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王晨曦
董璐
外卖券需要完成借款才可领取;打车领优惠券还要授信贷款;在文档里码字一不小心点进借钱页面;开通借款功能就送VIP会员……
如今,打开手机上任意一个APP,消费者几乎都能看到借款入口,社交、打车、旅行等生活类APP俨然成了“金融APP”。这些APP以小恩小惠引诱、怂恿用户借贷,故意宣传“低利率”“下款快”,甚至“轻轻松松就能‘借’出数十万元”。有网友戏称:“宇宙的尽头是铁岭,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
各种APP为何热衷放贷?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消费金融市场巨大,消费贷款快速扩张,各种APP平台经营商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这本身并没有错,对促进消费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APP放贷一旦脱离规范和监管,容易引发过度收集和滥用客户信息、贷款陷阱以及非法网贷平台无序蔓延等诸多乱象,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些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群体,也可能会“借上瘾”,陷入过度借贷、盲目借贷、过度消费、以贷养贷,侵害的是消费者自身的权益,甚至危及自身财产和生命安全。
借贷有陷阱,消费需谨慎。一方面,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经营秩序,健全治理机制,预防各类APP“放贷”乱象。APP平台运营商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道德感和责任感,做好自查、自纠。消费者要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尽量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慎点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