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贾平凹
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栏目主持:记者吴萍
写作过程中,我不大考虑读者,作家应该不光要适应读者,还要改造读者,让读者对着你来阅读,而不是根据读者要求来写,因为你一写完读者变了,永远跟不上读者。 ” ――贾平凹
人物素描:贾平凹
1952年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工作。出版的主要作品包括《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秦腔》、《高兴》等。作品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余种版本。曾获全国文学奖多次,2008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还获过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
与贾平凹对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浓重的陕西口音,让记者需要很长时间来辨别理解他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不过,贾平凹在回答问题时,都会刻意放慢语速。没有像很多作家那样穿得西装笔挺,贾平凹可谓是最没有架子的“大牌作家”,他说话的时候会认真地看着记者,直到确认记者理解了他的意思,做出回应为止。就算是谈到一些非常尖锐的问题,他也会用一贯平稳的语调,缓缓对记者讲清楚他的观点和看法。比如他的作品虽然在当代文学圈里评价很高,但是,如今却很难被年轻读者接受,对此,贾平凹说,“每一个作家不会符合所有人的喜好”,所以写作过程中,“我不大考虑读者”。
身份之惑
现在的生活不自由
问:作为一个知名作家,现在每写一部作品都备受关注,可能读者是关注你的作家身份本身,而并非是单纯关注你的作品。对于这种身份上的转变,你是怎么看的?
答:作家是一个老作家,但是对写作方面还像年轻时候那种感觉,写完以后,很惶恐,不知道干什么。
《秦腔》、茅盾文学奖,当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2008年,鬼才作家贾平凹又一次站上风口浪尖,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风云人物。此时,距离《废都》荣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2008年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辞是这样评价《秦腔》的:“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 ”
这个评价,对于贾平凹的文风做了完美的归纳,而《秦腔》给贾平凹带来的光环,也并非常人所能想象的。贾平凹说,他现在创作的时间少,开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