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在线个人所得税计算工具(2011版)<个税在线计算器在线使用>

在线个人所得税计算工具(2011版)

一、征收范围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一)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必须是承包、承租人对企事业单位经营成果拥有所得权。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缴纳一定费用后,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所得。

(二)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三)企业实行个人承包、承租经营后,如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应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划个人所得税。

(四)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税率

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0元的502超过5,000元至 10,000元的部分102503超过10,000元至 30,000元的部分201,2504超过30,000元至 50,000元的部分304,2505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6,750

三、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个人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既有工资、薪金性质,又含生产、经营性质,但考虑到个人按承包、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到的是经营利润,涉及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扣除所得税法规定"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3500元,实际减除的是相当于个人的生计及其他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3500元

个人在承租、承包经营期间,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凡承租经营后,未改变被租企业名称,未变更工商登记,仍以被承租企业名义对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论被承租企业与承租方如何分配经营成果均以被承租企业为纳税义务人"。即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先缴纳企业所得税然后才按个人承包所得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以其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小李2018年承包某商店,承包期限1年,取得承包经营所得40000元。此外,张某还按月从商店领取工资,每月3000元。计算张某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

(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40000+12×3000)-12×3500=34000(元)

(2)全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4000×30%-4250=5950(元)

实行承包、承租经营的纳税人,应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计算纳税。纳税人在一个年度内分次取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在每次取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后预缴税款,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如果纳税人的承包、承租期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经营不足12个月,应以其实际承包、承租经营的期限为一个纳税年度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该年度承包、承租经营收入额-(3500×该年度实际承包、承租经营月份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小李于2018年5月1日起,承包一个单位的门市部,经营期限5个月后,取得经营收入总额200000元,准许扣除的与经营收入相关的支出总额100000元。计算该个人承包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

(1)承包经营所得 = 200000 - 100000 = 100000(元)

(2)承包经营的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0 - 3500 x 5 = 82500(元)

(3)承包经营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 82500 x 35% - 6750 = 22125(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