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灵动喀纳斯<喀纳斯岩画怎么走>

灵动喀纳斯

灵动喀纳斯发布时间:2014-11-19文章出处:多浪龟兹作者:于建军灵动喀纳斯——喀纳斯考古手记喀纳斯作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名字,闪耀在新疆旅游的路上。其实,他更是神奇阿勒泰的一个佐证。1998年第一次游览喀纳斯,是至今难忘的深刻之旅,原始而质朴,直指自然深处。潮湿而坚硬的路面丝毫不起灰尘,一路洁净,一路清新,洁净了久在城市中疲惫的心,清新了久在喧哗中渐旧的眉目。那时候,就暗自斟酌,还会再来这里的,一定会。十年之后,因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被委任为阿勒泰地区指导员,再次来到了这里,而且小住一星期,而且踏足周边,进入喀纳斯深处,感受到阴晴风雨的喀纳斯,感受到历史中的喀纳斯。即便已经没有了潮湿坚硬的路面,没有了浓荫遮蔽的曲径,没有了久违的清新与洁净,自然已经被打上现代化的印记,柏油水泥已经铺开在松林间,喧哗掩住了喀纳斯湖的涛声。好在发现了历史中的喀纳斯,古墓起起伏伏,岩画或深或浅,打开了千年之前喀纳斯的门扉。古墓展示古人关于死亡的理念,反映真实生活的侧面。岩画则是现实生活的投射,或者精神世界的流露,或者就是先民的涂鸦,也似乎什么都不是,但终究不能否认其中精神的指向,审美的情趣。

一 喀纳斯的岩画岩画(Petrogram),指镌刻在岩石、石崖壁面或独立岩石上线刻、浮雕等的总称,也可以包括岩石等上面的彩绘,从旧石器时期到历史时期一直在制作。英文衍生的词汇还有Petroglypic(岩石雕刻的)、Petroglyph)(岩石雕刻术)。岩画一词,英文对照的还有使用Rock Art,这个似乎专指岩石艺术,跟岩画还是有区别的。从远古时代起,岩石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作为劳动工具,也作为日常用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材料,古人用他们精心挑选的坚硬岩石或者其他工具,在选定的岩面上通过凿刻、磨刻和涂画,来描绘自己的生活,或者描绘各种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史前时期岩画中的各种图像,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原始人类最早的“文献”,它不仅涉及原始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生活,同时,还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以艺术语言打动人心,甚至可以说是留给后人最直接的语言。岩画最初的起源,可以上溯到距今四万年前后,一直绵延至现代,有些地区仍有原始部族在制作。岩画分布地域广泛,遍及世界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的印度和中国。简而言之,岩画就是古人描绘或者凿刻在岩石上的图画;有的学者将凿刻在岩石上的称为岩刻画,描绘的称为岩绘。目前比较明确的岩画制作方法多为凿刻,少量为线刻和磨刻。有的先凿刻出图案的轮廓,中间再以密集的点凿刻填充或者直接磨刻出剪影的效果;有的仅用线条刻出图案轮廓,表示一定的形象;有些直接磨刻成剪影效果的形象。绘在岩石上的岩画用的多数是矿物颜料,有红、白、黑等颜色,有些是用动物血掺合其他物质组成的。清代纪昀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槐西杂志三》中记载“喀什噶尔山洞中,石壁飐平处有人马像。回人相传云,是汉时画也。颇知护惜,故岁久尚可辨。汉画如武梁祠堂之类,仅见摹本,真迹则莫古于斯矣。后戍卒燃火御寒,为烟气所熏,遂模糊都尽。惜初出师时,无画手窼笔摹留一纸也”,这是最早对新疆岩画记录的文字资料。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不但已注意到岩画,而且将此与汉代砖画进行了对比。1928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团长徐旭生调查了天山山脉博格达峰的岩画,并记录下来:“有鹿、有羊、有持弓矢的人,余不甚可识”;考察团成员瑞典考古学家佛尔克•贝格曼(Folke•Bergmen)在他的《考古探险笔记 第二章 1928年新疆之旅》中记载了他在去罗布泊途中、兴地南65公里处布延图布拉克山谷中发现了岩画,“石灰岩壁上画着潦草的动物、骑马者的图像和一些难以理解的符号,甚至在小河中一些大石块上也有雕刻。岩画是以这样的方式‘分层’的:最古老的画在最上头,最新的在底部。最新的类型含有佛教符号和土尔扈特人的笔迹,因此十分现代;另外最古老的明显是史前的。我用白颜色把他们拓下来……壁画离地面5.5米高”。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贝格曼当时已经注意到了岩画中的时代问题,他在这段文字的注释里还写到他在芬兰陆军元帅曼纳林的《从西向东穿越亚洲》书中发现,已经提到了这些天山岩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新疆历史文物考古工作者重点调查了哈密、吐鲁番、昌吉、伊犁、阿勒泰等区域的岩画,对于岩画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尝试。以王炳华、王明哲、王博为代表的文物考古专业人员,撰写了一批介绍和研究新疆岩画的文章,集中发表在《新疆文物》、《西域研究》、《新疆艺术》、《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另有学者从体育史、艺术史的不同角度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西北民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拓展了岩画研究的视野,为今后的岩画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新疆文物》上还陆续发表了大量的第二次文物普查的调查报告,对新疆岩画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2007——2009年,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实地调查工作中,共普查了岩画472处,新发现岩画249处,其中阿尔泰山中国新疆段有131处岩画。新发现的岩画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也有少量发现。岩画之所以集中出现在这些山区,与古人生活的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阿尔泰山岩画分布吐鲁克岩画通往吐鲁克岩画的栈道调查中,古墓往往给我们显示出变化不大的外貌,石堆或者土堆,或兼而有之,时间久了,难免会疲惫,也就见怪不怪。岩画不一样,也只有岩画,会让人们激动,会更让人们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为岩画每一幅画面都是不一样的,即使画的对象一样。喀纳斯的考古调查就是这样,这里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过一处岩画——吐鲁克岩画。从喀纳斯湖最大的码头,沿着木栈道,向东北步行4公里后,可以看到在一处独立山崖下的岩石阳面上,雕刻有马、羊、狼、鹿等动物,羊的数量最多,均以点线凿刻法制作,简洁朴素,形象生动,并设有木栅栏保护。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将此处岩画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岩画下方有一东西走向较宽的深沟,沟内有松林和低矮植被及牧草,东面有牧民的草圈。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已经将这里开发为旅游景点,因此有了前面说的木栈道,岩画前还修建了平台,以便于观看。我们在喀纳斯新发现的岩画距离公路很近,属于景区中心地带。在进入喀纳斯景区,通往湖区的柏油路边,可以陆续看到驼颈湾、月亮湾、神仙湾,直到鸭泽湖。我们发现的岩画就在鸭泽湖东面的山上,因此命名为鸭泽湖岩画。鸭泽湖岩画鸭泽湖岩画局部鸭泽湖东面的山前坡地上,有一些纵向的岩石带,在面南的表面形成褐色的岩面,岩画就刻在这上面。画面有12只动物,其中有1只鹿,其余的均为羊,部分已经比较模糊,均以点线凿刻而成。岩画周围山体上长满茂密的林带,地表长有杂草和一些低矮的耐旱植物。再向上一些更加陡峭的山岩上,也有一些图案。在如此山清水秀之地,发现岩画,无疑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有岩画处,一般还会有其他种类的古代遗存。鸭泽湖岩画对面鸭泽湖岸上,就发现了不少古墓,一座较大古墓上如今已经修建了一座敖包,时不时还有人献哈达。二 喀纳斯古墓葬考古发掘从鸭泽湖向南、向北,都有一些古代墓葬,一部分就在柏油路的边上,一部分还在树林深处,有的墓葬封堆上长出了松树,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沧桑。发掘现场到2013年夏季在图瓦新村的考古发掘,可以说已经历了喀纳斯的四季,其中冬季是勉强算的,毕竟只是看到、体验了一两场雪而已,相对于喀纳斯漫长的冬季来说,可以说是管中窥豹了。首次在喀纳斯的考古发掘可以说是好事多磨,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批准了发掘执照,后来没有实施,就作废了。2013年又重新申请了,终于开始实施。这年因为雨水多的原因,7月底的喀纳斯气温不是很高,还算凉爽,正是适合野外工作的好时间。但是没有想到,后面却有那么多的曲折。一切开始都似乎是美好的,尤其是在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喀纳斯做考古发掘。揭去表土后墓葬的封堆我们要发掘的8座墓葬在图瓦新村西南,观鱼台下面较平坦的台地上。找来的工人并不是当地的,而是山下冲乎尔乡的村民和一些正在度暑假的高中生,起初工作的尽头都很足,进展也快,新鲜劲过去之后,慢慢就缓了下来,加上厨师做的饭好像总是不够,肉也吃不上,工人们也就不想干了,假期也快结束,又要涨工资,本来景区的工资就是新疆田野考古工作中最高的了,再涨,经费就不足了。说到经费,也是有很多的波折。为了几万元的经费,上上下下从喀纳斯到县城往返几次,还要重新办农行卡,要办如何如何的各种手续……如此,精疲力竭。无奈之下,在景区跟地区文物局介绍的朋友们借钱,解了工人工资的燃眉之急。一两个星期之后,债主上门了,虽然对方没有穷追不舍,但也让我们很不好受了。第一批工人终于还是走了,到山下去找来了第二批工人,这批工人终于坚持到了最后。野外工作就着这样,不但要做好研究,还要善于管理工人。这确实是需要技巧和学问的,既要不伤害工人利益,又要工作有效率。考古领队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当然还要了解野外生存的方法。在喀纳斯进行考古工作是一件听起来很美、看起来很好的事情,这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欣赏着风景,干着考古,多惬意的事情,多好啊!其实不然,很少有人想到一阵云来一阵雨的天气会对野外工作带来多大的影响,没有人会想到各种飞蚁蚊虫集中轰炸的烦扰,总会莫名其妙地被虫子咬伤,肿一个纽扣大的坚硬疙瘩,一个月之后才会好,留下的黑圆块皮肤很久才会消除;另外,由于在旅游区,就不得不忍受时常被光顾的纷扰。且不说这里各种费用都高得让人想象不到,饮食住宿不胜其扰。好在,最终还是坚持着完成了这里的工作,回填了被破坏的草场,收获冲淡了以往的种种不适。一号墓封堆中的双虎鹿石双虎鹿石是这次田野工作一个重要的发现,一块长条形石板两面都阴刻有抽象化的双虎,虎首微举,虎尾上扬,尾捎卷起,紧贴后腰部,这样雕刻有虎的形象的鹿石在阿勒泰地区是首次发现,而且是在墓葬封堆中发现的,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墓葬明显有助于鹿石断代,这对鹿石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鹿石都是应该和墓葬在一起的,或者是祭祀遗迹,起到标志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是图腾柱一类的,是部族精神信仰的集中体现物。根据墓葬出土的文物、墓葬形制以及碳十四测年来看,这块双虎鹿石,很可能产生于早期铁器时代。而此前我们在喀纳斯发现的诸多岩画,很有可能也是同一时期的产物,那至少是距今两三千年以前的事情。出土的金泡饰鹿首铜饰件铜熊牌饰喀纳斯景区范围内发现的墓葬,从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都有,这为喀纳斯历史文化序列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新疆地矿局测绘大队的不期而遇,以至与他们良好的合作,为这次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增添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