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财务管理》说课稿

《财务管理》说课稿

1)了解财务管理环境,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2)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能够站在企业和社会角度认识会计系统的定位。

(2)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实务中行之有效的理财技术和方法,培养观察、探究、比较和概括能力;

2)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理财观念;

3)掌握财务管理决策的实际能力。

(3)素质目标:

1)突出财务管理职业素质、创新素质培养和财务管理思维训练;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课程的学科关联度

先修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

后续课:《税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等课程。

显然,这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模块设计

本课程以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基础,以财务管理的实用技术为核心,形成五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模块。它们分别是:

1、财务管理基础模块;

2、筹资管理模块;

3、投资管理模块;

4、营运资金管理模块;

5、收益分配管理模块。

(二)课程重难点与学时分配

课程重点:我将本课程的重点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它们的学时分配如图表所示:

1、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讲授5学时,实训5学时。

2、筹资与投资决策方法:讲授18学时,实训20学时。

3、营运资金管理:讲授5学时,实训5学时。

课程难点:

1、资本结构决策;

2、项目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

3、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

(三)课程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选取的依据

依据高职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我们选用了安徽大学出版社,阎永海主编的《财务管理》,这本教材强调理论够用,突出实践,被入选为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由于它具有“体系科学合理、内容详略适中、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点把握准确到位”的特点,学生使用后反映较好。

2、教材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依据课程目标,我们尝试改变教材概念性的陈述,突出实务教学;同时充分考虑既利用管理学、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又能与相关的管理会计、税法、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等课程的有效衔接,对教材内容做了适当增删,整合成十个章节。这是各章节的学时一览表。

3、参考资料

除了使用的教材外,我们在教学中介绍国内外财务管理领域最新的实务知识,向学生推荐参考书以及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财务管理类报刊杂志。提供影像资料,推荐相关网站,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会收集、摘录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依据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我们在这门本课程的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课堂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对于启发式教学法,主要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激发学生思维,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

2、对于任务驱动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法,可以以任务的形式来驱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3、对于案例教学,我们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变抽象为具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教学”。

4、对于课堂讨论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们在传统板书的基础上,一方面采用直观形象的挂图模具演示和多媒体动态演示,运用手工做账与上机模拟实训,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理财技术,另一方面采用学生“走出去”进行课外企业调查实践、实习实训,“请进来”聘请理财专家讲座等手段将学生培养成能与企业“无缝接轨”的高技能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围绕着注重实践教学的基本教育理念展开的。下面简单说一下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二)考核方式

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我们采用了财务管理课程侧重能力型考核体系,该体系能很好体现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

四、学法

(一)学情分析

本门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学生经过前期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会计学基础知识,但缺乏财务管理实务操作经验,知识与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强调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以实践、探索和交流为途径,培养实践操作技能。

(二)学法指导

众所周知,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力图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就是为了不教”。主要引导学生进行:

1、探究学习

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开放学生思维。

2、协作学习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开阔思路,促进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老师则在讨论中释疑解惑。

3、知识迁移

引导学生将知识迁移,培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总结

(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总结

本课程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依据课程考核体系反映:教学三维目标完成情况较好,学生考证通过率很高。而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反馈调查发现,本专业学生掌握了实用的理财技术,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迅速与用人单位“接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教学内容的总结及调整

我们每学年都根据企业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报经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

(三)所用教材的分析总结

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根据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大家反映较好。它将经典财务管理理论与现代实践经验完美结合,注重学生财务管理实用技能的培养,对于个别理财操作技术及案例略显陈旧,我们在教学中都适当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务知识。

(四)教学方法的改良与创新

基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门课程的设计是围绕着注重实践教学的基本教育理念展开的。为此在教学方法的改良与创新方面,我们着力构建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通过以下四方面来实现:

1、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教学多元化。即将理论内容分为若干模块展开教学,实践教学采用课内实训(包括手工做账与上机实训),课外企业参观实习、调研、顶岗实习以及聘请一线专家讲学等第二课堂的开展等。

2、讲练结合。课堂讲授从实际运用出发,讲解与操作并行。

3、现场教学。通过各种方式的实践、实训,有效地进行了现场教学,使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情景教学。按照财务管理模块设计不同的情景,学生可以自设情景,也可由教师设置情景,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感受和体验所扮演的“财务人员”角色,使所学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被学生接受。

以上是我们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说课内容,恳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谢谢!获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