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到了需求后,就可以根据需求,去寻找关键的分析指标。那怎样找关键的分析指标呢?
如图一,在“一般企业需要“中的第一点:绩效考核指标(企业的和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指路标可以分为企业层面的和部门层面的绩效考核,现在甚至有些企业还会有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那么就可以从这些考核的指标中,找到关键的分析指标。
比如:一家制造企业的生产部门会有:产量、单耗、合格率、废品率、返工率等。这些指标都可以成为“关键分析指标“,也可以视当时公司的管理现状,重点选择其中的某个或几个指标作为“关键分析指标“。
三、建模,收集数据
选定了“关键分析指标“后,根据这些“关键分析指标”去建立数据采集模型,交由相关的业务运营部门去填写、收集数据。
如何去建立这个模型,首先需要与业务部门沟通,清楚业务部门当前能提供哪些数据,再结合分析的需求,设计数据采集模型的一套表格。
这套表格的设计要遵循:紧贴业务、填写简单、表中需要填写项目的说明清楚且口径一致。如下图:
四、 深入业务进行分析,找到管理问题。
根据数据采集模型的套表,收集到业务数据后,就是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了。我们采用的分析方法,一般有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从分析的比率中找到重大的影响因素和变动异常的因素。如下图:
再根据这些因素,去找原因,也就是找到与之相关的“事情”。这就需要深入到业务中,将数据转化成“事情”,也就找到了经营管理的问题。
五、 写财务分析报告
当我们从数据分析中,定位了经营管理的问题,并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后,就需要写成“财务分析报告”将这些分析书面的呈现出来。
根据我们做财务分析的水平的高低,可以分为:展示现状型的财务分析报告、分析原因的财务分析报告以及引导决策的财务分析报告。
大家不必强求一步到位,在企业第一次做财务分析时,能够将第一个层次“展示现状”做好,让企业管理层直观的看到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支持管理层做决策,就是一份对企业非常有用的财务分析报告。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