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2015年9月,内部审计对财务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有所发展,同时财务管理的理念和理论也有所发展,再次发表更希望能够获得大家想法的交流。
内部审计的理念不断地在更新,内部审计的范围也不断在扩大,战略审计、营销审计、内控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等也在不断探索中。在扩展审计范围的同时,财务审计这个作为审计最开始的定位范畴,依然也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理念的改变而去适应、完善、变化。
在这里,我不想谈经济效益审计,因为我所在的单位没有开展过以“经济效益审计”为名义的审计项目,所以没有太多发言权。经济效益审计也是这些年开展比较多的审计类型,也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对于内部审计来说,除了经济效益审计以外,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应该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也是董事会或管理层关心的基础信息。
一、内审进行财务状况评价的优势
与外部审计比较,内部审计更能深入了解组织的运作流程,更能把财务数据与经营数据相结合。外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鉴证和确认,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进行评价。一份外部审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会计报表是否能完整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我个人觉得很难。随着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方法的复杂化,以及企业面对更加复杂的融资环境,企业会出现大量的财务数据,财务数据也更加多样化。监管机关的会计制度或财务制度,永远是慢于企业财务管理变化的,也就是监管机关的政策是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评价标准,内部审计对这套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会比外部审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外部审计会以行业内公允的财务标准来对企业进行评价,这也许会和企业自身的财务标准有所差异。
内部审计对企业的财务评价也会更加细化。对每一条销售渠道,对前线或者后线,甚至对每条产品线,都能做出投入产出等财务评价。
二、关于会计信息的评价
内部审计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评价基本上跟外面审计的标准是一致的,因为企业会计信息必须遵循会计法以及监管部门下发的会计制度、行业会计规范等要求,证监会对上市企业会计信息的批露要求更加严格。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内部审计师首先要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评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根本要求。由于熟悉本行业的特点,内部审计师更容易哪些会计账务处理会藏有猫腻,哪些费用科目发生的金额与被审计单位实际的经营情况不符。
2.是否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就不用再解释了。由于内部审计师多是企业的下级单位进行审计,内部审计师更要关注被审计的下级单位是否为了达到财务考核政策,存在该摊销的费用没有摊销或者延迟入账的情况。
3.应收、应付款的挂账是否正常
应收、应付款科目很容易隐藏真实的经济事项。很多年前曾经遇到一种情况,被审计单位很多已出库使用的物料用品并没有摊销计入营业费用,累计金额很大,如果计入营业费用,该被审计单位的费用结余将大大缩水。
对会计核算的评价要符合会计核算的原则,如客观性、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等原则,还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随着金融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