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信贷资产证券化(2023年1月)<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机构>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信贷资产证券化(2023年1月)

●政策方面,2023年,监管机构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完善资产证券化市场,推动市场健康发展。一方面,积极推动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上市以及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盘活小微企业贷款等存款资产;另一方面,继续推动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扩围,助力化解金融机构不良率;同时,鼓励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进一步发行。

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与疫情持续多点散发的国内压力,微观主体面临多重困难且市场活力仍有不足。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大幅下降,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RMBS发行萎缩,Auto ABS发行保持稳健,NPL发行单数创新高

2023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海外通胀高位运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受到新冠疫情持续多点散发的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疫情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2023年,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单数和规模双降,全年共发行150单,同比减少27.18%;发行规模3,556.84亿元,同比减少59.71%。2023年,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房地产市场的逐步修复以及新经济增长动能的逐步增强,国内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加之2023年基数较低,预计明年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将迎来增长。

发行构成方面,从基础资产类型来看,2023年,个人汽车贷款证券化产品(以下简称“Auto ABS”)保持稳健发展,发行规模占全年信贷ABS产品发行总规模的61.34%,居于第一;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以下简称“NPL”)受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上升影响,发行单数、规模均同比提升,发行单数创新高;微小企业贷款ABS产品在国家鼓励普惠小微金融政策影响下,发行规模增速较快;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含消费贷ABS和信用卡应收账款ABS,下同)发行略有下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以下简称“RMBS”)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发行遇冷,发行单数、规模均较上年大幅下降;企业贷款证券化产品(以下简称“CLO”)今年未有发行。

从发起机构来看,2023年,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起机构的结构仍保持稳定。汽车金融公司、国有银行 [1] 、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占据发行规模前列。

具体按基础资产类型来看,2023年,Auto ABS发行保持稳健,全年共发行45单,发行规模2,181.79亿元;发行单数和发行规模分别占总单数和发行总额的30.00%和61.34%,规模稳居第一。发起机构方面,Auto ABS发起机构共计18家,主要包括汽车金融公司和股份制银行,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其中,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比亚迪汽车金融以及吉致汽车金融各发行5单,发行规模分别为410.00亿元、240.00亿元以及198.34亿元,股份制银行类发起机构为招商银行,其发行规模为15.00亿元。近年来,随着碳中和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23年共发行8单车贷绿色ABS产品,规模累计237.40亿元,发行规模为上年的7.80倍。预计随着国内经济复苏,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汽车芯片短缺影响减弱以及国内汽车贷款市场渗透率提升,Auto ABS发行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2023年,微小企业贷款ABS发行14单,规模为464.75亿元,分别占发行总单数和发行总额的9.33%和13.07%,发起机构为泰隆银行、常熟银行、建设银行、浙商银行、温州银行和重庆三峡银行,总体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在普惠型微小企业贷款“两增”目标影响下,微小企业贷款ABS产品发行单数、规模均较上年大幅提升,同比分别增长55.56%和43.06%。

2023年,NPL共发行68单,为发行单数最多的产品,规模合计309.60亿元,分别占发行总单数和发行总额的45.33%和8.70%。2023年,宏观经济下行及疫情冲击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不良资产出表诉求较高。2023年,NPL发行单数和发行规模均高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6.25%和2.81%。从细分资产来看,NPL的基础资产主要为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发起机构除江苏银行外均为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此外,基础资产为汽车分期不良贷款以及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入池的产品发行量较往年有所增加。当前,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阶段,NPL作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的有效手段,预计2023年发行仍将保持稳步增长。

2023年,个人消费类贷款ABS共发行20单,规模合计355.29亿元,分别占发行总单数和发行总额的13.33%和9.99%,发行单数同比增加25%,发行规模同比下降24.71%。发起机构方面,2023年个人消费类贷款ABS发起机构共有13家,发行主力为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城商行。其中,发行规模位于前列的是宁波银行和马上消费,分别发行110.00亿元和67.16亿元。股份制银行作为过往本类产品发行规模最大的发起机构,今年仅平安银行发行1单产品。2023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居民收入增速下降,消费信心不足,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万亿元,同比下降0.1%,若剔除通胀因素加之12月疫情冲击,则实际下滑将更加明显,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发行规模亦受到影响。2023年7月,央行及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信用卡业务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监管,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或将刺激2023年信用卡、个人消费类贷款ABS发行。

2023年,RMBS仅发行3单,规模合计245.41亿元,分别占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单数和发行总额的2.00%和6.90%。发起机构方面,今年3家发起机构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均为国有银行。整体来看,RMBS作为过往年份发行单数、规模均占绝对领先地位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受房地产市场低迷,银行出表需求降低等影响,全年除年初外没有新产品发行。随着年内房地产政策落地,2023年房地产销售有望逐步恢复,同时RMBS产品以其较高的标准化程度、较好的流动性以及稳健的信用表现,在二级市场交易仍然保持活跃,预计2023年RMBS发行有望回暖。

2023年,央行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以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整体发行利率处于2%~3%之间,较上年大幅下降。产品发行利差仍与发起机构、资产类型、期限等因素高度相关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疫情冲击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整力度,4月和12月各降准0.25个百分点,两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提前完成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两次引导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累计下降0.2个百分点,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引导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行,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0.15和0.35个百分点,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整体来看,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整体发行利率趋势与基准利率变化趋势一致,各级别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用利差呈现下降趋势,但年末利率水平提升较为明显。

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各信用等级发行利率情况来看,2023年,AAA sf 级产品与基准利率的利差平均为51BP,AA + sf 级产品与基准利率的利差平均为77BP;相较于2023年AAA sf 级产品与基准利率的平均利差84BP,AA + sf 级产品与基准利率的平均利差119BP,2023年,AAA sf 级与AA + sf 级产品的平均利差均有所下降。

从不同发起机构优先A档(AAA sf 级)发行利率来看,2023年,汽车金融公司及汽车集团财务公司较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起产品的利率水平较低且不同发起机构之间差异较小,城商行及农商行发行利率水平明显下降,但不同发起机构利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消费金融公司发起产品的利率水平较高且波动较大,发行利率与发起机构自身信用水平和综合实力存在较强关联性。

从不同类型产品优先A档(AAA sf 级)发行利率来看,2023年,Auto ABS得益于基础资产的良好的历史表现及较短的期限,发行利率普遍较低;微小企业贷款ABS发行利率同样较低,主要得益于其较好的资产历史表现,以及发起机构优质的贷款管理能力;NPL针对不同的基础资产细分类型,发行利率差异较大,其中信用卡类NPL产品预期期限较短,整体发行利率较低,对公贷款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类NPL产品发行利率整体较高。个人消费类贷款ABS的发行利率较高且不同发起机构的发行利率差异较大,这与发起机构自身的信用水平及资产质量高度相关。

2023年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存量规模有所下滑,二级市场交易呈现小额高频的特点,目前交易仍以存量规模较大的RMBS和Auto ABS为主,两者成交占比接近90%

截至2023年末,受发行量减少的影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存量规模相较2023年初下降18.11%至14,336.63亿元,其中,RMBS和Auto ABS的占比仍维持第一和第二位。RMBS存量规模相较2023年初下滑21.23%至10,744.25亿元,占总存量规模的74.94%;Auto ABS存量规模相较2023年初下降3.70%至2,406.45亿元,占总存量规模的16.79%;随着NPL发行规模的增长,其存量规模相较2023年初上升10.23%至408.96亿元,占总存量规模的2.85%;个人消费类贷款ABS发行规模持续减少,存量规模相较2023年初下降17.20%至374.64亿元,占总存量规模的2.61%;微小企业贷款ABS发行呈现较快增长,存量规模相较2023年初增加3.56%至360.10亿元,占总存量规模的2.51%;其他类型产品的存量规模占比较低。

交易量方面,2023年,受活跃交易品种新增发行规模较少且存量产品逐渐摊还的影响,2023年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交易量相较上年下降17.27%至6,180.00亿元。但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频次大幅增加,交易笔数相较上年增长25.99%至3,044笔,笔均金额降至2.03亿元;2023年换手率 [2] 较上年下降5.86个百分点至38.81%,其中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的换手率为47.84%,次级资产支持证券的换手率为8.17%。

二级市场交易中,RMBS的交易量占比最高,2023年累计成交量为4,816.50亿元,占总成交量的77.94%。尽管在2023年受到供给减弱、LPR连续下调等因素影响,RMBS产品成交量有所下降,但由于其具有产品标准度高,底层借款人分散性好,现金流稳定性强,期限较长的特征,在二级交易市场仍保持活跃。RMBS交易活跃的产品主要包括建设银行发起的“建元”系列、工商银行发起的“工元”系列和中国银行发起的“中盈”系列。Auto ABS二级交易较为活跃,2023年交易量为916.64亿元,Auto ABS交易活跃的产品主要包括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发起的“融腾”系列、宝马汽车金融发起的“德宝天元”系列以及天津长城滨银汽车金融发起的“长盈”系列。其他品种方面,2023年NPL交易量181.46亿元,交易活跃的产品主要为建设银行发起的“建鑫”系列和工商银行发起的“工元至诚”系列;微小企业贷款ABS交易量为165.16亿元,交易活跃的产品主要为建设银行发起的“飞驰建普”系列和泰隆银行发起的“隆和”系列;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交易量为89.11亿元,交易活跃的产品主要为马上消费发起的“安逸花”系列和招商银行发起的“招银和智”系列。

在过去一年疫情多点散发、局部爆发的影响下,各类零售资产拖欠率及累计违约率 [4] 均于2023年下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整体风险可控;早偿率出现分化,其中,RMBS早偿率 [5] 先降后升,Auto ABS早偿率受疫情影响波动较大,个人消费类贷款ABS早偿率明显上行,需持续关注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各类基础资产的信用表现

RMBS

截至2023年末,已发行RMBS产品的 [6] 累计违约率整体维持较低水平,信用表现较好。2015年及2016年发行的RMBS产品已基本结束,累计违约率逐渐趋于平缓。2017年至2023年发行的RMBS产品累计违约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但整体累计违约率水平较低,仍处于可控范围。受前期疫情风险充分释放等因素影响,2023年发行的产品设立后违约率较往年发行的产品同期违约率小幅优化。2023年RMBS产品样本量较少,累计违约率整体高于往年产品同期数水平。

从拖欠率来看,2023年,RMBS存续产品基础资产1~30天逾期率在0.183%~0.276%之间,整体处于较低水平;31~60天和61~90天的逾期率分别在0.060%~0.106%之间和0.040%~0.069%之间,31~60天和61~90天逾期率均高于上一年同期水平,尤其2023年3月份以来,较2023年逾期率水平显著上升。从逾期资产的迁徙率来看,2018年至2023年,1~30天的资产下迁至31~60天的平均迁徙率为28.58%,逾期31~60天的资产下迁至61~90天的平均迁徙率为56.04%。近年来迁徙率逐年攀升,2023年以来疫情多次爆发再次推动迁徙率上行。

从早偿率来看,通常情况下,早偿率具有一定季节性特征,通常每年3~4月处于全年最高水平,其余月份早偿率在平均水平附近波动。2023年4月以来,RMBS产品早偿率处于12%左右区间;2023年下半年以来,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商品房销售下滑等因素影响,RMBS产品的早偿率均值下行至8%~10%区间,2023年以来,RMBS产品早偿率逐步回升至10.00%以上波动。

整体来看,受疫情等因素影响,RMBS产品基础资产31~60天逾期率及61~90天逾期率均高于往期水平,预计未来将会带动累计违约率上行;RMBS产品早偿率处于高位波动。目前来看,RMBS产品的信用表现受疫情影响较为有限,且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疫情影响有望进一步消除。长期需关注宏观经济承压、地产政策调整等对个人住房贷款信用质量的影响。

Auto ABS

整体来看Auto ABS产品的累计违约率表现较为平稳,除20期以后由于部分产品结束导致违约率波动外,其余期数均呈平稳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末,已发行Auto ABS产品的累计违约率整体仍处较低水平。

从拖欠率 [7] 来看,Auto ABS产品基础资产1~30天的逾期率波动较大,31~60天和61~90天的逾期率整体较为稳定。2023年,Auto ABS存续产品基础资产1~30天逾期率在0.619%~1.214%之间,31~60天逾期率在0.074%~0.122%之间,61~90天逾期率在0.041%~0.070%之间,2023年Auto ABS产品各期逾期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整体逾期率仍处于稳定的低水平。从逾期资产的迁徙率来看,2017年至2023年6月逾期1~30天的资产下迁至31~60天的平均迁徙率为10.52%,逾期31~60天的资产下迁至61~90天的平均迁徙率为61.66%,对比RMBS产品而言,Auto ABS产品逾期1~30天的资产比例较大,但下迁至更长期限的逾期资产的比例较低,大部分逾期资产停留在短期拖欠状态,并非发生违约。从迁徙率趋势来看,2023年,受疫情因素影响,Auto ABS产品逾期资产的迁徙率较上年有所上升。

早偿率 [8] 来看,Auto ABS产品基础资产早偿率在6%上下波动,每年春节所在月份,早偿率会周期性出现下滑。2023年1月,早偿率下滑幅度低于往年;受疫情影响,2023年4月出现第二次大幅下滑,早偿率甚至低于1月,后续月份逐渐回归至6%以上波动的水平。

整体来看,受疫情影响Auto ABS产品基础资产逾期率于2023年有所抬升,2023年下半年升至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早偿率逐渐于6%~8%区间内波动。长期需关注国内汽车市场产销量、个人汽车贷款政策对Auto ABS产品信用质量的影响。

个人消费类贷款ABS

近年来,在疫情和宏观经济承压的影响下,已发行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的累计违约率 [9] 逐年上升,但整体风险但仍处于可控范围。不同年份所发行产品,其累计违约率因发起机构客户选择与风控策略的差异也出现较大分化。

从拖欠率来看,个人消费类贷款ABS存续产品的表现呈现波动状态,2023年个人消费类贷款ABS存续产品1~30天逾期率在1.301%~1.917%之间,31~60天逾期率在0.512%~0.979%之间,61~90天逾期率在0.340%~0.784%之间,各期间逾期率于2023年下半年均呈上升趋势。从逾期资产的迁徙率来看,2018年至2023年逾期1~30天的资产下迁至31~60天的平均迁徙率为50.88%,逾期31~60天的资产下迁至61~90天的平均迁徙率为82.10%,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的迁徙率较RMBS和Auto ABS产品更高,但2023年各期迁徙率有下降的趋势。

从早偿率 [10] 来看,2023年及以前,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基础资产早偿率维持在8%~9%,早偿率在疫情爆发初期有明显下滑,疫情有所好转后开始迅速提升并保持高位。同时,在2023年存续产品中占比较大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起的产品推高了全年早偿率水平,早偿率在15%附近震荡。2023年以来,早偿率进一步上升至20%以上。

整体来看,受疫情影响,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基础资产逾期率于2023年下半年在历史高位波动,此外,早偿率波动中枢明显上移。长期需关注宏观经济承压、个人贷款政策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对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未来信用表现的影响。

2023年,监管机构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完善资产证券化市场,推动市场健康发展。一方面,积极推动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上市以及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盘活小微企业贷款等存款资产;另一方面,继续推动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扩围,助力化解金融机构不良率;同时,鼓励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进一步发行

完善资产支持证券化市场,盘活存量资产

2023年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24条意见主要提及,第一应重点盘活存量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包括水利、交通、保障性租赁住房、产业园区、仓储物流等;第二进一步提高推荐、审核效率,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