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新加坡模式研究(2):全球化定位及税收洼地战略<税收洼地有哪些地区>

新加坡模式研究(2):全球化定位及税收洼地战略

刘劲教授[1]

段磊、张凤婷

想象一下,新加坡的瞩目经济成就在300年前的世界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个时代没有大量的全球贸易需求,“要塞”式的港口价值不大;那时也没有大量的跨国企业,没有叫做苹果或通用的公司需要选定一个小岛来统筹周边十几个国家的数十亿人口的市场;这个小岛上一大半的经济发展是外国公司贡献的;小岛上的一些关注着某样东西价格变化的人上午在和远方的香港、东京的外国人交易,下午和远在欧洲的伦敦、法兰克福对接,晚上还不忘和纽约交流……

新加坡的发展离不开在全球化时代它自身的全球化定位,新加坡从全球化经济体系中获益甚大,这种获益不仅仅是如很多国家那样都在全球分工的效率提升中获益,也不仅仅是如系列文章上篇中谈到的利用转口贸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获益,新加坡还从全球经贸体系中找到了一个税收“套利”的模式,给其带来了很大的价值。

新加坡的经济非常依托于全球化,以在新加坡的公司为例,外国控股公司占新加坡企业总量虽然只有18%,但雇员数量占到31%,对GDP的贡献占比更是达到62%(2018年),可见大型跨国企业对新加坡经济的影响。

事实上新加坡在吸引跨国公司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香港吸引了不到1400家跨国企业设立亚太总部或其它形式的区域总部,东京、上海和北京在这方面的数字分别为531家、470家和149家;新加坡则吸引了4200家左右的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总部(OECD,2016年)。其中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中有46%把亚太总部选定在新加坡,而在百大科技跨国公司中这一数字更是高达59%,这些公司中不乏微软、谷歌、亚马逊、苹果、星巴克等巨头。不局限于区域总部的话,入驻新加坡的大大小小的外国公司多达26000余家,其中10000家以上来自北美、欧洲和日本。

新加坡为什么对跨国公司这么有吸引力?这是因为新加坡以全球化为定位设计了一套一个小岛国如何在全球化时代获益的机制,其中吸引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是其中关键环节。

吸引跨国公司的首先是新加坡多方位的税收洼地优势。新加坡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这比大部分的重要经济体要低,如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德国的综合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9.9%(其中中央税率15.8%,地方税率14.1%);也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21.5%(2023年)。在亚太地区比新加坡所得税率低的主要经济体只有香港的16.5%,但是新加坡有多种对企业的税收折扣政策和新设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更拉低了实际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比如符合条件的区域或全球性贸易公司可以适用5%或10%的优惠企业税率;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所得可享受5%、10%、12%或13.5%的优惠税率;符合条件的财务管理公司,可享受8%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很多公司的研发费用、知识产权收入可享受100%甚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