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方号

知方号

[新华社]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呈现"五重功效"<税收减免政策会增加国民收入吗为什么>

[新华社]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呈现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成效逐步显现,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多重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减税降费“三重意义”深远

(一)减税降费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价值所在。这次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政策设计上坚持“惠民”导向,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起征点并优化税率级距,增加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惠及2.5亿多自然人纳税人,有效提高了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民营经济是受益主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并调整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口径,惠及广大企业和职工,既切实减轻了企业和职工实际缴费负担,又统筹兼顾了社会保障事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在贯彻落实上采取“便民”措施,减免税申报即享受,不用审批、备案,对纳税人少打扰、不打扰;完善电子税务局提醒纠错功能,让纳税人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政策。在效果评价上凸显“为民”情怀,减税要求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制造业税负明显降低,确保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确保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降费要求做到“两个不得、一个务必”: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归根到底,是要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减税降费是厚植强国之基的制度安排。从历史的大逻辑看,减税则国兴。古语云“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回顾中国历史,名垂青史的重大变革一般也是从财税改革入手。面对经济社会困难局面,轻徭薄赋能够充分激发生产活力和潜力,奠定一代盛世。管仲降低关税,鼓励工商业,终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汉初文景“三十税一”,与民休息,造就中国第一个盛世。清朝康熙“永不加赋”,还富于民,成就了康乾盛世。财政是庶政之母,企业是财政之基,切实把企业税负减下来、获得感提上去,才能“放水养鱼”,使长期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才能“腾笼换鸟”,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才能“惠及民生”,使人民群众充分分享改革发展红利。从现实的大战略看,实业强则国强。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源泉,是国家强盛的根基。这一轮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正是聚焦于实体经济,聚焦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于培育经济新动能,特别是对制造业加大了支持力度,制造业及与之关联的批发零售业新增减税额占全部减税额的一半以上,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厚植了战略根基。

(三)减税降费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问题,面临着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等“三大失衡”问题,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作为再分配调节的首要手段,特别是在当前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大背景下,减税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在解决结构性失衡以及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这次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鲜明导向就是降低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和居民的比重。税务总局联合对外经贸大学建立的模型测算结果显示,按全年减税降费2万亿元测算,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比重将减少2.09个百分点,受益最大的是非金融部门(主要是实体经济),分配比重上升1.02-1.16个百分点,居民部门上升0.84-1.01个百分点。特别是个人所得税改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