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跨越三百年,看吴待秋家族及友人书画展<漱石篆刻家>

跨越三百年,看吴待秋家族及友人书画展

澎湃新闻获悉,从8月8日至11月9日,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海上艺苑宗师吴待秋家族及友人书画展”。本次展出的展品起于17世纪中叶的吴待秋九世祖、清初著名诗人吴之振,止于二十一世纪初的吴待秋儿子、前苏州国画院院长吴养木,跨越三百多年。其中包括有吴待秋的父亲、清末海派名家吴滔,以及与世交吴昌硕、李嘉福、胡钁、王一亭、陈叔通等来往的作品,五十余件展品洋洋大观。

吴待秋家族

吴之振(1640-1717)

吴待秋九世祖

字孟举,号橙斋,竹洲居士,别号黄叶老人。石门(今桐乡)洲泉镇人。自幼聪颖过人,文才隽秀,著有《黄叶村庄诗集》十卷,与吕留良、吴自牧辑《宋诗钞》。

行书册页局部 甲申年(1704) 吴之振

行书册页局部 甲申年(1704) 吴之振

行书册页局部 甲申年(1704) 吴之振

行书册页局部 甲申年(1704) 吴之振

吴滔(1840-1895)

吴待秋父亲

字伯滔,号铁夫,又号疏林,画室名“来鹭草堂”,清末著名画家。

擅诗,工山水花卉,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吴伯滔与吴昌硕、吴秋农合称“三吴”,尤与吴昌硕交往甚密。

镜片 《秋山冷月》吴滔

书法对联 吴滔

长卷《长江万里图卷》吴滔 1872年

长卷《长江万里图卷》吴滔 1872年

长卷《长江万里图卷》吴滔 1872年

长卷《长江万里图卷》吴滔 1872年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这本图册首次纪录了中国人以官方身份环游世界的书画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中国外交史见证的重要作品。

1876年,美国为庆祝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时清政府亦在受邀之列,清政府指认当时浙江海关文书的宁波人李圭,代表中国政府到美国参观。李圭借这次参加费城世博会的机会,顺道参观了美国华盛顿和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里昂、马赛,过地中海、红海、印度洋,最后返回上海,历时9个月,行程8万里。李圭(小池先生)回国后与吴滔等海上名家等合作《环游海国图》以记载这段非凡的经历。

其中吴滔共绘图二十四页,记录了这次环球考察之行。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环游海国图》 吴滔 绘画 清代官员李圭环球考察编写

吴淞放艇 1876年从上海吴淞码头出发

吴淞放艇 1876年从上海吴淞码头出发

费城观会

香海归帆

释文:香海归帆,小池先生自吴淞放艇香海归帆,寄余环游地球新录,属作图二十四页,瀛洲天姥想象为之,越人海客当勿以是非工拙论也。光绪五年(1879)四月, 吴滔。

香海归帆 回到中国香港码头,环球考察顺利结束。

吴待秋(1878—1949)

名徵,号袌(通"抱")鋗居士,浙江崇德(今桐乡)人,后居上海。民国时期海上画坛"三吴一冯"之一的领军人物。

自幼得父吴滔亲授,后从艺吴昌硕,好山水工花卉,兼长治印。山水萃宋元名人墨妙,尤潜心大痴老人,雄穆苍劲,花卉独标雅韵,书法以二王为宗,用笔沉着畅快,名重海上。

吴待秋与夫人沈漱石

书画扇面

书画扇面

行书对联 吴待秋

镜片 《仿石涛芙蕖》 吴待秋

在海派书画界,吴待秋一直享有盛誉。吴昌硕在展品《吴待秋四十八岁小像》的诗堂里写道“余论待秋画,别开生面,萃精神宋元名人墨妙,尤潜心于大痴老人(黄公望),是以下笔雄穆苍劲,如浓云夹雾,驰骤千里,野瀑悬崖,澎湃百丈也。兼工花卉,萧散闲阒,雅似复堂(李鱓),一流神意。”

启功也在展品《十八罗汉图》的长跋评到“抱鋗先生艺苑宗师。平生好写山水,山川草木无一懈笔,不独见艺事之精,且足见临事之敬。间作写意花卉,于并时吴(昌硕)齐(白石)之外,独标雅韵。”

华东师大书法篆刻系主任张索教授说,“从吴待秋的书法中可窥见以“二王”为宗,楷法早年取法欧柳,行书得王铎、倪元璐神韵,用笔沉着畅快。”还有学者认为他书名为其画名所掩,其实晚年书法成就不在其画之下。

立轴 《吴待秋四十八岁小像》 吴昌硕题诗堂 尹椿绘

册页 《十八罗汉图》 启功题跋 吴待秋画

册页 《十八罗汉图》 启功题跋 吴待秋画

册页 《十八罗汉图》 启功题跋 吴待秋画

册页 《十八罗汉图》 启功题跋 吴待秋画

册页 《十八罗汉图》 启功题跋 吴待秋画

册页 《十八罗汉图》 启功题跋 吴待秋画

册页 《十八罗汉图》 启功题跋 吴待秋画

吴氏三兄弟-吴养木、吴石耕、吴青门

吴养木 (1920-2009) 吴待秋长子

名彭,号小鋗。幼年随父迁居苏州。194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49年离沪返苏,于家攻习书画。1958年执教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并任绘画专业组组长。曾任苏州国画院院长、苏州吴门画派研究会长。著有《中国画基础技法》、《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等。

吴石耕 (1925-2015) 吴待秋次子

名宏,政工干部。自幼初学奚冈,后学清代“四王”和元代王蒙、黄公望、倪瓒等诸家名人山水画,摹古功夫甚厚。二十岁即显露头角,为陈叔通所赞赏并推荐向世。

吴青门(1927-2023) 吴待秋幼子

名伟,机械、热力学工程师。幼承家学得父之亲炙,历临家藏名家画作。其山水花卉皆妙,画风劲秀雅致,布局和章法均有创新。精诗词,书法亦佳。

吴待秋与夫人沈漱石、儿子吴养木、吴石耕、吴青门在苏州残粒园家中合影

图为吴养木、吴石耕、吴青门三兄弟合影

镜片《松石祝寿图》吴养木

镜片《夏山烟雨》 吴石耕

镜片《松风空潭》 吴青门

成扇 《岁寒三友》 吴待秋和三子吴养木、吴石耕、吴青门合作

家族亲友

李嘉福(1829-1894)

与吴滔为姻亲,其女李隐玉为吴待秋之妻。

石门人,字笙鱼,别署麓苹,又号语溪等。室名石佛庵、延秋舫。曾从戴熙学画、从何绍基习字。鉴赏家,收藏家,又善山水画及篆刻,有印谱。

立轴拓片 《汉三斗》 李嘉福

胡䦆(1840—1910)

吴滔长女许配给其子胡传缃为妻

一名孟安,字匊邻,号老鞠、不枯,又号晚翠亭长、竹外外史。曾与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并列“晚清篆刻四大家”。

善书画篆刻,工诗词。善治印,工刻竹。

胡䦆致吴待秋手扎

吴昌硕(1844—1927)

与吴滔情谊深厚,曾教授吴待秋绘画。

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别号有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安吉县)人。与吴滔、吴谷祥并称“三吴”。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清末民初海派书画领袖。

横幅《袌鋗庐》 吴昌硕 题

吴昌硕致吴待秋信札

吴昌硕致吴待秋信札

金文对联 吴昌硕

金文立轴 《临散氏盘》 吴昌硕

王震(1867—1938)

王震致吴待秋信札

陈叔通(1876—1966)

通过父亲陈豪与世交吴滔的儿子吴待秋在杭州结识并成好友

名敬第,浙江杭州人。中国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清末翰林。

陈叔通致吴待秋夫人沈漱石信札

吴华源(1893—1972)

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并称“三吴一冯”

名华源,字子深,号渔村。江苏苏州桃花坞人。家富收藏。

镜片 《竹石图》吴华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