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从名园到名校:清华学校早期校园景观之形成及其特征<北京的自然风光及其特点是什么>

从名园到名校:清华学校早期校园景观之形成及其特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刘亦师

    为“求振作,议更张”,清政府在1901年废止了2 000 余年的私家教育,兴办了诸多新式学堂。这既是清末“新政”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成为此后中国近代国家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即诞生于这种大背景中。国内将清华大学校园规划和建设作为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其重要特征是发掘了新的图像类史料,如建筑及模型照片、图纸、外文报刊的附图①。此外台湾学者孙云峰[1]、杨翠华[2]根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保存的民国外交部档案,先后出版了有关清华校史的专著。但是有关清华校园景观如何形成及其特征的系统研究一直付之阙如。

    自清季末年建校以后,清华园从一座私家园林,被改造成一所“环境宜人,设备完全,学风良好的一个大学”[3],“清华学校之清华园为京国第一名园,清华园之清华学校为京国第一名校[4]。当时的清华学生记述,“与其说清华是一个大学,毋宁说它是一座花园来得确切。……无怪清华的同学写信约朋友去玩,多半说:‘请来园子里逛逛罢’,而很少用‘请到敝校参观’。”[5]清华校园的环境究竟有哪些特色?它是如何从一座王府花园转变而来?为什么时人认为“清华是‘园’的空气多于‘大学’的空气”[5]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