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两个财务指标,它们的名称很相近,但是表示的意思却不太一样,到底其中的意义和逻辑是什么呢?
先来看一下这两个指标:总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收益率。
对于第一次看到这两个指标的人来说,是不是觉得它们是一样的呢?答案是不一样的。
1、总资产报酬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 Ratio):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EBIT)/平均总资产
总资产报酬率又称为资产所得率,它评价的是所有资产的整体获利能力,综合反映的是企业运用资产的经营能力。注意看分子是息税前利润,我们都知道,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为什么使用的是息税前利润而不是净利润呢?可能很多人没想过,只是大概地以为分子表示的利润,代表回报。其实还是有内在原因的,企业的资产来源于两部分:股东权益(净资产)和负债,既然分母是考虑了股东的投资也考虑了债权人的投资,那么分子也应该考虑这两部分以及所得税,这样分子和分母就十分契合地反映了总体的经营能力(运营效益)了。具体意义如下:
①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
②企业可据此指标与市场资本利率进行比较,如果该指标大于市场利率,则表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很多时候也用来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举债经营);
③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对它分析可以做到“物尽其用”,提升企业的资产收益水平);
2、总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ROTA):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评价的是所有资产的整体盈利能力,综合反映的是企业拥有的资产,经过运营之后,最终收益的产出,可以整体体现公司的竞争力。在考虑企业对于净利润的实现情况时,往往更关注这个指标。具体意义如下:
①总资产收益率指标集中体现了资产运用效率和资金利用效果之间的关系;
②在企业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利用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可以分析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确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③总资产收益率指标还可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表示的意义,因此也就决定了其使用的场景。当你想知道一家公司的经营水平、运营能力时,可以侧重考虑前者;如果你想考察一家企业的盈利水平及其相关风险时,可以侧重考虑后者。虽说区别看似不大,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却显得尤为重要。举例:一家负债率非常高的企业,其总资产报酬率可能非常好,但是其总资产收益率却可能表现就没那么出色了。这就说明了这家企业的经营水平很好,但是资金管理能力却很一般。
或许你会有这样的看法:两个指标不必太关注其差别,懂得大概意思就好。然而现实中的应用场景远比书本知识要复杂和诡谲的多,有备无患这个词是老祖宗总结了很多经历之后给我们留下的智慧。
最后再补充一下类似的几个指标,看看这几个问题,感觉一下之后,你就会对上面的区别更有体会了。
有净资产收益率,为什么没有净资产回报率;
有会计报酬率,为什么没有会计收益率;
投资回报率和投资收益率是不是就是总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收益率;
学习是个细活,当下人人都在内卷式地奋进,可能在以后和别人的差距就在于细节。
细节之美
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