却有着明显的区分,同时又需要高度的协同合作。本文将详细解析公司出纳和会计各自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他们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与制约。
一、公司出纳的主要职责
公司出纳是企业资金的“守门人”,直接负责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管理。他们的工作更加侧重于资金的日常操作和实物管理,强调准确、及时和安全。
1. 现金管理 现金收付: 负责日常经营活动中现金的收取(如销售收入)和支付(如零星采购、差旅费报销等),并确保金额准确无误。 库存现金保管: 严格按照国家现金管理制度和公司规定,妥善保管库存现金,不得超限额。定期盘点现金,保证账实相符。 现金日记账登记: 每日根据实际收付业务,序时登记现金日记账,确保日清月结,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现金一致。 2. 银行存款管理 银行收付款: 负责办理银行转账、汇款、支票开具等业务,包括收取银行进账单、办理对外付款等。 银行对账: 定期(通常是每月)与银行进行对账,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查明并处理未达账项。 银行账户管理: 负责公司所有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销户等手续,保管好银行印鉴、重要空白凭证等。 3. 票据管理 票据收付与保管: 负责收取和支付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并登记相关台账。妥善保管未使用的空白票据和已收付的票据。 发票、收据的初步处理: 负责收取并初步审核原始票据(如增值税发票、报销单据),确保其完整性和合规性,为会计凭证的编制提供基础。 4. 工资与报销发放 工资发放: 根据人事部门和会计部门核定的工资表,负责员工工资、奖金的现金发放或银行转账。 费用报销: 审核员工报销单据的合规性(如附件是否齐全、领导是否签字),并按规定支付报销款。 5. 其他辅助性工作 保管好各种印鉴、密码。 配合会计人员完成各项核算工作。 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核心要点: 出纳的工作强调“实物”与“操作”,即钱的进出、保管与登记。其职责边界明确,通常不参与会计核算与报表的编制。二、公司会计的主要职责
公司会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者”与“分析师”,他们负责对公司的所有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工作更加侧重于账务处理、核算、报表编制和税务管理,强调准确性、合规性和信息分析。
1. 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 审核原始凭证: 接收出纳或其他部门提交的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银行回单),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 编制会计凭证: 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明确借贷方科目和金额。 登记会计账簿: 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各类会计账簿,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 固定资产与存货管理: 负责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增减变动核算、折旧计提;负责存货的入库、出库、盘点及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 归集和分配各项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计算产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 2. 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 编制财务报表: 定期(月、季、年)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报表,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财务分析: 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公司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3. 税务管理与申报 税务核算: 负责各项税费的计算、申报和缴纳,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税务筹划: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税务筹划,优化公司税负。 发票管理: 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的领购、开具、认证、保管和核销等。 4. 内部控制与审计配合 协助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参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保财务流程的规范化和风险控制。 配合外部审计: 准备审计资料,解答审计师提出的问题,配合完成年度审计工作。 5. 预算编制与控制 协助编制预算: 参与公司年度财务预算的编制,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 预算执行监控: 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档案管理 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财务资料,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和管理。 核心要点: 会计的工作强调“核算”与“报告”,即对经济业务的分类、记录、汇总和最终呈现。他们是公司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三、出纳与会计的协同与制约:内部控制的核心
出纳和会计的职责虽然不同,但他们的工作是紧密衔接、相互依赖的。更重要的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两者实行“钱账分管”的原则,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旨在防止舞弊、减少错误。
1. 职责分离的重要性为了保障公司资金安全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出纳和会计的岗位必须分离。具体表现为:
钱、账不能由同一人管理: 出纳负责钱的收付和保管,会计负责账务的记录和核算。这样可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 原始凭证的流转: 出纳接收和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后,会将其移交给会计,由会计进行更深入的审核和编制记账凭证。《会计法》明确规定: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出纳人员不得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工作。”以及“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这都是为了强调职责分离的重要性。
2. 如何协同工作? 信息传递: 出纳每日或定期向会计提供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所有相关的原始凭证,供会计进行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 对账核对: 会计根据出纳提供的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定期进行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确保账务与实际资金流一致。 报销流程: 员工提交报销单据,可能先由出纳初步审核并支付,再由会计进行详细审核和入账。 工资发放: 人事部门提供人员信息,会计核算工资总额及明细,出纳根据会计核算的金额进行发放。 3. 相互制约的体现 出纳的账务: 出纳登记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其保管资金的明细记录,也是会计核对的重要依据。 会计的凭证: 会计编制的记账凭证和登记的账簿,是对出纳业务的二次确认和系统性记录。 定期盘点与核对: 会计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出纳的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并与账面余额进行核对;同时也会核对银行存款余额,确保双方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四、成为优秀出纳与会计所需的能力
无论是出纳还是会计,要做好本职工作并有所发展,都需要具备一系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1. 对出纳的要求 细致严谨: 钱的收付和保管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求出纳有极强的细心程度。 诚实守信: 直接接触公司资金,职业道德和诚信是基本要求。 熟练操作: 掌握现金点钞、验钞、银行结算、网银操作等技能。 熟悉法规: 了解《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银行结算办法》等相关法规。 保密意识: 妥善保管重要印鉴、票据及财务信息。 2. 对会计的要求 专业知识: 扎实的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专业知识。 分析判断能力: 能够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熟练操作: 精通财务软件(如金蝶、用友)、Excel等办公软件。 持续学习: 会计准则、税法政策频繁更新,需要会计人员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严谨细致: 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同样需要高度的精准性。 沟通协调能力: 与内部各部门、外部税务机关、银行等进行有效沟通。总结
公司出纳和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扮演着各自独特而又相互依赖的主要角色。出纳专注于资金的实际收付和保管,是企业资金流动的执行者;而会计则侧重于经济业务的核算、记录和报告,是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者和分析者。两者通过严格的职责分离和紧密的协同配合,共同构筑起公司内部控制的坚实防线,保障资金安全,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