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经济,未雨绸缪,备战备荒,一个重要的动向,非常值得关注:
美国媒体彭博社于2月22日发出一则报道称,“中国政府出于数据安全风险的考量,敦促国有企业放弃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
图片来源:彭博社报道截屏消息人士称,中国正在力求限制与美国有联系的全球审计公司的影响力并且保证"数据安全"和“加强”当地会计行业,同时没有确定任何变化的期限,随着合同到期可能会逐渐发生替换。
虽然离岸子公司仍然可以使用美国审计师的服务,但已经坚决建议母公司在外国合同到期时聘请中国当地的或香港的审计师。
当然,这个消息只是彭博社一家之言,目前中国国内官方并没有任何明确公开的信息可以证实这个消息的真伪,但是结合现实来看,空穴来风,必然有因。
如果该消息得到了证实,那么说明在某些领域,中美脱钩没有停止,反而在继续加速。
如果该消息被最终证伪,那么也注定给中国在金融和投资领域的全球开放动作,带来一定的冲击。
对于“四大审计行”和中国经济的关系而言,很多普通人是不了解这背后的因果逻辑的,所以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对四大审计行的介绍和本质挖掘,结合这个最新的动向新闻,进行因果梳理,趋势研判。
图片来源:头条1
四大会计事务所,是哪几家?在中国经济环境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个部分属于基础认知普及,如果有相关认知和基础的朋友,可以选择跳过,直接从第二部门开始阅读。
对于绝大多数连会计和出纳这两个职业都分不清楚,以及和金融行业没有关联的中国人来说,实际上对于“会计事务所”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的认知,是缺失,或者说是完全空白的。
说到会计师的起源,那么就要回溯到1581年的意大利威尼斯,那时候由于地中海地区的航运比较发达,相应的带动了商业的扩大,于是出现了众多企业。这也为具备专业会计知识的人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职业道路,所以当时世界上第一个会计职业团体“威尼斯会计协会”便诞生在这里。
会计师行业的大力发展则源于发生在1720年英国的那场“南海泡沫事件”。
所谓的“南海泡沫事件”就是针对英国南海公司脱离常轨的投资狂潮从而引发股价的暴涨和暴跌,以及随后的大混乱。在调查南海泡沫事件中,英国国会秘密委员会首次委托民间第三方独立会计师对南海公司进行查账,调查结果显示,南海公司犯下了严重的诈骗以及做假账等舞弊行为。
1844年,英国颁布了《股份公司法》,创立了股份公司这一新的法人组织形式。
1900年和1907年,英国议会对《股份公司法》进行了两次重大修订。这两次修订对审计师的职责和法律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的英国会计师专业团体,还专门聘请了资深律师团对有关审计师职责的条款进行了解读,并出具了律师团法律意见书,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审计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对《股份公司法》的修订以及律师团的法律意见书,为全世界注册会计师的职责界定奠定了基础,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特别是1900年修订的《股份公司法》中规定:审计师在任何时间都有权接触和获取公司的账簿、账目和会计凭证,同时有权要求公司的董事、管理层向审计师提供其认为在行使审计职责时所必需的信息和解释说明。公司账本不仅包括会计账簿,还包括公司的各种会议纪要、信函往来记录等所有记录。
律师团认为,公司董事如果在对审计师提供材料上有所保留,或是拒绝提供审计师执行审计工作时所需要的解释,那么这样的董事是不称职的。
上面的这段论述看上去像是偏袒审计师,因为在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审计师有权来决定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材料。
“但如果由被审计对象来决定什么是可以让审计师看的材料,什么是不可以让审计师看的材料,这不是天大的荒唐吗?”这是100多年前律师团质询的原话。这奠定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地位。
可能很多圈儿外的朋友不知道会计师是一个什么行业,这里我简单给大家描述一下。
举个例子:
企业经过一年辛苦的经营和发展,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编制一份财务报表,并展示给所有报表使用者。
报表使用者有很多,例如监管机构、投资者甚至包括企业自己的管理层和治理层等等。
他们当中从事什么行业的人都有,所以未必都能看得明白这份报表到底符合不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于是乎,注册会计师诞生了。他们凭借自己对会计准则和企业业务的理解,通过一系列检查,评估企业编制的这份财务报表到底靠不靠谱。这就是常说的鉴证服务,也是这个行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经济社会的护航者和经济规则的监督者,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一方面担负着塑造市场经济微观主体,规范企业经营活动的重任;另一方面又是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执行者。
当今在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里,全地球的会计师事务所有上万家,在中国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就有9,000多家。
数量多,并不重要,但是在全球化大环境和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当下国际金融市场中,有四家会计事务所,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行业标杆和头部代表,也就是金融行业常说的“四大行”。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约有不尽相同的范畴所指。如今,大致指的是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没错,“四大”如今在中国内地开展的业务,都是自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品牌进入内地以后延续或开创下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这四大会计事务所,在中国经济环境中发挥的作用,虽然和老百姓没有多少关系,但是直接关联中国的企业和资本:对于全球主流的金融市场而言,如果有中国的企业想要参与和上市,那么四大行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必备,公认的基础材料之一。
从规则和现实出发,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就是美元霸权规则体系之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华永道是英国伦敦的
德勤在美国纽约
毕马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安永在英国伦敦
一个重要的动向值得关注:2023年,俄乌局势未有缓解迹象,冲突继续制裁加码。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全部宣布与俄罗斯断绝关系。
普华永道和毕马威于3月6日晚间宣布退出俄罗斯,安永、德勤紧随其后,这四家公司在俄罗斯雇用了超过1.59万名员工。
四大从俄罗斯彻底,正式让俄罗斯成为全球化和美元体系中的金融孤岛。
同样的剧情,是否会随着美国对中国的歇斯底里,在中国上演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2
从本质出发,四大会计事务所,应该如何去理解其自身作用和意义所在?
事实上,四大品牌国际会计事务所,在行业内,是具有绝对话语权和权威象征的标杆头部代表。
某种程度上,说是“审计霸权”也毫不为过。
当然,国际关系友好的时候,伴随中国加入WTO,中国资本出海,中国本土企业赴美上市IPO这样的蜜月期进入中国的四大行,带来了很多成熟的金融管理和行业示范,这个意义没有必要否认(自“四大”在华开展业务之初,首先展开的业务就是与中国最大的几家国有银行打交道,之后诸如毕马威帮助央企海外上市等等,哪一个不是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数据的?自此以后,一以贯之,“四大”服务中国企业——从央企,到地方国企,再到外企、民企,多有涉足。),但是,来到2023年,面对美国针对中国多个维度的围追堵截,以及不加掩饰的敌意和脱钩表现,确实需要好好审视一番美欧会计师事务所在国际市场上的“审计霸权”了。
“四大”在全球审计领域处于无可置疑的霸权地位。
仅在欧盟,针对上市公司提供财务审计“四大”的市场份额超过了90%。
在英国和美国市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9%。
简单来说,四大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来说,审计绑定,资质和品牌垄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而这种审计霸权的背后,实际上是华尔街规则和资本所赋予的,四大审计霸权,就是美元在金融市场的规则霸权。
有地位,并不代表就一定水平高,搞金融的都懂,稍微了解资本市场的人都明白,底线这种东西,内资外资,要没有都是没有的,没必要神化这些外来的洋和尚:
在过去几年,全球最大的四家会计事务所,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四大”——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都频频被曝审计丑闻。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查,都是大案子,大丑闻,从报告风险到道德问题,层出不穷,五花八门。
金融圈子里面那点龌龊套路,在四大行一个都不会少,只会多。
天天和利益打交道的玩意儿,什么洁身自好,专业负责,在广告和宣传册上看看就好,别当真。
但是吐槽归吐槽,审计霸权还是现实存在的,四大在全球审计领域处于无法替代的霸权地位。
非营利性研究所The Maturity Institute还发布了一份关于“四大”的初步研究报告,其中将“四大”描述为“卡特尔式垄断集团,充斥了管理不善、无效的治理和监管以及过时的会计和审计实践”。
如果了解美元霸权,那么对于四大会计事务所所对应的审计霸权,其实不用过多介绍。
图片来源:头条3
趋势研判:空穴来风,必然有因,中国国企和四大会计事务所的后续,怎么看?
美媒评估称,中国国企终止与“四大审计”的合作,将会对这些审计公司造成巨大打击,仅在2023年“四大审计”就从中国客户手中获得了206亿元的总收入。
虽然目前有关消息并未得到证实,但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管理委员会(PCAOB)已经开始放狠话了,其声称若审计受到阻碍,将会采取行动。
据台媒报道,日前PCAOB主席威廉姆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