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是财务的起点,工作是相对轻松的,一般来说,大概率是做A公司的出纳或B公司的初级会计,对同学们来说,工作的技术含量相对一般,个人的时间相对会比较多,这时候请你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工作中,手头的工作尽量不要出错,只要你错误相对较少,你的上级会慢慢的给你增加一些其他工作,比如兼任应收应付会计之类的,既然已经是出纳了,那大概率会计只路线是你第一条要走的路,在这条路上,尽可能多看一点,多学一点,这对你以后有好处,而多学一点的基础就是尽量少出错。同时,也提醒你,如果你做出纳都频频出错,那建议你在出现更大的问题之前,及时转行。
2、既然是应届生或是初入财务职场,已经进财务部门了,那请记得,进入一家公司,先行搞清楚公司有哪些部门,每个部门的情况,以及最重要的工作流程,即一单业务怎么开始的,到最后是怎么结束的。审计中这叫穿行测试放到财务中,你要想各种办法,去了解业务的每个环节大概是怎样的,这也对你及将来很有用处,切记。
3、既然会计部门的事情你在学,业务你也在了解,那么就开始想一下,你将来到底走什么路线?一般来说财务有3条路线:
(1)账务路线
一开始是会计后续是总账,财务经理,最高形式是统管财务部门的总监。
这条路线走到后面,需要学其他领域的东西。到了财务经理层面,你就要开始接触怎么做财务分析,包括预算,变动分析,业务模式分析,流程改进等等。
到了总监级别,不光是分析,你还要参与业务模式的优化与更新,也即是说,这条路线牵涉到了其他两条路线的能力,学的东西非常多,但也是能走的最远的。
(2)财务分析路线
这是这几年的大热,因为RPA 技术和ERP技术的发展,会计路线所需要的人越来越少,而对于分析路线,所需要的人则开始增加,这里说的分析,是分析什么呢?
即报表数宇中各类数字超常变化的原因,与预算相比变动的原因,具体项目的报表数字分析等等。
可以理解为是报表的分析,或者说公司内部的分析,也就是在内部视角进行分析,看清楚了,是内部,牵涉到业务的分析相对较少,更关注内部的各项事务,其至是参与流程改进,这条路线其实可以理解为商业分析前夕的阶段,很多公司的财务分析做了几年之后,或是转统管财务,或者去商业分析。
(3) 商业分析路线
这是最建议大家走的路线,这其实是商业分析的基础。
先理清楚内部的流程,然后开始把眼光放到公司外,分析行业,分析对手,分析市场。
你公司的产品,在市场里什么位置,占比,以及对手的竞品情况,和对手的商业模式和你这里的区别,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你就是老板心中的N0.1,因为你对于行业和市场的了解,是到了可以和老板讨论怎么修改商业模式的时候了,这条路线能走的很远,而且只要扎根一个行业,就能成为行业的专家,非常难被替代!
4、如果你路线选好了,那么,请你也思考下,你想要去的行业,现在你是出纳,在某个行业,别觉得自己会在这个行业一辈子,一般没到上述三条路线的高阶的时候,行业都还有机会换这时候,请你打开一些股票软件,定期看看各大券商的研报,看看他们对后续行业的看法,选中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行业,这时候,你有2种走法:
(1)选一个相对成熟和利润高的行业,做中层,拿个年薪40-80W,朝九晚五,可能会加加班,但是相对稳定。
(2) 选一个快要起来的行业,在行业早期或者中期加入,争取做到中高层,然后一旦上市,实现财务自由。
2条路线,你自己选,想稳一点的那就路线1,想搏一搏的,选2,但这也和你的个人判断有关。现在各行各业的情况和以前完全不一样,隔几年就有各风口上来,风口一来一批人就财务自由,所以别觉得轮不到自己,每个人都有机会,就看你分析的行业够不够深。这里也是财务行业和以前最大的区别,那就是要真的静下心来,好好的分析和选择自己的行业,而且最好是在30岁前选择完毕,这不会
是你第一次选择,因为当你经历了一波风口之后,5-8年内会有下一次风口来,但是有个原则,那就是你下一次选择的行业一定是和你第一次选择的行业是有一定关系的,这样的话你在业务模式上的理解才会有连贯性,不然的话完全不同的行业,你的核心,即对业务的理解优势就没了。
上述,基本都是职业方面的规划,但这是路线,你本人的内功修炼很重要,业务模式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养成都是日常的。
请记得,如果是个初级财务,每天晚上的时间不应该是刷剧和上分而是考证。
大学毕业,能考CPA,那就赶紧去考,在你记忆力和精力都最鼎盛的时候,把证书考掉,一般CPA出来之后,这辈子要考的证书也就没了,到时候你想怎么刷剧怎么刷剧,天天晚上打游戏都没问题,先考证书,尽量快的,短时间内把证书考出来,这样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