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伙伴咨询“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这个问题,下面51个税跟大家讲一讲:工资超过5000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问题一: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有何区别?
众所周知,取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红利等所得时,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误将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混为一谈,统称为“工资”。
这里51个税提醒,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的区别大着呢!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工资薪金所得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劳务报酬所得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具体来说,前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而后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般是劳务合同。
一字之差,结果却完全不同!所以,大家在计算工资个人所得税时,要搞清楚到底是工资薪金还是劳务报酬。
问题二:工资多少要交个人所得税?
对于那些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小伙伴来说,“工资”的范围比较固定,就是工资薪金所得。
需要注意的是:工资薪金所得要不要交个人所得税,与个税起征点有很大关系!
在此,给为大家普及一下个税起征点有关知识。
个税起征点的正确叫法是: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或者“免征额”。
51个税表示,它是对个人收入征税时允许扣除的费用限额。
当个人收入低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时,无须纳税;
当个人收入高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时,则对减去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后的个人收入征税。
值得一提的是:新个人所得税法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但是,为了尽早释放改革红利,基本减除费用提高至每月5000元等部分减税政策从2018年10月1日起就先行实施了。
换句话说,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正式由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啦!
这也是大家普遍关心“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
问题三:工资超过5000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之前,我们的工资扣税都是由发放工资单位按月代扣代缴的。
如果每个月的工资没啥变化,那么,纳税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但是,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不仅提高了个税起征点、增加了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还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什么是“综合所得”?51个税表示,这里的“综合所得”指的是,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平时取得以上四项所得时,先由支付方(即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
等到次年3月至6月,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再将这四项收入合并,按年计算税款。然后,与平时已预缴税款相比,如果预缴税额高于应纳税额,可以申请退税;如果预缴税额小于应纳税额,则需要补税。
下面51个税以工资薪金所得为例,讲一讲它的预扣预缴方法。
根据新个人所得税法预扣预缴方法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执行。
什么?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看不懂,没关系!51个税为大家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
假设马小云同学,2023年每月工资是1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15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
那么,
1月份工资纳税:(10000-5000-1500-1000)*3%=75(元)
2月份工资纳税:(10000*2-5000*2-1500*2-1000*2)*3%-75元=75(元)
以此类推,可以看出月收入10000元,其一直适用3%的税率,所以,每月纳税相同。
【案例二】
假设李小宏同学,2023年每月工资是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4500元,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
那么,
1月份工资纳税:(30000-5000-4500-2000)*3%=555(元)
2月份工资纳税:(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
3月份工资纳税:(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625-555=1850(元)
以此类推,可以看出1月应税额在36000元以下,适用3%的税率,2月应税额在37000元,开始适用10%的税率,随着应税额的提高,税率也会随之变化。
最后,建议工资超过5000的小伙伴,找一个专业靠谱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来操作,例如:“个税精灵”,能够清晰地看到计算全过程,还有相关个税知识普及,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