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中国恒大的财务报表粉饰术与杠杆现形记<恒大的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恒大的财务报表粉饰术与杠杆现形记

上市6年后,中国恒大规模在国内房企里成功登顶。

这绝非“偶然”,丰富多元化的土地储备成就了中国恒大。

早于2004年,中国恒大就提出了“布局全国,进军二线”战略,这距离其登陆港交所还有5年。2010年,上市伊始,中国恒大将“深耕二线、拓展三线”作为其长期目标。当年,上市公司土储已达9600.3万㎡。

2013年,中国恒大开始注重住宅地产项目的区位布局。彼时,上市公司新获取项目66个,一二线城市项目占比51.5%。相较上年27.66%的权重,已是大幅上升。2014年,中国恒大明确“更好地平衡一、二及三线城市项目区域布局”战略。该年,上市公司土储为1.47亿㎡。

此后,中国恒大在拿地方面回归“一二线”城市,在总土储中占据绝对优势。

2016年、2017年,上市公司总土储相继突破2亿㎡和3亿㎡大关,相应数值为2.29亿㎡、3.12亿㎡。2023年上半年,中国恒大新购入79幅地块,新增土储4449万㎡,总土储增至3.19亿㎡。

▲数据来源:中国恒大历年财报

不难看出,中国恒大新一轮快速扩张始于2016年。与上一轮运用“永续债”进行疯狂地扩张不同之处是,上市公司开始了新的“玩法”,运用非控股权益在拿地上快速狂奔。

但,不论是永续债,还是非控股权益,中国恒大都将其使用得炉火纯青,而这两者又是房企在扩张时用来“隐藏负债”的利器。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表示,因为永续债可以计入权益而不计入负债,如果能在较短时间内偿还或进行恰当置换而避免利率大幅跳涨,则会是一种高速发展引发的资金迫切需求之下的杠杆之上再加杠杠的融资之道。但是,实际上,永续债带有明股实债的性质,若是将永续债也计入负债,会使净负债相应推高很多。

此外,非控股权益的大量使用,实际上是中国恒大在降低表观负债率的一种财务技术措施而已。这一财务措施将之前需要并表的控股类项目子公司改变为不需要并表的只持有少数权益的项目子公司。这样就可以将这些项目子公司的负债转移到作为上市公司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之外,让上市公司的表观负债率降下来,以优化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以此来提升上市公司资信评级,从而利于维护公司的股价、市值以及提升融资能力。这是上市公司通常优化和粉饰报表的财务技术手段之一。

资金链“紧”了,被动高息发债

如期完成过去年度销售目标的中国恒大,将2023年的销售目标设定为6500亿元,这比2023年销售额要多出489.4亿元,增长可谓“不小”。

继续地扩张,意味着需要充足的“现金流”。

但,过往奉行“现金为王”中国恒大,正在将之抛诸脑后。据其披露,2023年中期,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22亿元。要知道,在这之前的2018年,中国恒大的现金流一直处于正向且向好态势(半年度、年度,分别为183.13亿元和547.49亿元)。

变化之快,如同天气。

处于“紧张”状态的,还有上市公司的资金链。

据其2023年中报,期内,中国恒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68.33亿元,受限制存款及现金为811.85亿元,而其短期借款却高达3758.45亿元。前两者难以覆盖后者,且缺口为878.27亿元。如若剔除受限制存款及现金,这一缺口将扩大至1690.12亿元。可见其短期偿债压力之大,但这样的缺口之于中国恒大已是由来已久。

所谓“戴着脚镣跳舞”,中国恒大正“以身试法”。

迫于现金流和资金链的紧张,进入2023年后,中国恒大在加速大规模高息发债。

1月21日,中国恒大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景程有限公司以“现有债务再融资及用作一般公司用途”为由,相继发行两笔金额均为20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其中,一笔于2023年到期,利率为11.5%;另一笔于2023年到期,利率为12%。

在这之前的5天,中国恒大以相同理由还相继发行了两笔金额均为10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其中,一笔于2023年到期,利率为11.5%;另一笔于2024年到期,利率为12%。不难发现,上市公司在将债务“拉长”。

单从利率来看,较之2023年所发行的此类票据,至少上涨1个百分点。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就快回到2018年高息发债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后者利率要普遍高于过往年份。

▲2023年-2023年2月中国恒大发行有限票据情况一览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分析表示,2023年,房企面临的两大困难是“年内到期的债务巨大,同时受疫情影响一季度销售乏力”,两相叠加之下,房企的资金面压力空前增大。因此,一季度加大融资的力度是房企缓解当下困难之举,预计未来加大发债力度的房企数量会逐步增多。

只是加大融资力度,势必导致财务成本上升。后者,又在三费费率“攀升”中“功居首位”,至少对于去年上半年的中国恒大是这样。

2023年中期,中国恒大的财务成本为89.55亿元,同比上涨43.99%,涨幅远高于行政开支、销售及分销成本。较之2018年中期,上市公司三费费率上升5.01个百分点至12.34%,可谓“攀升”。

对于中国恒大将如何来改善现金流,以及如何来缓解资金链的紧张,并解决好短期偿债问题?《青财经》已发函至上市公司,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永续债、非控股权益交替“上阵”,隐藏负债

运用“杠杆”高手,莫不如中国恒大,这绝非“虚言”。

将时间推至2009年11月,中国恒大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第二年,上市公司开始重仓三线城市。当年,中国恒大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5112.6万㎡,其中三线城市占比50.9%。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中国恒大实现合约销售504.2亿元,92.5%都是二三线城市贡献的。

虽然,2013年,中国恒大开始由三线向一二线城市回归,期内实现合约销售1004亿元。但,三线城市对于“千亿”销售额的贡献达到55.9%(二三线合计占比98.7%)。

一个清晰的事实已经显露,重仓三线,使得中国恒大仅用了5年便实现销售额“由百亿向千亿”的突破。

回归“一二线”,意味着拿地成本变高,需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