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衢州审计一二三四抓实审计质量生命线

衢州审计一二三四抓实审计质量生命线

衢州审计一二三四抓实审计质量生命线 时间:2023-05-26 11:38:04 | 来源:中国网

首页>衢州要闻>

近年来,衢州市审计局高度重视审计质量管理工作,以总体审计质量观,严格落实全员全流程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办法,通过程序管控“全程化”、实施管控“精准化”,打造质量管控“体系化”,全方位,稳进提质,抓实审计质量生命线,有效提升审计监督质效,取得较好效果。

一、以“一张单子”管到底。打造审计项目“流转单”,建立项目流转机制。严格按照审计工作流程,为每个审计项目配备一份审计项目流转单,流转单包含项目名称、控制环节、办理人员、实施时间、办理结果、移交人员等信息,并在各个控制环节设置完成时限。审计组按照审计程序、项目进度有序开展工作并流转,做到“单随人走、随做随签、一项一签、工完签完”。通过“一张单子”管到底,每个项目进展情况、每个责任部门以及每个责任成员的任务流转情况清晰且可追溯,实现对审计项目实施的“精准化”管控和对每个项目运行全貌更直观和更准确的把握。通过年底复盘,分析影响项目进展的环节和责任,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和措施。有效解决了部分审计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行动迟缓、效率低下、搪塞扯皮等“庸懒散拖”问题,极大提升了审计实施效率和效果。

二、以“两个上墙”强化争先意识。一是制定《审计项目挂图作战表》,将全年审计项目任务分解,每个项目详细标注实施处室、审计人员、完成时限和成果成效等四个重点内容,年度所有审计项目在“什么人员、什么进度、什么成效”一目了然,实现了项目明确、分工明确、进度明确、责任明确。同时,建立项目进度管理督办机制,局办公室安排专人每月对审计项目实施进度进行汇总统计,动态更新项目完成进度,做到月统计、季通报、实时预警,及时传导进度压力,让审计人员人人心中一张图,个个肩上有担子,时刻紧盯目标任务,严格把控时间节点,确保审计项目按时限完成。二是深化推进衢州审计系统“做四能干部·创五最机关”活动,制定《2023年衢州市审计局“四能干部”得分表》,共有6部分35项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对话、创新、实操四个方面,通过具体指标量化,每季度进行公示,推动审计干部脑勤腿勤、实干争先,全面提升审计干部“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科学精神”。组织开展审计综合业务知识“双月考”活动,将审计法、审计准则、省厅及市局出台的各项业务制度等应知应会内容纳入考试范围,每两月一次闭卷考试,并将考试结果“上墙通报”,倒逼审计干部提升业务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推进“两专”能力提升。截至目前,已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法等相关考试。

三、以“三个链条”构建闭环机制。一是紧抓程序链,全过程监控审计质量。出台《全员全流程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办法》《审计质量风险防范清单》,细化审计业务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审计项目全过程控制体系,形成事前准备控制、事中现场控制、事后反馈控制等审计全流程120余项质量风险防范点,为审计操作规程和业务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有效参考。二是紧抓责任链,全过程压实质量责任。以“审计责任”为切入点,制定《审计项目分级质量控制责任清单》,细化审计组成员、主审、组长、业务部门、分管领导、审理机构、总审计师及审计机关负责人在项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责任,构建审计质量控制链条,形成职责明确、环环相扣的闭环控制责任系统,确保审计责任全链条可控、全过程可溯。同时,根据审计流程和责任分工,形成“审计业务流程图”“审计人员责任图”等9张导图,条目式列示审计全过程管理流程、各环节质量控制节点以及相关责任人员控制责任。为审计人员理顺审计程序、明确审计分工、明晰审计责任、强化审计管理等提供一目了然的对照式执行清单。三是紧抓考核链,全过程提升审计质效。以“做四能干部·创五最机关”活动为契机,将审计项目计划论证、审计实施方案评议、审计文书质量审核等方面的质量管控要求细化成考核指标,纳入赛马比拼机制,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分别赋“红黄绿”三色码进行量化式审查、评价,进一步倒逼审计干部固化审计质量管控意识,更好提升审计工作效能。相关做法被《浙江审计简报》刊发推广并在2023年全省审计执法质量提升培训班上做典型发言。

四、以“四问四答”做实研究型审计。一是坚持“以研定审”,回答为什么审的问题。召开审计项目谋划推进会,强调将学习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点学重大政策、重要措施,并与审计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找准切入点,周密谋划审计项目。如我局实施的“衢州市2023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就是通过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中央省政府、市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两级政府报告均提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为此,初步锁定项目方向,再经过多次组织学习研讨,最终经局党组讨论确定实施,项目取得较好成果。二是坚持“凡审必研”,明确审什么的问题。重视调查研究,做实调查了解。明确在审计实施前,处室分管领导要主动对接、带队开展调查了解,充分了解项目立项背景、运行现状、日常管理发现的问题、领导关注点等,了解审计成果使用者的需求,把握审计方向和重点,明晰审计产出目标,提高审计精准度。三是坚持“研以促审”,解决怎么审的问题。主要是画好一张图即“项目实施思维导图”,围绕“为什么审、审什么、怎么审”,从目标体系、责任体系、措施体系、产出体系四方面研究绘制“项目实施思维导图”,展示审计项目整体思路,由局班子成员集体把关,指导审计组提升审计思路、优化应对措施、预判产出方向。以审计模型和审计成果导向型,引导审计人员养成深思细悟的审计思维和习惯,提升“要研究”“能研究”“会研究”的能力。四是“研以强审”,回答审得怎么样的问题。开好一个会即审计报告论证会。在审计报告出具阶段,审计组需围绕“项目实施思维导图”,逐一对照项目的完成情况、审计质量的把控情况和审计成果的产出状况,形成审计报告,局班子成员对每个报告进行集体把关,通过群策群力,打造高质量审计报告。2023年,局班子共召开40余次业务会议,专项讨论20余个项目的审计报告,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效明显提升,如市委主要领导就对我局开展的衢州市科创飞地运营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报告作出“审计报告很清楚”的批示。同时,用好审计项目成果,积极推动审计实践和审计科研的转化结合,2023年,结合经责审计等审计项目,我局完成省厅重点审计科研课题2篇;省厅一般课题立项12篇,为近年来获省厅立项最多篇次。(邹慧 供稿)

打印文章 收 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